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伴妻如伴虎(214)+番外

当他们说到之前那事时,周柱子摇头道:“那事是我不对, 不该起那念头, 对不住恩人。多谢兄弟为我白忙一场,不提了, 来, 喝酒!”

宋东峰对女人这事看得很轻,抢也罢,放也罢, 再他看来都不是什么大事。

如今好友都不再纠缠这事了,他也就没再怂恿周柱子去坏人姻缘了。

于是点头道:“行啊,反正我是觉得女人嘛,也就那样。你要想找个乐,那等下,哥哥我带你去爽快爽快。你要想找个踏实婆娘,让那媒婆给你可着年轻貌美又贤惠的小娘子好好挑去,犯不着去惦记那老女人……”

他话音未落,就听门口“哐当”一声,接着一阵碗盘碎裂声就传了过来。

然后,只见大丫气呼呼走了进来,插腰对着宋东峰说道:“好啊!我就说我爹以前可老实了,怎么如今变成这样了。我娘和奶奶到死都说我爹是个闷瓜老实头子,担心他在外面吃亏受欺负。如今可倒好,跟着宋叔叔你,你俩都看看,你们办的是什么事!我可告诉你啊,人家泰伯爷不是不清楚,人家是不想让我和妹妹没脸,才一直没发作出来。以后你要再这样,我就去找宋娘子说,让她知道知道你都说了干了些啥事情!”

“你这丫头,快别说了。你峰叔那是为了帮我,他本来也劝我熄了那心,是你爹我不争气……”周柱子连忙拦着大丫,替宋东峰辩解。

“夫人说过,真正的良友会导人向善、催人奋进。宋叔既然知道我爹不对,为何不但不尽力阻拦反倒帮着出些馊主意呢?不是损友才会帮人作恶吗?”大丫一番话,说得两个大男人都下不来台。

宋东峰咳嗽了声,道:“这事,侄女说得对!我和你爹都错了!以后不会再干了,侄女原谅我们这一回吧。”

倒不是宋东峰真得这么快就觉悟了,实在是他的娘子方氏是在边关娶的。方家有套祖传鞭法,非常厉害。而方氏深得其中精髓,若真惹毛了她,夫妻对打起来,吃亏的还不定是谁呢?

至此,宋东峰和周柱子是真的不再想那坏事,转头去说别的闲话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周柱子都没再去过泰府。直到他终于平静下来了,才又恢复了每日接大丫,看望二丫的习惯。

不过,他也不再想法设法地去找孟岚琥说话了,两人如果见到了就聊两句,没见到也不会特意去做什么。

一场小波澜就这样在将起未起时烟消云散。

伯爷夫妻顺利地解决了一个小问题的时候,宫中陈鲲的嫡长子迎来了周岁。

皇上他给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儿子想了好久的名字,最后终于决定就叫陈壕。

一是取了皇后谢皓余中“皓”的同音;再来是因为浩然大师给这皇家嫡长子卜算了下,说他五行中缺土,所以就起了这么个名字。

陈壕的周岁宴但凡是够资格出席的豪门高官,都赶来参加了。

如今做为三等伯的泰蔼鑫自然也没拉下。

他和孟岚琥商量过后,找来工匠做了一套木制不倒翁娃娃。这一套七个娃娃还能一个套一个的装起来。

这玩意是孟岚琥上辈子在罗刹国送来的礼品中见过的,工艺并不复杂,但颜色鲜艳,又有一定的可玩性。送给满周岁的嫡皇子,应是不错的。

泰府做的这套娃娃,在外型上自然不是罗刹国的风格,而是七个胖乎乎笑呵呵颜色各异的仙童模样。

因不倒翁外型是个葫芦模样,而葫芦又寓意福禄,因此这礼品名称就定为了“葫芦娃”套装。

还别说,当陈鲲和皇后谢皓余打开一看,顿时就被这逗趣的玩意给吸引了。两个平日里,在外人面前总得端着点的大人,把七个娃娃依次排好后,一个个点得东倒西歪。

门外伺候的下人们听到陛下和娘娘笑得欢快,都不禁心情放松起来。有那贼精的,还琢磨,不知是哪家送的东西得了圣心,回头搞不好要得点好处了。

陈壕的周岁宴,大家都喜气洋洋地捡那好听话不要钱地说,恭喜了陛下娘娘后,再吃了顿宫宴,就算办完了。

泰蔼鑫回家后,对孟岚琥说:“皇上真是精明啊!”

“哦?”孟岚琥扬起一边眉毛露出个问询的神色。

“你看,陛下办一个周岁宴,收了多少好礼,大家都上赶着送好东西。回头每年还能办个生辰宴,待生多几个……啧啧,如此光明正大的收礼,也不用担心有人弹劾,真是不错。”泰蔼鑫羡慕不已地说到。

“你呀,什么时候能改改这钻钱眼的毛病。”孟岚琥无奈地摇头说道。

“非也非也,我这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陛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可没有乱加税负,横征暴敛。光明正大的发财,这才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皇后寝宫中,正逗着儿子玩葫芦娃的陈鲲忽然打了个喷嚏。

圣上家里办了周岁宴一个月后,孟岚重家的双胞胎也要满周岁了。

对于这俩兄妹,徐家几个大人都是非常上心的。

问了孟家的排字顺序后,想了很久,最后才定了哥哥叫孟黎礼,妹妹叫孟黎然,妹妹还有个小名叫嫣然。

这次给侄子侄女送周岁礼,孟岚琥就没那么多限制了。

平安锁是自然要有的,除此外还有不少新鲜玩意。

先是送了两小儿一人一套软木制成十二生肖玩偶。用彩线做了穗子,挂在可以旋转的木架下。风一吹,还有小铃铛清脆作响。

又做了两套家常版的“葫芦娃”,和两个精致的小木马摇椅。

这些东西要说贵重,都谈不上。但又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寻常东西。

因此徐家亲戚看后,回去都说这孟家姐姐非常有心,对两个孩子是真用心了。送的东西既实用又有趣,别说一岁的小孩,就是五六岁的孩子见了也都很是喜欢。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等周岁宴散了后,孟岚重这家伙就厚着脸皮,打着给孩子试试的名号,把姐姐送的各种玩意都玩了一遍。

两个孩子在床榻上眼巴巴地瞅着他们不靠谱的爹玩了半晌,最后终于用嚎啕大哭才夺回了大姑送的礼物。

孟家双胞胎的周岁宴过了没几天,新进士们的任职也定了下来。

而在城西泰家同批中了进士的九人中,只有沈万景得的是外任,其余几人都留在了翰林院中。

沈万景对此倒不觉得如何,他年纪在众人中居长,又有当官的经历。放出去做一方父母,还是比较可靠的。

而且他内心里觉得,与其在京中做个最底层的跑腿芝麻官,倒不如到地方去做个说话能算数的父母官。

因此,沈万景一点也不发愁地,收拾好行李就准备出发了。只是他没想,这一去竟然在几年后,就立下了一桩大功,再回京时,就踏上了一条通天大路。

与沈万景不同的是,其余八位进士都年纪不大。陈鲲考虑了一阵,觉得还是让他们在翰林院中再磨一磨性子,过个两三年后,再给予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