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国师(55)+番外

作者: 想见江南 阅读记录

“你谁啊……”董小乙疑惑问道。

女子转身,露出一张清丽秀美的脸蛋,眉心的朱砂痣在阳光下红得像火,“老板,还记得我吗?我……”

董小乙怎么可能忘了,他也是个机灵的,还没搞懂怎么回事儿便直觉不好,然后二话不说掉头就跑。

女子,也就是冼如星叹了口气,好歹让她把话说完啊……

果然,不过一刻功夫,两个壮汉就带着鼻青脸肿的董小乙重返小院。

“怎么打成这样?”冼如星挑眉。

壮汉赔笑道:“这小子跟个泥鳅似的滑不留手,不教训好了担心惹您生气。”

另一个连忙进屋搬了把脏兮兮的椅子,用袖子擦了擦恭敬地请冼如星落座。

“无妨,我站着说吧。”冼如星摇头,接着看向蔫头耷脑的董小乙,开口问道:“董郎君知道在下找你所为何事吗?”

“可是上次美食节卖客官的那两只猫崽子出了什么事儿?不要紧,小人这儿还有,您要不再挑两只?”董小乙勉强笑道。

冼如星盯着他,半天,云淡风轻道:“你这样装傻就没意思了。”

壮汉狠狠拎起董小乙,刚要动手,就听其一声惨叫,连连求饶道:“我错了我错了!大哥饶了我吧!”

紧接着转头,对冼如星道:“小人确实认识住在四夷馆里的一个红毛夷,但就只是认识,绝对没有太深的交往,小姐您明鉴啊!”

“哦?仔细说说吧。”冼如星命人将他放下,十分耐心地等董小乙开口。

董小乙咽了口唾沫,颤颤巍巍道:“其实就是有一次小人去帮着送菜,结果不小心跟那红毛夷撞见,红毛夷养的猫生病了,我用乡下的土方子治好后就送了我一只串串,然后一来二去的,就这么搭上了话。”

冼如星皱眉,四夷馆隶属鸿胪寺,最早是明朝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后来也接收各国使者,按理说应该是戒备森严的地方,结果就这么让外人进去,还和使者搭上话,只能说是太松懈了。

董小乙一见对方皱眉,心跳差点停止。眼前这女的长得跟天仙一样,手段却比恶鬼都凶狠,看人挨揍受折磨眼皮都不抬一下,早知道那日卖猫察觉不对劲儿就该早点开溜!

为了能保住性命,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开始主动交代事情的始末,“那红毛夷好像是大食和弗朗机人的混血,才来京城没多久。平日里总找我问话,大多是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有没有什么流行的,多少钱?”

“哦?你都说了?”冼如星似笑非笑。

“哪儿能啊!小的卑贱,但也知道弗朗机刚跟咱们打了一仗,那红毛夷肯定没按好心,卖国的事儿谁干谁是杂碎!”董小乙回答得大义凛然。

就在前几年,一支葡萄牙船队在珠海口某海滩上登陆,并且像以往那样竖了一块刻有葡萄牙国旗的石碑,表示此地已经成为他们的地界,假如西班牙荷兰人想要占领要先问过自己的意思。

如此将主人当成空气一般的举动自然惹怒了大明,在两次交火后,葡萄牙人被打得屁滚尿流只能收拾东西跑路。此番动手发生在正德十六年末,彼时嘉靖刚登基,尚忙于内政,等收到地方打赢的消息已经是半年后了。

为此冼如星捶胸顿足,只恨自己没抓住机会。

要知道如今想要在北京城内找一个弗朗机人可是太难太难了。和唐宋时期万国来朝,外商纷纷来做生意不同。朱元璋对于外国商人,一直持警惕怀疑态度,不光不允许外国人在大明多做停留,很多外国人即使拿到了通行证,想来北京也非常困难。

现在四夷馆住的,绝大多数都是些朝鲜缅甸等周边国家的使臣,偶尔有几个阿拉伯人都是很少见的,更别说远在天边的弗朗机了。所以听到那人是混血,冼如星顿时想到什么,让董小乙将其长相名字一一说出来后便要离去。

董小乙送了一大口气,想着自己总算是渡过难关了,谁知那女人才走两步又回头道:“对了,为了防止万一先把他关着,好吃好喝照顾,我过两天也许还有用……啊,把猫也带着。”

董小乙欲哭无泪,最后只能乖乖跟着离开。

37. 第37章 入贡

四夷馆位于长安左门外,靠近翰林院,在永乐设立之初曾一度隶属翰林院管辖,后来丢给鸿胪寺,其目的在于培养各类翻译人才。不过随着海禁的开始,明朝与外邦交流日益变少,此处也就没什么大用了。本身小语种就难学,再加上就业困难,渐渐的,四夷馆内学生们翻译水平越来越低,很快就成为勋贵子弟镀金的地方。

得知冼如星要来拜访的时候,鸿胪寺少卿虞咸急匆匆地带着下属在门口迎接,是的,此地连个正经管事儿的都没有,只由鸿胪寺少卿代管,由此可见朝廷是有多不重视了。

早就听说过这位冼仙师,但真见面,虞咸还是被她的年轻吓了一跳,旋即反应过来,连忙上前,热情道:“仙师,万岁可是有什么口训交代下来了?”

正德年间,皇帝经常派那些义子干儿来回跑腿带话,同样作为陛下身边的“奸佞”,虞咸理所应当的以为是嘉靖让冼如星过来找自己。

“非也,此事与陛下无关,是贫道对此地有些好奇,想来见见番人。”冼如星摇头,同时有些不好意思道:“还劳烦虞少卿亲自跑这一趟,实在过意不去。”

谁知虞咸一听更高兴了,原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去。谁不知道冼如星是皇帝身边的第一得意人,左右送来的关系不攀白不攀,朝里大臣担忧自己名声受损,他一个从五品小官可没这些顾虑,于是立刻接话道:“害,您早说啊,不就是番人,您就说想看什么样的,是蓝眼睛绿眼睛,白皮肤黑皮肤,在下统统给找来!”

“那贫道就先谢过了。”冼如星笑着开口:“话说回来,四夷馆里住了多少使臣,各个国家都有吗?”

“也不是吧,”虞咸解释道:“现在主要是朝鲜缅甸鲁迷的有一些,也就他们两国被允许进京的人数多点儿,以前日本也有,不过自从他们那边乱了后,就不让来了,那帮矮倭子,走的时候还直叫唤,要不是穿着官服不方便,在下直接给他们两拳。”

想到大明官员出了名的“武德充沛”,冼如星点点头,冲虞咸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少卿真是性情中人。”

“过奖过奖,”虞咸自得地背过手,他本身话就多,如今有心表现,更是滔滔不绝,很快,冼如星便将整个四夷馆摸了个大概。

说来好笑,这里外国人最多的地方不是使馆居所,而是工作人员。

因为培养出来的翻译水平实在太拉,关键时刻根本用不上,于是四夷馆开始雇外国通事,像什么西天.八百.暹罗等小国,使者几乎没有,通事好几个。当然了,这里面有没有吃空饷的问题就不得而知。

当冼如星问到有没有大食人的时候,虞咸愣了下,思索半天,有些茫然道:“好像差不多有一年都没接待过大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