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香火成神攻略(439)

一条毫不犹豫地扑向拱门。

一条却在扑向拱门前先扑向了自己的家人。

黍国国君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画面。

楚妙璃脸上表情很有几分感触的看着那两条截然相反地洪流道:“陛下,这就是我所坚持的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决定,因为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它们总会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黍国国君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选择原谅了他们的父母家人,但到底,他这个做国君的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交代。

归根究底,他们愚忠的对象是他!是他这个做君主的!

在大南边百姓们的冰火两重天中,童鬼们带着楚妙璃对它们的祝福和满心的希望,彻底消失在这阳世间。

梳着丫髻和小鬏的那两只小童鬼是最后离开的。

它们在离开前,很是认真地再次对着楚妙璃和轩辕长毅郑重行礼。

不论楚妙璃怎么阻止都没有用。

“大人,这辈子我们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认识你啦,希望下辈子还能够与您相见,还能够像现在这样恭听您的训导。”

在说完这番话后,小男娃就头也不回地飞入了拱门之中。

而梳着丫髻的小女娃却在犹豫片刻后,回了头。

它低头看了眼那从始至终都不曾将目光从它身上移开的中年妇人,半晌,才满脸讥诮地勾了勾嘴角,在中年妇人绝望透顶的目光中,毫不犹豫地一头扎入了巨大的拱门之中。

因为小女娃回头,心中顿生几分希望的中年妇人在小女娃头也不回地扑入那拱门以后,当场呕出一口殷红的鲜血——人事不省。

眼看着中年妇人吐血昏迷的黍国国君长叹了口气,让两个卫士把她扶下去治疗了。

“虽然孩子们离开了,但我们的生活却还要继续——”他拾掇了下心情,正要好好安慰众人一番,天空却传来了扑棱棱的翅膀扑打声,

大家下意识朝天上看去,就瞅见一只看着就受了很多苦的信鸽歪歪扭扭地朝着他们国君这边猛跌下来。

“这、这是边关的战鸽啊!难道边关有变?!”黍国国君的随从中,有人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同样神色一凛的黍国国君连忙将战鸽腿上的竹管取下旋开,结果看到了数行几乎让他灵魂都忍不住为之战栗的凌乱字迹。

陛下,稷国在您离开半月后,采取声东击西之策,发兵直取镇北关!

镇北关守将猝不及防,被其一举攻破城池!

至此,稷国大将兵分三路,连下我黍国九城十八县,如今已然威胁王都!

还望陛下见此飞鸽传书后,速归!速归!速归!

第276章 菩萨女(16)

信纸上那三个深可见骨的速归,看得黍国国君眼眶都不自觉变得通红涨热起来。

大南边的子民是他的子民,被稷国攻下的那九城十八县里生活的又何尝不是他的子民呢?!

更别提,稷国现在已经箭指王都,要端他的老巢了!

眼中瞬间划过一抹坚定之色的黍国国君在大南边百姓们的揣揣不安中,大步流星地走到楚妙璃和轩辕长毅身边道:“……大人,虽然有些厚颜,但小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允准。”

“你说吧。”因为黍国国君臣子刚才的那一声惊呼,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底的楚妙璃想都不想的说道。

“小王想要请大人施展无上法力,再送小王和小王的臣子一程!”楚妙璃的和颜悦色让黍国国君长松了口气,连忙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

“明白,我现在就送你们去王都!”楚妙璃也是个干脆利落的性子,直接将自己头上的桃木剑簪给拔了下来,抛上天空,很快,让黍国国君异常眼熟的一块巨大的……类似于门板般的存在,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块门板的黍国国君困难地滑动了两下喉结,虽然在向楚妙璃提出自己的请求前,他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看到这块门板的时候,他心里依然会本能的感到害怕——因为他天生恐高。

不过,这样的恐惧很快就被他作为国君的责任心给覆盖过去了。

在大南边百姓带着几分迷惑的注视中,黍国国君强作镇定的拖着两条在袍子里不停发抖的腿,要多缓慢就有多缓慢地走上了方莲儿特意变出来的楼梯上。

他的臣子和卫士们也如丧考妣的跟在后面。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说服自己站在了那……桃木飞板上的黍国国君满脸留恋地将大南边之所以会遭遇这场天灾的缘由从头到尾的说给大南边的百姓们听。

直到此刻,大南边的百姓们才知道他们曾经追捧万分的大礼观圣心观主就是迫使的他们的孩子助纣为虐的罪魁祸首!

他们满心自责!

他们无地自容!

“大家别这样,这事儿真要说起来,也不能怪你们!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若不是你们的孩子告诉我们控制他们的人是大礼观的圣心观主,恐怕,直到现在我们都不会相信那慈眉善目的圣心观主居然会做出如此可怕又丧心病狂的事情出来!”

黍国国君熟门熟路的安慰着他统治下的百姓们,直到他们的脸色又重新变得好起来以后,他才用一种很是沙哑和不舍的声音说道:“本王,这就走了,你们……你们以后都要好好的!”

大南边的百姓们闻听此言,难忍离别之情的流下了无声的热泪。

“陛下!”他们仰望着他们的国君,用同样泣不成声的嗓音回道:“您也要好好的!还有,我们谢谢您!谢谢您这些日子以来对我们的帮助,谢谢您,让我们大南边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你们真正要谢的不是本王,而是本王身边的女菩萨!”黍国国君用充满感激地声音说道:“如果没有她,只怕整个大南边现在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被黍国国君提醒的大南边百姓们又连忙感谢楚妙璃对他们的帮助。

因为那群孩子的缘故,楚妙璃对于这大南边的百姓一直都存有着一种十分微妙的心理,哪怕那些伤害了孩子们的家长绝大部分都为自家的孩子偿了命——就算没有偿命的,日子也过得凄惨无比——她心里依然很有几分不得劲,所以,在听了这些充满真诚的感谢后,她也只是扯了扯嘴角,抬手将对着他们行五体投地大礼的百姓们给搀扶起来。

虽然楚妙璃并没有在大家面前表露出对他们的不喜,但大南边的百姓们依然从楚妙璃刚才在面对孩子问题上的袖手旁观态度中,觉察出了这位女菩萨对他们的真实态度。

他们不怪她,只恨自己。

只恨曾经听风就是雨的自己。

因此,在楚妙璃抬手将他们搀扶起来后,他们又满脸惭愧地向着楚妙璃做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检讨。

他们这出乎意料的举动让楚妙璃很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