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笑拂衣归(166)

女娘们还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想法直白道出,可陪着她们一同前来的妇人们却完全没有顾虑。

尤其是后来交了二十两增改费的那十几家人,更是议论纷纷。

“这也太胡闹了吧?美丑如此分明,怎么还要选啊?!”于三娘的丫鬟不满地嘟囔道。

许二娘的嫂子也气恼地说道:“就是,这些烂泥一般的丑八怪凭什么和俺家二娘一起通过啊?莫非她们都给县令塞了好处不成?”

旁边一个头发微黄的老婆子斜了她们一眼,道:“李大人公文上早就说了,第一关是要把太过怪异的淘汰。是怪异,不是美丑,甚都没搞清楚就在此胡言乱语,真是惹人耻笑!”

“喂!你这老太婆休要聒噪!你家娘子定是生得太丑,嫉妒我家小姐貌美,才酸言恶语,哼!”于三娘的丫鬟得了姨娘的暗示,叉着腰立时就喷了回去。

“光美貌有个鸟用!要是个疯子、傻子、坏心眼子,你看有没有人要!”旁边的粗服大婶因自家闺女黑丑,见第一关没有被淘汰,本还有些窃喜,此时听了于家丫鬟的话,顿时就恼怒起来。

她这一骂,立时又引来了许家妇人对战。美丑双方,很快就吵了起来。

可这场中,实在是丑娘子太多,美娘子太少。所以吵不多时,战局就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

正当妇人们吵得沸反盈天之时,“当当当”三声铜锣响,公人们高声喊道:“第二关开始!”

对李彦锦而言,这第二关其实就是个基础体检。

咱就算不论美丑,再如何也得选几个健全人才能糊弄过去吧!

于是,彩棚中,进来了五位大娘。这是李彦锦和谢沛从衙役和乡勇的亲属中特意选出的五位。

由她们协助检查小娘子们的口鼻耳目是否正常。

说话、听音这些倒还罢了,检查时,竟然还要小娘子们嗅香臭、尝酸甜,又让小娘子隔着一定的距离观看花样子,再从手边的图集中选出样子颜色都相同的一副。

这检查法子实在新奇,惹得在两旁围观的妇人都窸窸窣窣说个不停。要不是碍于现场还有官老爷和衙役们守着,这些婆子妇人怕是要一拥而上,看个究竟……

一个时辰下来,又有十五位小娘子被送走了。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视力极差,略暗一点,略远一点就瞧不清的。还有两位则是口吃得太过厉害。比较稀奇的是,有一位小娘子竟是分不清红绿两色。查明之后,小娘子才哭着对阿娘说道:“呜呜呜,我那次真不是故意把嫂嫂的新衣收进自己箱子的!我还以为是娘给我的那件土黄色的……”

她娘眨了眨眼道:“什么土黄色?我明明给你做的是绿色的外衫呀!”

看了稀奇、开了眼的妇人们,从此才知道,这世上竟还有人看不到红绿之色……

两轮一过,县令大人就宣布今天的选拔到此为止。留下的小娘子们,若是家在城里的,可以归家,明日辰时再来此继续。而附近村镇的小娘子则可跟着衙役,到指定的客栈中休息。参选期间,食宿都由衙门负担。只是陪同人员若超过了一人的限额,则需自己额外掏钱。

第一日的选拔过后,城里就多出了好些新鲜事。

先说那被淘汰的二十多位小娘子,据说每人都得了些补偿。家在城中的,每人都送了份白玉楼的大食盒;而家在城外的,还又多了一百文的路费。故此,这些人家虽面上多少有些难堪,但平头百姓们还是更讲究实惠,得了好吃食和一串钱,也就没什么太大的怨言了。

再然后,就是头两轮,尤其是第二轮的那些稀奇的检查方法。不少妇人家去后,就忍不住拉来了家人,也挨个试了一次。

据说,还真就有些人家发现了问题。有那沉默寡言、口齿不清的幼儿,测试之后,发现竟是听力出了问题。再细看耳孔,才注意到是耳屎成栓,堵住了小儿的耳道。家中老人都道运气,若是堵得时间长了,怕是小儿真就要变个哑巴了……

类似之事还有不少,随后几日里,茶馆中陆续有人就此说叨。渐渐的,原本还活得有些混沌的老百姓,也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注意了起来。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到了第二日,选美大赛的第三轮开始了。

这一日,前来围观的人比昨日又多了一些。倒不是冲着什么美娇娘来的,而是对昨日县令大人的新鲜招数感兴趣,才特地跑来的。

上午辰时,铜锣三响过后,彩棚中的小娘子又经了一次点名,这才按才艺分类,排好顺序,准备依次展示。

昨日散去时,李彦锦就让书吏和衙役们告知了众人,今日表演才艺若需要什么物事,还请提前做好准备。

于是,第一波要展示厨艺的四十六位小娘子就被带去了白玉楼。借着大小厨房上午空闲的机会,各自忙碌了起来。

因灶头有限,就分成了三批。半个时辰之后,第一批小娘子基本就都完工了。有实在太慢的,经过楼中厨子检查,若不是自身的问题,则可以继续做下去。

这一批吃食很快就被送到了彩棚之前,而这次做评判的却不是县令大人了。李彦锦看城里男子实在闲得无聊,就挑了十位略有些名望,还算懂事理的人出来,组成了个评判团。这其中不但有富户老爷,也有童生、秀才,还有衙门中的几位官吏,例如某位韩姓都头。

谢沛见了,就提出再添十位妇人评判,就从陪着参选的人家中出。

经了昨日的选拔,衙役们也对这些妇人婆子,哪位刁蛮不讲理,哪位心明眼亮,都有个大概的了解。

于是,谢沛就选了十位不闹腾又还算懂事的妇人出来。这其中,不但有于家姨娘花氏,也有头发微黄的农家太婆。

两个评判组选出来后,看热闹的人越发兴奋了。

男子评判组这边,就负责对厨艺、书画做评断。原本还包括琴棋两项的,只可惜卫川这地界,竟是没有出才女的命,这两项根本就没人申报。就连书画也是非常勉强的,各报了一个人而已……

女子评判组这边,则负责对刺绣、梳妆、衣饰搭配以及各种各样不好分类的才艺做评断。

李彦锦倒是很想借着厨艺这项,发掘点美味菜式的。然而,一上午下来,十位老爷们就都吃得有些脸色发绿了。

倒不是小娘子们手艺不济。只可惜,卫川县里,若真有些独门手艺的人家,基本上生计都还不错。也就犯不着把闺女送去当什么“宫女”。因此,如今参选的这些小娘子,最多也就是做些寻常吃食罢了。

于是,评判组一上午吃得最多的就是粗细面条,再加上各式面饼……

原本还打算吟诗作赋的老秀才,吃了一肚子面条饼子后,在心里竟对皇帝老儿生出了一份诡异的同情。想象一下,若后宫三千全是这样的面条、饼子,这日子也实在是……咳。

不过,厨艺中,到底还是有两位比较出彩的。一位是许家二娘,她做了份鹌子羹甚是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