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寒门贵子(246)+番外

作者: 大叽叽女孩/可爱叽 阅读记录

那小二爷是糟了无妄之灾,可怜兮兮缩了缩脑袋,依旧捧着笑脸说:“得嘞,爷您再等等,小的马上就去催!”

说完,端着别的包厢的佳肴先跑一步,顾媻看着这一幕,真是觉得不愧是当年和谢二一块儿叱诧风云的公子哥,来了长安后,功力不减当年啊。

好不容易跟着这位二世祖入了包厢,就见坐在起码七十平包厢里,桌前捏着自己扳指,随着楼下隐隐约约戏曲声摇头晃脑的余大人。

曾经的扬州府台,如今的大魏户部侍郎,啧啧,这可是个油水颇多的位置,乃二品,掌管天下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二把手。

顶头上司的官职应当是户部尚书。

要知道,户部尚书乃从一品,和阁老们只差一级。传说中的和珅和大人,在清朝担任的最大官职便是户部尚书,清朝对户部尚书一职定位则是正一品。

余大人关系很到位嘛,在扬州历练了六年,一回长安,就从五品到二品,这可是一个质的飞跃,也不知道余大人有那方面的关系……今日叫自己来,到底是想要说些什么。

顾媻怀着种种疑问,先行礼:“余大人,时惜来了。”

余大人好似根本没听见他儿子在外面嚣张跋扈的声音,也没听见开门的声音,硬是要装逼做出一副‘哦,你来啦’的惊讶,才站起来也回礼说道:“原来是时惜来了,坐吧,今日没有外人,咱们叙叙旧,顺便作为当年你帮了本官一把的回报,本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

顾媻脑袋飞速运转,感激涕流道:“时惜当年所作所为,觉没想过要什么回报,只是偶得欣赏,且余大人也为下官写了荐书一份,此大恩大德,时惜无以为报……”

“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我就告诉你一句,你去出使的事情,并非戴阁老一人定下来的,戴家虽然满朝文武,半数乃他们家的,但若是刘阁老没有点头,这事儿便通过不了内阁。”

顾媻当即脑袋里好似有闪光闪过,他‘靠’了一声,以极度恐怖的联想,说道:“戴家和刘阁老他们私底下合作了?禹王不是想要打压戴家?所以希望刘阁老和孟家联手?”

“皇帝快死了?所以禹王不愿意打仗,他不能亲征,得守着这个时间点,好稳住自己摄政王的位置,再加上戴家和刘家结盟,禹王是不是现在有些被架空了?”

余大人当即叹为观止,鼓掌道:“人人都道顾大人神机妙算、绝无错案,如今我倒要说顾大人是天生的当官料子,敏锐远胜我啊……”!

第146章 法子(捉虫)

余大人,台州人士,三岁启蒙,六岁拜入名师名下,十二岁第一次科考,失利,十六岁考中秀才,十九岁进士,等到二十七岁才通过种种关系,担任了扬州下面枣县县令,在县令一职坐了五年,又一年考察期后,直升扬州府台,六年后,直入长安。

若说余老狗这辈子官运如同他的名字这般顺遂,那却过于简化他途中经历的种种险境,但相比较更多的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的学子秀才们来讲,余老狗又是绝对的幸运者——他有一个好岳父,乃当朝内阁大学士宋阁老。

这层关系大多数人都不晓得,因为宋阁老这个闺女乃和离后跟着前妻过活的姑娘,前妻又辗转去了外地,不大愿意和别人说自己前段婚姻之事,直说是长安人士,后来再婚,便把姑娘留在了娘家,最后被他经媒人介绍,娶走了大自己六岁的老姑娘宋洁,两人又去往扬州长居,便更是无人知道余大人的岳家是谁了。

每每有人问起,余大人也只说是‘寻常农家’,毕竟夫人十几年不曾回一趟娘家,也没什么书信来往,活像是个累赘被丢给了他便不管了,谁知道他这一路,原本无形的贵人之手,竟是在到了长安后终于显现,余大人也是去年才晓得自己的岳父竟是当朝一品宋阁老,难怪他升迁之路也是自娶了夫人才开始顺畅。

这条关系宋阁老那边没有捅破,余大人这边便也聪明的捂着,直到前些日子,圣上病重,竟是到了卧床不起,神志不清的情况,宋阁老这才托人给他送了一封信,让他做一件事——拉拢此次出使匈奴的使臣。

这可不正是顾时惜吗?!

拉拢此人,余大人明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因为顾时惜如今成了个必死的棋子,一旦出使,戴家定然让他有去无回,当然,是在谈判成功的情况下,有去无回,如果谈判不成功,那更是能光明正大的找顾时惜麻烦,来一报当初戴通判被贬之仇。

孟家如今虽然有禹王撑腰,但到底才刚刚起步,他们孟家沉寂太多年了,哪里对抗的了戴家与刘家的联手?

根据余老狗分析,如今这两股势力,禹王一派是希望谈判成功的,这样皇帝死的时候,禹王能够腾出手来,用自己手底下的兵马稳住朝堂上动荡的人心;另一股便是戴家与刘家,戴家原本便是因为支持禹王才坐镇大魏朝这么多年,发展了无数的势力分支,如今满朝文武半数都是戴家的门人亲友,皇帝一死,边关再告急的话,兵力必须全部前往前线支援,那么他们在后方就能一举牵制禹王,将权力重新送回幼帝的手中,美名其曰清君侧,乃是保皇派,实际上呢?

余老狗觉得这些人其实最虚伪了,明明和禹王一样,分明就是眼馋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想要自己成为摄政的那一方,想要自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想要取禹王而代之,结果却打着保皇派的名头,甚至不惜促成边关失守……

没错,余大人一直觉得,匈奴能这么快竟是大到青州外面,绝对是有猫腻的。

哪怕最初守城的封疆大吏桂无极真的不敌匈奴的偷袭,那么桂无极死后,顶上去的孔连福绝不是那么昏庸无能,这孔连福如今在长安官员心中的形象十分之差,都说他之前只是个兵油子,一个再低等不过的小兵,所以对兵书兵法一窍不通,只知道守着城门不开。

但余大人通过岳丈了解到,那孔连福分明是有才干的,他能守城数月,能够在兵马不足、粮草不足的时候守了大半年,朝廷才派安将军安如福去接手,结果一接手,便连连战败……到底谁才是昏庸无能之辈?

指不定那安如福将军是受了什么人的委托,专门把边关的战事变得如此之紧急,故意逼禹王不得不出手去平定,甚至是亲自出征,结果谁能想得到,人家依旧稳得住,打算采取和谈的方式,连公主都从皇室偏远的一脉给找了一个过来,好吃好喝要什么给什么,还把自己的黑甲卫都给了这位公主,哄着这位公主,让其以为当这和亲公主是多快活的事情。

至于出使之人,原本最理想之人,其实是老侯爷。

扬州的武恭候老侯爷早年和匈奴人打过交道,甚至成为过朋友,还懂匈奴话,这样就省去了翻译在当中起到的作用,能够更加高效有利的为大魏朝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