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人(13)+番外

灰衣人领命退下,不多时,大殿中无声无息地出现了另一个灰衣人,他叩头拜下,静候吩咐。

“十一,你叫……李邕是吧?”刘延缓缓问道,他记得这个暗卫是因为他的出身和其他暗卫不同,其他暗卫都是六亲死绝的孤儿,唯有他来自百年望族青州李氏。不过他是旁支庶子,小小年纪便遭嫡母同族人排挤陷害几近丧命,最终机缘巧合之下才入宫成为暗卫。

李邕是个三十有余的中年男子,一张脸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为人严正刻板,当下恭恭谨谨答道:“回禀陛下,是。”

刘延深沉如渊的目光静静打量着他:“你可识得晏怀先?”晏怀先就是沈容予和孟雨晴的师傅。

“曾交手。”

“胜负如何?”刘延只关心这个问题。

“无胜负,如今再比约是五五之数。”李邕终于说了一个长句子。

刘延对这句话很满意,对他的刻板和人品也比较放心,这才将让他远赴苏州应聘连语涵武艺教习一事吩咐了下去。

主上有命,李邕自是没有不从的,但最后刘延又看了看他那张方方正正的脸和脸上略显严厉的神情,忍不住嘱咐道:“她自小金尊玉贵的养大,受不得苦,但习武难免磕磕碰碰,你只千万小心,若是她做不好你切勿苛责!明白了吗?!”语气严肃。

李邕在心底叹了口气——娇滴滴的世家千金,还是陛下的心头肉,又要教得好,又不能苛责,这得怎么教呀?面上却一如既往地镇定牢靠:“属下遵命。”

李邕已经退到殿门边了,却忽然被承平帝叫住,他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之前是你负责孟家动向的?”

李邕摇了摇头:“属下只负责接收孟家消息入京。”

“那孟家最近和楚王可有接触?”刘延漫不经心地问。

“孟家庶长女年十五,将入楚王府为侧妃。”

刘延冷哼一声,一身威势尽露:“这就开始了呢……纳侧妃可是要上宗谱的,竟也不问朕同意与否!”果然是对这对母子太过宽纵了么?

李邕被这王八之气压出了一身冷汗,头垂得愈发低了,只盼这位喜怒无常的陛下赶紧放他下去。

“好了,你下去吧。”刘延起身,又叮嘱了一句:“记得朕的话!”

“是,属下告退。”

沉重的殿门再一次关闭,空荡荡的宣室殿中只剩下这位年轻的帝王。

刘延走到殿内东侧紫檀嵌染牙广韵十二府围屏后,在那幅万里江山图前停住脚步,手从戎狄边界滑过,途经幽州,最终停在青州,眼中尽是嘲讽:“皇叔啊皇叔,您这一死,倒是死得其所。西北十六州皆归心——呵,上辈子我怎么就没有早早察觉呢?”

竟然还多番照拂老王爷的孀妻独子,照顾到最后,这对母子将他的心肝儿打成了红颜祸水妲己褒姒,以清君侧的名头杀进中宫!

想到语涵挨的那一刀,刘延周身尽是明晃晃的杀意——不管这江山最后给了谁,总不会是你们!你们就等死吧!

作者有话要说:把皇桑拉出来溜一圈儿~话说今天收藏过一百了好杏糊( ̄ˇ ̄)

☆、第十四章

“他的功夫很好?”连语涵围着那个衣裳朴素的中年汉子绕了一圈,偏过头问祖父。

这是安国公亲自挑选的武师,他自然明白这人的武艺有多高,笑着点点头:“不比你沈家叔叔的师傅差。你要用心学,若是喊了一声苦……”老人家眯起眼笑,不再往下说,只是瞧着小孙女。

连语涵皱了皱鼻子,不高兴地转过了头,不理坏心眼的祖父。

李邕的心情十分复杂,虽然此刻他面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表情,但眼神却时不时从小女孩儿娇小的个头上转过。

要知道,之前他一直以为能让承平帝如此心心念念的必然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尊贵又娇气。他还打算好了,就随便教几招花拳绣腿,只要打出个样子来就行了,别的他也不要求。

没想到!小姑娘确实是美丽,也确实尊贵娇气,但是——这年纪也太小了点吧!

难不成……是金枝玉叶沧海遗珠?所以陛下才如此关注这个小姑娘,甚至因为她想习武便千里迢迢地派自己来苏州?

唔,这位千金出生时龙椅上那位已经十四岁了,皇室本来就神奇,十四岁就……也不是不可能。

怪不得无缘无故的就封了这位为县主,食邑比郡主还多不说,封号也是极好——永宁永宁,永世安宁。这样的祈愿若说不是父亲给女儿的,谁信呀!

这么一番分析下来,李邕彻底臣服在了自己的逻辑能力之下,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对连语涵的态度几乎称得上是崇敬的——这位可是小主人哎!唯一的帝姬哎!皇帝陛下的心头肉哎!

必须崇敬!

不过连语涵倒没觉得这位新师傅有什么奇怪的,她从小就是众星捧月地长大,敢甩脸色给她看的人都死了,要是李邕真的用对待普通徒弟一样的态度对待她,那别说她自己,首当其冲要发怒的就是安国公夫妇!

连语涵年纪小,根骨好,悟性极佳,难得的是她性子倔强,选定了的路,就是跪着都要走完。习武时难免磕磕碰碰,甚至基础练习对于六岁小女孩来说都太为辛苦,但她却没喊过一声累。

李邕顶着张严厉的脸,实际上却半点不敢严厉。刚开始他只教语涵几招花架子,一见小姑娘出了汗就赶忙叫停让休息。但是渐渐地,看到了这位“小主子”习武的态度认真,又着实是根好苗子,于是便改了教学方式,实打实地开始教了。当然,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软。

就这样,转眼过去了小半年,又是一年春·色好。

这半年里,老族长的寿辰热热闹闹地过完了,语涵和祖父母一同在临安老宅住下,并未住进临安祖宅。平日或是跟着祖父读书,或是陪着祖母闲聊,大多数时间还是用在了习武上。

眼见着这几日春意正浓,柳绿莺啼,连语涵心中装着一件大事,便开始撺掇着祖父要去游湖。

安国公对这个小孙女可以说是有应必求的,说游湖就游湖,一连串吩咐下去,满府的下人都转了起来,麻溜儿地准备出门的装备。

秦老夫人原本也打算一起去,谁知老宅那边派人来传话,几位辈分和年纪都相当大的夫人邀她一块儿赏花,又说还有几家临安城里有头有脸人家的老太君也来。秦老夫人推辞不得,只得含泪挥别丈夫和孙女,不情不愿地出门去了。

西湖风光极好,暖风熏得游人醉,却不是连语涵的目的地。

她故意提起了凤凰山,引得祖父想起那里还有一座久负盛名的万松书院,兴致一起,便吩咐画舫向南面的凤凰山行去,打算带着小孙女好好游览一番这书香之地。

尚未入得书院,便在门前看到了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连语涵几乎要放声大笑——万世师表,这里头可有一个人能配得上这四个字?便是这座闻名遐迩的书院,在白容安执掌之后便再也配不上了!

上一篇:十年灯(短篇) 下一篇:宠妻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