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唯妻是宠(84)+番外

楚明岚总无措地盯着她做什么?

宋娇居然乖乖巧巧地垂头坐着?

姜灵竟规规矩矩地主动跟她行了礼?

那个叫陆娟的姑娘还冲她友善地笑了笑……

真是一片和谐。

楚明昭有点懵,这伙人都怎么了?难道来到范家的地盘上就变得跟范循一样不正常了?

众人叙礼毕后,重新落座,依旧各说各话。

唐氏一直含笑与楚明昭攀谈,只似乎不如苏氏健谈,说着说着便有些词穷。眼见着要冷场时,她讪讪笑道:“世子妃莫见怪,我这嘴笨舌拙的……”说着踟蹰片刻,探问道,“那个,世子妃跟……”

她一句话未说完,范希筠便笑着上前对唐氏道:“母亲先莫与世子妃叙话,该去供奉磨喉罗了。那边水膜也将成,过会儿就该丟巧针了。”

作者有话要说:人在心情极度低落的情况下确实会有恶心感,具体表现就是干呕,食欲为负,看见吃的就犯恶心……

因为你不高兴,肠宝宝胃宝宝们也不高兴,于是就要造反QAQ

话说快要换地图辣~

☆、第41章

七月七是不折不扣的女儿节,主要习俗是供奉磨喉罗和验巧。磨喉罗是佛祖释迦牟尼之子,市中惯以土木雕塑成磨喉罗的形象,衣以彩服而卖之。七月七这日,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皆以之供奉牛郎织女,除乞求织女赐巧之外,亦以之求多子多福。验巧的法子则主要是于正午丟巧针。

供奉磨喉罗时,楚明岚显得异常虔诚。她十分害怕她会一直这样被范循厌弃下去。苏氏在不断地给范循房里塞丫鬟,过一阵子见范循一个都没收用,便再换一拨。她不知道范循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她只觉得如此下去,范循迟早要纳妾,而她只是空占着个正室的位置,将来什么都捞不着,跟被休掉无甚分别。她得在范循回来后改变面目,让他对她改观。

宋娇也拜得认真。那日从郡王府回去后,她哭闹了好几日。母亲安慰她说那日那么些人在场,将来她嫁人没有处子红也能找地方说理,她听了这话才慢慢平静下来。只是母亲说让她低嫁,她便不乐意了。她又不是真的与人苟且失贞,凭什么就要低嫁?母亲还想让她嫁给那个小官……她才不肯。表姐说要她尽管挑可心的婚事,挑好了与她说,她会想法子帮她促成。

楚明昭也觉着确实应当好好拜拜,子嗣之于女子实在太过重要,最现实的道理是,早早生下儿子才是最大的保障。

众人拜讫,转去丟巧针。

楚明昭觉着这是一项十分神奇的习俗。所谓丟巧针,即取一盆水曝于日中,待到水膜生面,以绣针投之,绣针浮起则看水底针影,若成云物、花头、鸟兽影,或成鞋及剪刀、水茹影,则谓乞得巧。若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则为拙征。

无论闺阁少女还是已为人-妻者,都十分相信这个,若看到拙征,长叹不已甚至当场堕泪的都有。

楚明昭的绣针投出的是云物影,范希筠在一旁笑道:“昭昭这是得巧了。”

宋娇看了一眼,撅了撅嘴,一伸手就将绣针丢了进去。然而不知是否她用力过大,那针一入水便刺破水膜直接掉到了水底,过了片刻才慢悠悠浮上来,最后只得一条细细的投影。

怎么她就跟楚明昭的差那么多呢?宋娇不服,又将绣针捏起来重投了几次,然而次次皆是如此。

宋娇气恼之下就想将水盆掀了,然而忽然想起这是在哪里,又看了一旁的唐氏一眼,终究是攥了攥拳头压住了脾气。

楚明昭来之前,唐氏便郑而重之地告诫了在场众人,说今日谁都不许惹事,谁也不许对楚明昭不敬,否则休怪她不讲情面,当场将滋事的撵出去。

然而宋娇及时收住了脾气也并非全因为此,她心里另有算盘。

楚明昭重新坐回去时,唐氏命人撤换了她面前的糕点茶果,旋即看着新换上的一批笑道:“我方才瞧着世子妃都没怎么动那些点心,想是不合口。我叫他们又备了些,世子妃尝尝看。”

楚明昭心道不是不合口,是我怕我吃起来就没工夫搭你的话了,到时候冷场不好看。

楚明昭见唐氏再三相请,一时盛情难却,便拿了一块玫瑰果馅儿蒸酥,一面慢慢咬一面继续听唐氏东拉西扯。她就等着看唐氏到底要作甚。

待到她蒸酥吃了一半时,唐氏似是觉得是时候接着续方才的话了,便状似无意地笑道:“窃闻世子待世子妃如珠如宝,世子妃定然与世子情深意笃。我瞧着世子妃真是好个温克性儿,想来世子……也是个好相与的吧?”唐氏嘴上这样问,心里并不这样想。

她这话语气恍若闲谈,但楚明昭闻言却是动作一滞。

唐氏打听她夫君做什么?

“这倒是,夫人说到点子上了,”楚明昭笑容熠熠,“世子也是个温克性儿。”

唐氏太阳穴突突直跳。楚明昭这话恐怕骗鬼鬼都不信。裴玑当众鞭抽公主、抢白皇后的剽悍事迹早已传遍京城,她怎么想怎么觉得这襄世子不是省油的灯。

“久仰令尊大名,”唐氏勉强笑道,“世子妃出身诗礼之家,到底是通身的书卷气,那……世子妃平日里与世子亦是抚琴作画吧?”

他们平日都做什么……楚明昭回想了一番,继而低头默默咬了一口蒸酥。

“世子平素更喜欢吟诗填词。”楚明昭随口胡诌道。

唐氏揉了揉额头。做的一手歪诗逼得魏文伦只好夸字写得好,都这样了还吟诗?

苏氏大致知晓唐氏此举的个中情由,看见唐氏那样子,忍不住低头喝茶遮掩嘴角的窃笑。

唐氏又转弯抹角地探问了几个关于裴玑的问题,楚明昭全胡扯了过去,听得唐氏嘴角直抽抽,她这问了跟不问没什么分别。

范希筠朝着母亲那头望了望,见她一直与楚明昭攀谈,不由握紧了手里的帕子。

宋娇拉了拉范希筠,笑道:“筠姐姐,咱们还没说完呢。下月中秋时济哥哥是不是要从书院回来啊?”

她说的“济哥哥”指的是国公府四公子范济,方龄十九,已于三年前得了举人的科名,但范庆当时认为他学问尚浅不足以考取进士,怕最后过不了会试或者过了会试反被取为同进士有辱门风,便让他继续在首善书院进学修业。

宋娇想起这个便不禁感叹信国公府果真不愧为京城一等一的世勋阀阅。她听她爹说,同进士虽是殿试上取够一甲二甲后剩下的贡士,但会试录的贡士本就不多,又是三年考一次,因而得个同进士也是极不易的,多少人熬白了头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国公府前头三位公子都已婚配,据闻唐氏如今正筹谋着范济的婚事。宋娇蠢蠢欲动。她隐约想起自己从前见过范济一面,记得他似乎长得不错。不过她想一想范循的容貌,也能猜到范循的这个堂弟相貌差不了。

范希筠自然能瞧出宋娇为何突然这般热络。但她知道母亲绝不会要宋娇这样的儿媳妇,何况宋娇又出了那样的意外。那件事后,已经渐渐有传言说宋娇其实早已失贞,故此宋家有意造出意外,意图掩盖。撇开宋娇的性子不说,母亲光是因着这个也会觉得膈应。

上一篇:农家蜜婚日常 下一篇:天家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