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国师(5)+番外

作者: 想见江南 阅读记录

冼如星被其热情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要知道着可是兴王府世子身边的贴身大伴。

是的,她也是穿越后才知道,原来明朝藩王府也是可以用太监的。就好比兴王府,少说也有七八十个,而世子身边的无疑属于其中领头,真正有八品官职的那种,像他们社稷坛这些闲散道人,一般很难接触上。

黄锦二十上下的年级,皮肤黝黑,长相憨厚,但能在这王府里站住脚,心思自然缜密,面对冼如星的谦虚,没有半点不恭敬,反而继续说好话,双方你来我往好久,方才说明来意。

“殿下昨日与仙姑论道,回去后高兴得半宿没睡着,赶上今天花朝节,说什么也要问仙姑求幅字挂在后宅,这不,咱家就来伺候笔墨了。”

冼如星微愣,怎么也没想到只为了这么点事儿,她还以为是朱厚熜又要把自己接去享福,原本准备好的话术完全用不上,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黄锦估计也跟主子通过气,见此连忙命人准备好纸笔,客客气气地在旁边研墨。

气氛都烘托到这儿,再推辞就不礼貌了。

冼如星无奈,原主从小帮着处理清风观内务,倒是会写字,而她上辈子也练了十几年书法,所以此事也不难,思考片刻,便大笔一挥,写下一行诗句。

“福寿麻姑百花朝,风雅安陆万世标。”

麻姑又称虚寂冲应真人,乃是道教的象征人物之一,本身又有期待长寿的寓意,再加上兴王喜文弄墨世人皆知,此句拍马屁倒是拍的恰到好处。

黄锦细细读了一遍,不由暗中佩服,且不说对方有没有真本事,光是这副察言观色的能耐也值得结交,于是态度更加恭敬。

“好字,好诗,殿下收到一定非常高兴。”让手下仔细收好,黄锦拍了拍手,向后面点头示意,马上,便有许多侍卫内侍扛着各种箱子依次走了进来。

“世子爷说了,为了感谢仙姑赐字,一点点心意,请仙宫笑纳。”

冼如星面色微变,知道拿了东西以后怕是要摘不清,连忙推辞,“贫道之前和世子说过了,不会收赏赐,公公赶快拿回去吧。”

“瞧你说的,这哪里是什么赏赐,此为世子为了答谢仙姑而给的酬劳,一码归一码不是,仙姑您就别为难小的了。”黄锦言辞谦卑,但话语却滴水不漏,容不得旁人拒绝。

冼如星:“……”原来在这儿等着呢。事发突然,她一时之间也想不好说辞,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这各种物件流水一般送进里屋。

办好这一切的黄锦笑眯眯地与冼如星打了声招呼,然后便转身离去,只留社稷坛的众道士大眼瞪小眼。

“那个……”

半天,冼如星缓缓开口。

胖老道玄一立刻接话,“诶,您说。”

冼如星:“……”她看了看对方殷切的目光,心中苦涩,“能不能劳烦师叔找人帮我把东西抬到我住的地方,放在三清殿就好。”

“什么三清殿,道友哪能屈身在那儿!”玄一表情愤愤不平,之后反应过来三清殿似乎还供奉着自己祖师爷,连忙找补:“额,我是说,也影响大家修炼是不是,妙乐啊,快去把我们宫里的主屋收拾出来,请冼道友进去!”

冼如星:“……”

第4章

过了花朝节,安陆略微暖和些了,虽然夜里寒风依旧有些刺骨,但白日明媚的阳光打在身上,温热热十分舒服。

清风道人就是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正式“出关”,说是出关,实际上不过是结束一段宅居日子。事实上,这并非清风观与其他道观第一次发生矛盾,不过挂靠在王府的几家中,清风观规模最小,掌门人又没什么真才实学,担心被旁人看出破绽,所以每到这种时候,清风道人都会十分和适宜地提出“闭关”。

在屋内有两个吃饭穿衣都有几个道童专门伺候,不问世事生活得极为滋润,不过嘛,待久了也有些无聊就是了,所以估摸着事态平息,他掐着时间推开房门。

然而才一出去,清风道人便觉得有些不对。

“怎么这么安静?人呢?”他看向两边的道童。

道童虽然在屋里伺候着,但平时也要出去拿饭,对观内的事情多少知道一些,但知道归知道,谁也不会没眼色的当面提起,如今师父主动问话,也都支支吾吾着不说。

清风道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自顾自地往前走,清风观不算太大,没几步就撞见个女弟子,于是开口叫住,“荷花,你这是去哪儿?”

被叫住的女童不过七八岁的年纪,脸上肉团团十分可爱,因为太小没有戴发冠,而是绑了两个双丫髻,见到师父乖乖行了一礼,有些惧怕道:“师父好,恭喜师父出关。”

清风道人微微颔首,摆出一副严肃出尘的样子,沉声道:“着急忙慌的是要去哪儿,门内弟子呢?”

“回师父,如星师姐在教我们行‘青木道’。”荷花回答得老神在在。

青木道?清风道人不解,半天才反应过来,压着怒气开口道:“非年非节,搞什么清扫?”

在道教典籍中,青木香被认为能消除污秽感召真仙,所谓的“青木道”,说白了就是大扫除。

荷花眨巴眨巴圆溜溜的眼睛,呆呆道:“徒儿不懂,如星师姐是这么讲的,师姐说春夏之交正是蚊虫多发之际,尤其清风观还靠水,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似露师姐正领人缝纱帐,其余的师兄在掏池塘里的淤泥。”

“你!”清风道人恨声道:“你们就这么听她的!不知道师父今天出关!?”

“啊?可是如星师姐现在是世子赞赏的高人,就连净云宫那边都恭敬有加,我们不应该听话吗?”荷花有些茫然。

“什么高人?”清风不解,身旁道童只好硬着头皮解释两句,如此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徒弟抱上了世子这棵大树,而对方竟然半点都没告诉他。

难不成?以后要被架空了?

清风面上阴晴不定,视线来回扫荡,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总觉得观内陌生起来,突然,他注意到荷花头发上的一抹彩色,双眸微眯,不着声色地开口道:“这头绳是谁给你的?”

“这个呀,”荷花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头上的两个小包包,笑眯眯道:“是如星师姐,其实是世子赏赐下来的,上面还有几个银铃铛,师姐怕我平日蹦蹦跳跳弄丢了,逢年过节才让我挂上。”

清风心中犯酸,想他在王府干了这么些年,也从未得过什么好处,也不知自己这徒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打发走荷花后,清风整理了下衣冠,几番思量下,挂着温和的笑意去找了自己这位大徒弟。

此时冼如星正与似露一起整理纱帐,拒绝了净云宫玄一掌门的邀请,她还是选择留在清风观,不过事已至此,再继续低调下去就是纯属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冼如星向来都不是什么拧巴人,于是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周围人的恭维,一举成为观内的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