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伴妻如伴虎(280)+番外

因此对能提升武器性能的蓝矿也就格外重视了。

于是,泰蔼鑫把船队一分为二,泰祥斓带着鱼女,当天就乘船,把蓝矿、金鸡纳霜和部分顶级珍珠运到胶州,再从胶州进京,那样要快捷安全的多。

有鱼女跟着,他们这次就在近海航行,比陆地上还要安全些。

而剩下的人,就被泰蔼鑫分做了几个小队。

陛下的旨意中已经同意了伯爷的建议,要派人带着种子到南方找气候接近的地方,尝试种植金鸡纳树、橡胶树和棕榈树等,就连石瓜这种能作为主食的食物也被要求尝试种植起来,一旦成功的话,也能给彤国主食丰富一下种类。

三支小队,带着部分种子,揣着令牌圣旨就从陆路向南方出发了。

再剩下的人,也并没闲着,他们由伯爷牵头,开始在富庶的金陵出售之前换来的大量珍珠。

因为船队带回来的珍珠数量太大,留下了颜色特别,圆润饱满的顶级品后,其他的次一级的珍珠都被陛下下令,由伯爷在回京的路上尽量销售出去。换来的银钱也可在金陵那边收购些粮草,分批运回京城。

由于珍珠数量巨大,到最后,在孟岚琥、徐永芝、叶昔迈几人的帮助下,设计出各种珍珠饰品、珍珠衫,又分散到各地出售,才算是没有让珍珠变成大白菜。

因为又要卖珍珠,又要收粮食,所以当泰蔼鑫等人回到京中时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后了。

五月的京城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刚从紫禁城出来的泰蔼鑫、泰祥斓父女俩,都微微出了点汗。

刚才与陛下陈鲲在宫中的一番密谈,到现在还在两人心中激起阵阵波澜。

原来陈鲲的野心远不止一个黑石/国,他的手指在彤国的北方无声地一划,几乎与中原差不多大的一块地方就被划进了彤国的版图。这其中虽然大部分都是草原,然而也涉及到了七、八个外族领地。

“船我已经造好了,粮草也备的差不多了。待到八月时,南方这几处的驻军就会随船调至边境驻防。而北方的军队将分成四队人马同时向北推进……”陈鲲自信又威严的话语此时仿佛还在二人耳中隆隆作响。

“小五儿啊,你真的要去打仗啊?”泰伯爷有些舍不得地问道。

“爹,放心吧,我是跟着主帅叶大人去学习的。”小五安慰着父亲。

这次泰祥斓也要上战场,但陈鲲并不是要她去杀敌的。而是将她放到经验丰富的老将叶古拳(伯爷二婶叶昔迈的父亲)身边,主要是想让她这个年轻的好苗子多学些经验,少走点弯路。

想到二婶娘家叶氏一族的为人,泰蔼鑫总算是安心了一点。跟在叶将军身边,至少不会成为背黑锅、替死鬼或者挡箭牌之类的角色。至于其他的,也只能希望闺女自己多注意安全吧。

随着粮草不断运往边境关卡,就连京中的底层小官也渐渐察觉到好像有大事要发生了。

而已经明确得知闺女九月份就要上战场的孟岚琥,既自豪又担心,她把脑子中能记得的各种药丸都配置了一大堆出来不说,还假公济私地偷摸做了一罐子金鸡纳霜。虽说去北方染疟疾的可能性远低于去南方,可这世上还有“万一”二字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陈鲲:小手一挥,土地一堆!

------------------

今天的酱油君是:

叶古拳(古泉莲儿):叶昔迈的父亲,曾跟随叶老将军参加了多次北方战役,实战经验丰富。

晚上八点是五月最后的一个二更,宝贝们么么哒!

第138章 进宫(二更)

弄完了那些急救药丸后,孟大王又操心起女儿的吃穿起来。

毕竟是个女儿家,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自在, 打起仗来谁有功夫去洗那个什么月事带啊……

在反复尝试了多次后, 孟氏女巾横空出世!

除此外, 还有个与之配套的孟氏女裤。

其实就是孟岚琥发现之前带回来的那种半透明的皮恰布料, 不但透气舒适,竟然还有一定的弹性。

于是,她精心设计了一种, 用皮恰布料制作的短小内裤。而女巾也是一个个用皮恰布料裁成的长条状小口袋。里面塞上吸水的棉花和软宣纸后, 再在背面用防水的油纸缝上一层。而油纸外层还弄了浆糊刷了一遍。

使用时, 只要用水把那层浆糊打湿一点,就能黏在孟氏女裤的裆部,女裤本身就做成了有弹性的贴身款式,因此就能让女巾不会随便乱跑。

一旦女巾吸满了, 就可以撕下换个新的, 前后只要花一点点时间,对于要骑马打仗的泰祥斓来说, 实在非常方便。

孟岚琥给闺女做了两包袱女巾, 一片拳拳爱女之心尽付其中。

只是她的这个专为小五做的女巾,当后来皮恰树在彤朝多起来时, 竟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

起初只有高官显贵家的女子用得起女巾, 到后来皮恰树越来越多,皮恰布料也逐渐降低了成本后,这个东西就走进了普通百姓家中。

然而从最初起, 这个女巾就被称为孟氏女巾,直到多年后,也一直没有改变。这倒让孟岚琥在史书中留下了简单的一笔“孟氏造女巾、女裤,女子及笄前常备此物。”

这些都是后话,眼前忙碌着给小五准备行装的孟大王才没想那么久远的事情呐,她正在给闺女打包肉干、鱼片还有干菜末。

因为这场仗秋季开打,很可能整个冬天小五都要在北方度过。

平时也就罢了,可北方的冬天实在没什么蔬菜可吃,于是孟岚琥干脆把海船上的那一套/弄了过来。

要不是碍于行装容量有限,泰祥斓最后恐怕只能赶着马车上战场了……

就在伯府里忙着给出征的小五准备各种物品时,皇帝陈鲲的弟弟——陈鹏,陈郡王府中,却颇有些凄凉的感觉。

原来,陈鲲为了给九月的战事扫清阻碍,同时又不至于打草惊蛇。直等到八月初时,才对山西境内那些蛀虫败类来了个突然抓捕。

在这之前,暗卫们已经搜集到足够且准确的罪证,让这些有罪之人无可辩解。

然而这一抓,就把陈鹏的王妃魏氏给牵扯了进来。

原来王妃魏青旋的四叔已经在山西任职多年,从道台一直当到了知府。做为山西的一把手,他可没少在山西边境那潭浑水中给自己捞好处。

然而如今清算起来,他自己被抄家入牢不说,整个魏家都被其牵连不浅。

由于魏青旋的身份特殊,为防魏家与边境有所勾结,魏家所有的男子如今都已被控制了起来。

而收到消息的鹏郡王与王妃则被惊得不知如何是好。

郡王府中很快就传出了王妃娘家通敌卖国的流言。

这流言让一个人先是高兴,接着就恐慌了起来。

没错,正是上一世的太后洪沛茵。

自打她入了郡王府,很快就尝到了苦果,不但主母讨厌她,连郡王见着她都只有冷嘲热讽。

时间久了,她也就渐渐熄了曾经火热膨胀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