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莫与我拼娘(247)+番外

元宝小王爷一头黑线道:“玉泽表哥正在闭门苦读,一门心思准备参考下回春闱,已和舅父舅母说了,暂时不考虑成婚之事。”

“总不会是姚得逸吧。”默了一默后,季子珊随口嘀咕道。

元宝小王爷眉毛一挑:“恭喜你,答对了。”

哎???

“竟然是姚得逸么?”季子珊的表情颇有些诧异,眸光微转的望着元宝小王爷。

她刚才已经仔细盘算过了,季子箩母家那边的亲戚,她基本都不认识,如此一来,就只有父亲这边的表兄弟了,她和季子箩是同辈的堂姐妹,父方亲戚基本是重叠的,那些表兄弟不是已经成家立业了,就是年纪还小,怎么都不可能是他们,这样子一排除,就只剩元宝小王爷的四个伴读了。

穆淮谦已经是她碗里的熟鸭子,自然要先把他叉掉。

剩下的就是董致远、宁玉泽、以及姚得逸三人了。

她会先猜董致远和宁玉泽,是因两人的条件要比姚得逸稍好一些,两人都是公爵子弟,家世显赫,以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说,而姚得逸虽有个阁臣祖父,可姚阁老年事已高,已经快到致仕的年纪了,等他从朝堂一退,姚得逸以后的前程……就不太好说了,毕竟姚得逸之父虽也是官身,但官位着实不咋高。

季子珊在心里沉吟之际,元宝小王爷已徐徐开口解释道:“傻丫头,为兄这就告诉你为何会是姚得逸,先说你猜的玉泽表哥,三王婶又不是瞎子,玉泽表哥心仪你的事情,她怎么可能会半点不知,所以,哪怕你没瞧上玉泽表哥,三王婶大概也不会招玉泽表哥为东床快婿。”

“谁让你不告诉我,叫我乱猜一气的。”季子珊低声哼哼道。

元宝小王爷认错道:“好好好,是我不对,我不该卖关子。”

“再说董致远……”元宝小王爷轻轻蹙起两撇好看的眉毛,“他的问题有点复杂,唔……”元宝小王爷迟疑半晌,最后只道,“董家人口比较多,除了袭爵的镇国公和董致远这两房外,还另有庶出的两房,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到底不怎么舒坦清静,再者,致远如今虽是官身,却并非正规的科举出身……三王婶并不很瞧得上。”

季子珊跟着点了点头,若非季子清陛下恩封董致远了一个官职,就凭他的秀才功名,指定是混不进文职衙门的:“那三王婶到底瞧上姚得逸什么了?”

“首先,得逸幼时虽是个小胖墩,但现在却是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元宝小王爷笑着表示道。

季子珊掰着手指头颔首——嗯,身高和长相条件都过关。

“其次,得逸一举就中了进士,如今又在户部当差,这让三王婶又高看一眼。”元宝小王爷接着再道。

季子珊掰下第二根手指头——嗯,年纪轻轻就功名在身,说明不仅运气好,还是个有真才实学的。

“再有,姚阁老在带得逸登门拜访前,已把家分好了。”元宝小王爷又抛出一个理由。

季子珊缓缓掰下第三根手指头——嗯,姚阁老既然把家分了,就意味着姚家老爷们会各居一处了,也即意味着若是季子箩下嫁,素日只用和姚得逸的父母打交道即可,不用和另外两房的亲戚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季子箩是皇室郡主,身份已经贵不可言,作为廉亲王夫妇的掌中明珠,他们大概只盼着爱女能安稳度日幸福一生,姚阁老提前就给子孙分了家,也算是颇有诚意的求亲了,季子珊沉吟良久,忽然一脸好奇道:“咦,元宝哥哥,你怎么对这件事这么清楚啊?”为毛她就一无所知啊。

元宝小王爷露出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你猜。”

第202章 一更55

“又叫我猜?”季子珊怪叫一声,立时挥舞起自己的无敌抓痒手,朝元宝小王爷耀武扬威的威胁道,“说,是你自己老实交代,还是我挠你一顿后,你再老实交代!”

元宝小王爷朝车顶翻了个白眼:“总归是要老实交代,我何必白挨你一顿挠。”

季子珊收回自己的抓痒手,轻哼一声:“那你还不快给我如实招来。”

元宝小王爷轻抚滚着狐毛的棉服袖口,口内慢条斯理道:“是母后告诉我的……”自从他和惠安太后提及对姚姑娘的印象尚可后,他太后亲妈就全方位的打探起姚姑娘,以及姚家人的一众品行,前头两位姚老爷,虽然一个庸碌,一个无为,但都是老实本分之人,“……母后都打听清楚了,觉着姚姑娘还可以,只待她亲自相看后,就替为兄订下来。”

“姚姑娘明年初春就及笄,若是没什么意外的话,为兄明年下半年约摸就不是单身汉了。”元宝小王爷目光揶揄的瞅着小妹妹,十分愉悦的说起风凉话,“你呀,就和你的驸马郎继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吧。”哼哼,叫你曾经鄙视他是单身汉,单身汉咋滴,想脱单可比你快多了。

季子珊听的黑了脸,半晌吐出一句:“……你讨厌!”

元宝小王爷笑眯眯的托起腮帮子,口吻幽幽道:“是啊,我怎么这么讨厌呢。”

此时的慈宁宫里,惠安太后也正和季子清陛下商量元宝小王爷的终身大事:“这阵子天儿不好,你四王婶恰好又殁了,等再过一段日子,宫里的梅花也该开了,母后就开个赏花宴,也亲自相一相那位姚姑娘。”打探观察了一整年,也差不多该进入正题了。

季子清陛下手持一盏热茶,沉吟着说道:“母后,再邀一些和扇扇差不多年龄大的姑娘吧。”

惠安太后眸光微转:“皇帝这是何意?”赏花宴是为小儿子选妃而开,相看姚姑娘是主要目的,其余之人虽是个陪衬,但年龄势必都得在十五左右,幼女才过十三岁不久,邀请和她年龄相近的姑娘干嘛,“皇帝莫非是想让扇扇再交几个朋友?”惠安太后以玩笑般的口气猜问道。

季子清陛下摇了摇头:“不是……”

“那你的意思是……”惠安太后挑眉问道。

季子清陛下放下手里的茶盏,声音很平静:“给圆圆挑太子妃。”

大孙子明年就满整十岁了,正是可以封太子的年纪,惠安太后静了一静,然后低声开口道:“清儿,皇后已经过世一年了,母后在这里问你一句,你以后还立不立皇后?”作为一个母亲,儿子正值盛年时丧了正妻,还是希望看到他再续娶一个,身边有个贴心的人陪着,不过,儿子的身份十分特殊,他愿不愿意再娶正妻,她并不好多做干涉。

季子清陛下答道:“不立了。”

那一年,他十二岁,怀着元宝幼弟的母亲死里逃生,扪心自问,若母亲当时没挺过来,他的父皇如果再娶继后,他的心里……会很不乐意,他不想母亲的位置被别的女人霸占,也不想有一个不知好坏的小后妈,他已经走过来的路可以假设,可长子的人生却没有假如,他的母亲是真的不在了。

“现在就挺好。”季子清陛下的目光落在燃着银丝细炭的紫金铜暖炉上,语气淡然无波,“只要后宫太平,不闹的鸡飞狗跳,再立不立皇后有什么区别。”后宫妃妾的品级被他压的很低,生了皇子公主的也不过是个嫔位,凡有掐尖要强敢败坏宫规的,一律严惩不贷,强压态度放出来,一众后妃都谨守规矩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