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清朝]基友总是半夜找我聊天(109)+番外

这到底算什么事儿啊!想了半天,魏桐难得想爆粗口,没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会有被人追着要回应的时候。早在去势之时,他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封锁了这个可能性。到了古代还想着甜甜蜜蜜谈场恋爱本来就是自己招罪,跟康熙的感情的确是意料之外。若真的要在一起……魏桐只知道,今日这把名为动摇的铲子又铲走了不少根深蒂固的泥土,一点,又一点挖坑。

“小柯,玄烨是个混球。”

“嗯,没错。”小柯早就醒了,挥着小拳头给魏桐助阵。

第79章

康熙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强求,实则步步紧逼,恨不得当即便把人生吞活剥恶狠狠吞下肚,把人永远禁锢在身边。他从来不是大方的人,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若不是知晓魏桐是何心性,早在初始,或是强硬,或是诱惑,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那人能够留下来便足矣。

魏桐未尝不知道康熙是何性子,跟康熙的来往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如同站在悬崖上的铁索链上,每一步都带着坠落的危险,只不过这危险他甘之如饴。知己多么难求,便是在前世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遇上,为了知己而死,从来不是什么难事。而之后的种种变迁只能说是无法控制,然而让魏桐来选择,他不会后悔。

走错了一步,却不足以否定之前的种种。而这一步到底是不是真的走错了,也只能由时间来衡量……他们没有判决的权力。

虽然情感上有些麻烦,但是日子还是照样的过。正在魏桐忙碌着军信的事情,并看着事情开始步入正轨的时候,前段时间出海的船队有消息了。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朝臣瞩目的地方,虽然全都交由工部负责,但是私底下康熙已经准备再重新建立个机构负责此事。

信件中说道,发现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皆是畅销之物,所到之处无不哄抢,奏请朝廷增派船只过去。当时在朝会上便引起一阵喧哗,交易的金额更是让朝臣难以相信。明朝七下西洋的美名他们也不是不知晓,然而他们认为那时大费周折,空耗国力,实在是不能苟同,更加上倭寇与明朝余孽时常进犯海境,恨不得直接就把海门给锁上。这样的消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刺激。

正值此时,康熙把门外站着的魏桐给叫了进来,让他给犹有疑惑的朝臣们解释。魏桐本是不愿意如此大出风头,但是康熙的意思他清楚,而且看着某些人犹如吃了毒药一般的神情,他莫名舒心,当即朗声说着出海的得益。面对着那些关于引来外敌的质疑声,他如是说道:“我朝从未进犯沙俄,然沙俄却时时骚扰边境。我朝从未窥伺寇国,然倭寇侵扰甚多。难不成依照大人的意思,我等为了尚不知何处的敌人,便要舍弃眼前的利益?更何况,即使不主动出击,西方诸国也早有使者来朝,在他们尽情学习着我朝的时候,我等却连西方诸国如何都不知晓,怎能称得上知己知彼?”

明珠在众人攻讦魏桐的时候,一直沉吟没有发表意见,等到魏桐此番话了之后,他忽而出声:“以你之见,此举无过,反而是有功?海上波涛汹涌,无法预料,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难以及时回旋,那该如何?”

魏桐沉着应答:“明相,如果我等愿意放下架子,去询问那些从西方而来的传道士,便能够知晓如今西方已有强大的海上军队,能于狂风暴雨中穿梭海峡,在迷雾中辨别方向,我朝的舰队可否做到如此?若是固步自封,只以为关闭海门便能阻止入侵,那岂不是太过可笑?我朝国土辽阔,繁荣昌盛,正是肥美的肉块!”

康熙端坐在殿堂上,听着魏桐这番言论禁不住露出了笑意,这些话魏桐曾与他说过无数次,而康熙也不是没有放在眼里。只不过他虽是皇帝,却不能把朝廷当做一言堂,习惯了就无法扭转,朝臣的意见还是有可取之处。也正因为如此,他拖到去年才开始着手这件事情。然这件事情几乎是魏桐一力撑起,康熙怎能让他人独占鳌头。

魏桐的言论犹如炸开的沸水,一下子激起不少人的愤愤之情,纷纷下场怼魏桐。魏桐来者不拒,谈笑风生。而引起这场谈论高潮的明珠却一下子看透了魏桐的意思,不禁心惊,思来想去,竟觉得魏桐的话语虽然惊人,却含着不少道理。在群臣亢奋,还待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明珠骤然来了一句,“臣附议,魏桐之言着实有几分道理。”

这话一出,仿佛突然浇了盆冷水下来,把还正在兴头上的人生生止住了声音。彼时朝廷上最为耀眼的两人便是明珠同索额图。索额图今日冷眼旁观,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明珠的发言,却让还想说话的人在话还未出口前,又立马给塞了回来,在脑子里翻滚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地说出。其实索额图的意见跟明珠也有些类似,他虽反对朝廷出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在皇上显然跃跃欲试的情况下还去百般阻止的人定然是脑子进水了,况且今日本便是个好消息。前些日子刚被责罚,索额图不打算在这个时候触皇上的霉头。

等到群臣退下之后,魏桐跟随在康熙身后一起回到了乾清宫。期间纳兰性德一直在给魏桐使眼色,魏桐翻了翻白眼,索性转过头去看着前头的圣驾。这家伙前段时间同他打了个赌,就是喝醉那次,说是要计算一下两人被皇上召唤的次数,输的那个在轮休的时候请对方喝酒。两人醉得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怎么提出来的,最后清醒过来魏桐就发现胸前塞着一张已经签字画押的纸。

而现在的比例下来,魏桐的确超出了纳兰性德,而且明天就是休息的时候,魏桐定然是输了。面对纳兰偶尔的恶趣味,魏桐真切地想跟他来一场练练手,以防偶尔萌发的暴走。进入大殿后,两个御前侍卫都被康熙召了进去,康熙的欣喜赞叹魏桐记忆犹新,他称赞他才识渊博,想法新颖,无人能出其右。然而在魏桐看来,他不过是照搬了现代的学识,实在是称不得如此赞扬。他的出现能够为这个朝代带来些许的改变,已经是他前所未有的收获了。

一番赏赐之后,康熙这才放人出去。两人回到岗位上自然是敬岗爱业没有交谈,但在下午轮换之后纳兰却笑着说道:“魏兄今日的奖赏,可得好好备着明日的酒啊。”魏桐解下佩刀放在桌上,有些无语地说道:“你自己好好算算你自己的吧。”两人都是现在皇上的新宠,不管在何处都是伴驾而行,自然得到赏赐的机会比别人多得多。

纳兰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门外却传来了一阵声响,很快便有人到了门外,只听见一个陌生的声音问道:“何人是魏桐?”

“宣魏桐觐见——”

层层通报声中,魏桐跟着传唤之人一步步靠近着眼前之处所。金碧辉煌的外表渲染着时光的痕迹,每一处都在述说着数百年的年岁,寂静的宫门外站着长长一排宫人,在看到魏桐的时候自动地退避到一旁去,行动间没有任何声响,为夕阳下的宫殿又浸染上几分静谧。他穿过庭院,解下佩刀,跨过殿门,走到了大殿内,见到了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他沉默着单膝下跪,“卑职魏桐,见过太皇太后——”铿锵有力的声音,骤然拉回了孝庄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