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伴妻如伴虎(144)+番外

佰子苏今年已经满十八岁了,是家中长子且家资丰裕。人长得清俊挺拔不说,而且行事磊落、大方有礼,再加上还是个秀才,这在不少妇人眼中就是顶好的女婿人选了。

于是初三之后,家中就多了不少三姑六婆,有那泼辣的,甚至直接带着女儿就来了。

卢氏本来也有点想法,毕竟儿子要争前程不能留在眼前,要是能早点成婚,给她添个孙辈放在眼前也很好啊。

不过佰子苏回来时,带着泰蔼鑫的一封书信。信中把对佰子苏未来的考虑,详细说了一遍。

看着信上那字字句句发自肺腑的细心关爱,佰泽辰觉得自己的眼光从没这么准过,儿子这义父义母认得实在是太好了。

对于佰子苏的婚事,泰蔼鑫也有考量。他以陆九思为例,向佰家两口子说明了好的妻子对丈夫不但能在仕途上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能让丈夫家宅安宁,子孙受到良好教养。

这也正是大家常说的,一个好娘子,惠及三代人啊。

因此,佰泽辰与卢氏就委婉的谢绝了亲戚友人的提议,只说儿子要专心科举,婚事要等考中进士以后再做考虑。

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出了正月十五。

卢氏如今也知道儿子在京城跟着义父母更好,而且儿子说了,等中了进士,不管得了什么官职,都会把她接到一起团聚的。想想时间似乎也没有太久,所以这次送别,她强忍着眼泪,笑着送佰子苏离开了家门。

背着沉沉的包袱,佰子苏并不觉得累。他知道,这里装的都是家人的牵绊和关怀。

从江州出发,可以直接进京,也可坐船到夏麻,再从夏麻走陆路进京,两条路花的时间都差不多。

想着许久没见夏麻那帮家伙了,佰子苏回程时就选择了坐船到夏麻去。

六天的水路,走到第五天时,出了点意外。

在前面一个道口处,突然堵了许多船只。一片吵嚷中,佰子苏只隐约听见了几个字。

船家上前去打听了一阵,说是这附近一个大族里的什么人可能被人拐了,所以就拦了过往船只正在找人呢。

佰子苏听了,微微皱眉,但他没说什么,只回到舱内,把书翻出来,抓紧看了起来。

轮到他们的船过卡时,上来了几个家仆模样的人,他们听说佰子苏有秀才功名,倒是很恭敬,不过还是坚持要上船看看。

佰子苏没有阻拦,让船家把人放了上来。

那几个家丁搜查时,佰子苏就在一旁观察,当听到他们小声嘀咕了几句话后,佰子苏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不多时,这几个仆人搜完下船了。

船家检查了下行李后,就撑起了船篙,出了这道关卡。

他们离开时天色就已经很晚了,大约行了小半个时辰后,就找了个泊口,停下过夜了。

这天夜里,江边一处泊口在月色下,忽然冒出一个人影,那人影左右观察了一番后选中了一条客船,然后就不顾寒冷,悄然无声地潜入了水中。

佰子苏因为童年的经历,睡觉一直都很轻,当他感到船身微微一动后,立马就醒了过来。

片刻后,他从窗口处看到一个湿漉漉的人影非常缓慢地翻过了船沿。

月色下,那人从水里出来时,衣物紧紧贴在身上,一段优美的弧线就这样出现在了佰子苏的眼前。

微微一怔后,佰子苏立刻想到了傍晚那场搜查。这让他没有第一时间发出警告,而是看着那少女浑身发抖却强自忍耐地趴在船板上,静静打量起四周。

在确定没人发现后,少女猫着腰,径直朝着佰子苏所在的后舱摸了过来。

二月的江水是极冷的,那少女摸到佰子苏门口却半天没了动静。

佰子苏在门口等了半天,正在奇怪,对方这是要搞什么名堂时,就听门上传来了非常轻微的敲门声,只响了两声,就再一次没了动静。

佰子苏想了会,轻手轻脚地把门拉开,就看到门口蹲了个人。

那少女看到佰子苏开门,下意识就想跑,可又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咬牙停下了动作,接着就对佰子苏跪了下去……

佰子苏做了个手势,让少女不要出声,然后看她浑身冷得发抖,也顾不了太多,就先把人让进了屋子。

他一声都没出,翻出了自己的干净衣物,带着那少女进了内室,再把干衣物递给她,示意她先换好衣服再谈其他,然后就直接走出了房间,守在了门外。

那少女接过衣服,愣了半晌,眼中滴下泪来。

佰子苏并非看到对方是个少女就动了什么怜香惜玉的心思,而是他之前在那几个家仆搜船时,听到他们中一人说道:“这儿也没有,别让二小姐真跑掉了吧?”而另一个人说嗤笑了声,道:“什么二小姐,她爹妈都死了,还是什么狗屁小姐,没看她姐姐那惨样吗?要不是族长担心她乱说话把那事捅出去,谁耐烦搞这么多人来找她啊。”

从这两句交谈中,佰子苏已经隐约明白了,这大概是件族人迫害孤女的事情。这种事情实在太过寻常,别说是两个女孩,就是两个半大小子,也很难从族人手里讨到便宜。

一盏茶的功夫,少女换好衣服,拉开门,请佰子苏进来说话。

“大人,求您救救我姐姐,救救我!”少女安静地跪下,小声说道。

她知道此时不能大声说话,所以压抑住心中的愤懑和痛苦,只把额头抵在地板上,诚心祈求能遇到个好人。

佰子苏蹲下来,低声说道:“我不是什么大人,你恐怕求错人了。”

“我知道,我看到那些坏蛋对您鞠躬了,若是普通人,他们只会仰着头讥笑几声。”少女抬起脸,认真地说着。

佰子苏叹了口气,道:“那不过是因为我是个秀才。”

少女呆了一瞬,接着又好似下定了决心般,斩钉截铁地说道:“那能请您给我写份状子吗?我要到京城去告御状!”

“既然这样,你先把事情和我说清楚,若是能帮,我会考虑考虑的。”佰子苏五岁就在外流浪乞讨,他那颗稚子之心早就磨出了一层外壳。

虽然听到那些行侠仗义的热血故事,佰子苏也会觉得痛快过瘾,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下面那几十个更脆弱的小家伙,他已经早早懂得要忍耐,要谨慎。

“那我从头和您说起吧,我家是庞山镇陈家的一支……”少女把自己的湿头发抓在手里,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这少女名叫陈茜顺,其父是陈家中难得的经商人才,而立之年就积攒了巨额家资。

然而五年前,陈父突然离奇死亡,紧接着陈茜顺的母亲就在给陈父办丧事时,被陈家人说是克星,连打带赶地,被撵出了陈家。

而那时候突然面临家中巨变的陈茜顺还来不及做什么反应,母亲就被人打得重伤,赶回了娘家,而她和姐姐陈若安也被强行过继给了大伯陈武慈一家。

起初,她们姐妹俩惶恐无助时,还期望大伯能帮她们找回母亲。然而当第二年,连父孝都还没守完的姐姐陈若安被大伯骗着嫁给了一个富商的痴傻儿子后,陈茜顺才明白,大伯恐怕也是一头恶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