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人(96)+番外

连三点点头,握了握他的手,转身走进未央宫。

承平十二年春,二皇子刘湛逼宫不成反遭镇压,此后幽禁于储元宫,于宣德帝刘洋登基次年于牛首池意外溺毙。此次逼宫因叛党从玄武门攻入,史称“玄武门之变”。

承平帝因嫡子谋反一事伤透心神,“玄武门之变”后便缠绵病榻,无力处理国事。在多位重臣上表建议后,承平帝立长女永宁公主为皇太女,代理朝政。

同年七月,承平帝退位为太上皇,皇太女继位,改元昭宁,史称“昭宁女帝”。

昭宁五年,未央宫宣室殿内。

胡子修剪得十分有艺术感的老太医收回诊脉的枯手,沟壑纵横的老脸皱成了一团,呐呐不敢言。

刘延的心一沉再沉,仿佛猜到了什么不好的事,脸色惨白地盯着老太医。已经当了五年女皇的连三轻笑一声,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转头问道:“林太医,朕身体如何?”

“陛、陛下,您……”老太医摸索着自己那一把白胡子,表情纠结,似乎很难开口。

刘延手上青筋暴起,眼睛死死盯着老太医,就怕他说出一个“不好”来。老太医被近几年愈发天威厚重的太上皇盯得面色发白,冷汗潸潸而落。

连三好笑道:“无妨,朕不怪罪你,你说罢。”

老太医闭着眼豁出去般,“陛下,您有喜了!”

“……”惊愕的连三。

“……”呆怔的刘延。

这就是传说中的“皇上您这是喜脉呀”?

连三思考了一会儿,对林太医微笑起来,“林太医任院判多年,脉息精准,医术高明,父皇和朕都是信得过你的。”

林太医眼前一黑,笑得比哭还难看,“陛、陛下谬赞了……”他就知道!后宫至今未有皇夫,偶有传出女皇临幸某家俊俏公子的传闻,却从未得到证实。这种情况下,他竟然诊出了喜脉!这不是找死呢吗!

老太医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恶意。

一直在发愣的刘延终于回了神,神色冷峻,沉声道:“此事不可声张。”

林太医点头如小鸡啄米,“是!”

连三微微笑道:“你下去吧,余事再议。”

“遵命!臣告退!”林太医迅捷的动作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六十出头的老人。

殿内只剩二人,惊喜压抑太久,刘延都激动得有些恍惚了,他抱住小心肝儿不住地亲,眉眼间全是笑意,“宝贝儿,涵儿,你听到了吗?咱们有孩子了!”实在太欣喜,抱着连三就开始转圈圈。

“哎呀!放我下来!”连三嗔怒,刘延赶忙把她放下,在龙椅上安坐好,恨不能再问问她有什么需要没,最好可以给她捶捶腿捏捏肩。

“好了好了,别闹了。”连三一指头戳开他蹭过来的脑袋,淡定道:“我要去临安养胎,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没有!”现在刘延已经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连三赞赏地挠了挠他的下巴,“那退位的事就要准备好了。”她想了想,认真道:“两个太上皇麻烦,刘洋就算面上不说,心里肯定还是介意的,要不你就死一死吧?”

“好!”如果刘延有尾巴,一定已经摇起来了……

昭宁五年,承平帝薨。

同年,女皇让位于弟弟魏王刘洋,退居江南。

当年的大皇子刘洋已经长成眉目俊逸的青年,在停灵的太极宫外,从封地赶回来奔丧的刘洋哭得不能自已,几次跪倒在地上,最后抱住皇姐的腿嚎啕大哭。

刘延看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三个皇子中,他的心性最为纯善。德妃是个小心眼又心性狭窄的女人,但无奈智商不高,眼界又短浅,连宫斗手段使出来都常常偷鸡不成蚀把米。在这种情况下,刘洋很难得地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长成了一个正直的好青年。

连三跟这位“皇弟”其实不是很熟,但是德妃去世后,她下旨以帝后礼发丧,当时刘洋刚去封地没多久,诸事繁杂难以上手,也是连三派了人协助他处理先期事务。早年闹出“皇子非亲生”风波时,刘洋日子很难过,那时他就得过连三的照拂,此后他心下便时时感念这位长姐,在母丧后,更是多了几分孺慕之情。

本来连三打算煽情一点的,但是对着刘洋这张满是信赖的俊脸,她之前想好的台词卡壳了,憋了半天,干巴巴地说了一句:“洋弟,这江山就交给你了,望你莫负父皇和姐姐的期望。”

“呜……”刘洋又抱住了她的大腿,继续嚎啕大哭。

“……”连三囧到无以复加,伸手把他扯起来,叹道:“哭什么,你都多大了……”

刘洋哽咽道:“再大也是皇姐的弟弟。”自动靠在皇姐的胳膊上。

连三真的不适应这样感人的场面,纠结了半响,看他像只小狗儿一样可怜巴巴的,还是揉了揉他的脑袋,严肃地胡说八道:“我这几年也没做出什么政绩来,显见着我不是适合当皇帝的人了。当年若不是父皇身子不好,也不会急急地就让我继位。父皇英明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创下太平盛世,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面不改色地胡扯,“我是不成了,你好好干,圆了他这个心愿。”

刘延已经感动得哭到喉噎气堵了,一个劲儿地点头,泪雨纷飞。

连三默然无语,只是拍着他的脑袋,不再说话了。

*

昭宁女皇退位后住在江南,虽然外界对她的禅位议论纷纷,不少人猜测是当年的魏王如今的宣德帝用了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逼迫长姐退位,但这些猜测都只是猜测而已,无人能证实。朝中臣子也心道,这几年女皇在位能够风平浪静,靠的全是太上皇余威,太上皇这座大靠山一倒,与其面对接下来百分百会发生的血雨腥风争权夺位,还不如直接退位来得干净。

虽然贴心的刘洋弟弟提出过要给长姐在江南建一所华贵不输未央宫的行宫,但女皇陛下却没有接受,只是低调地搬入了临安一所清幽雅致的大宅,宅内下人皆是两朝圣上的心腹,包括张福这个当年的大内总管,以李邕为首的一众暗卫,连林太医都告老了,携家带口地搬到临安,成为女皇的御用大夫。

连三爷自从当年调任临安后,就一直没有再露出要调回京的迹象。虽然思念女儿,可夫妻俩都明白,忍过这几年,日后好日子还长着呢!

这不,闺女来了,虽然挺着个小肚子,还领着位身份高得可怕的女婿,但这半点不妨碍连三爷夫妻俩的好心情。韩氏直接就在闺女这儿住下了,要贴身照顾怀孕后愈发金贵的宝贝女儿。

连三爷回家溜了一圈,嘿,媳妇儿呢?

最后在闺女那儿找着了,没法子,只得陪着妻子在这儿住了一阵,后来还是刘延实在找不着和小心肝儿亲热的机会,按捺不住,偷偷找了岳丈说了一番,这才叫连三爷夫妻搬了回去。不过两边宅子离得不远,韩氏还是天天来看望女儿,连三爷忙完公务也是往这儿来,一家人一道吃晚饭。

上一篇:十年灯(短篇) 下一篇:宠妻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