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贾琏的红楼直播间(38)+番外

【我不明白,为什么小主播考个试,还要千里迢迢的去那什么金陵去考呢?就在京城考试不行么?】

【对对对,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为什么呢?】

【贾琏:这个嘛,说起来就话长了,等路上的时候,我再给大伙儿仔细的解释一下为什么吧。】

……

直播间的观众们很想现在就听听小主播的解释,可惜大伙儿眼看着贾琏为了这次南行,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没有时间和他们说这些,便也就歇了这份心思,耐心的等着小主播空闲了再来说这些。

可巧贾珠也是准备在今年参加童生试,二人原是关系极近的堂兄弟,按着贾母和贾政的意思,是想让他二人一同出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谁知苏瑾压根不按牌理出牌,自己一手包办了贾琏出行的一切事务,压根就没打算捎带上贾珠,就连同为贾琏师父的杨先生,也插不去手,气得杨先生跳脚不已。

苏瑾替贾琏准备的,是一艘足有三层高的巨大楼船,这位苏先生又是有大靠山的,那楼船的装饰,哪一样不是极精致奢华的?看得人眼都馋了。贾家人也不例外。

贾珠到底只是五品京官的嫡子,别说是楼船了,能有一艘专船接送,已经是贾母心疼这个孙子了。

后日便是出行之日,贾母突然命鸳鸯来请贾琏。

“琏哥儿,你应当知道,珠儿身子骨儿并不康健。这次南下金陵,山高水长,以珠儿的身子,怕是会支持不住。珠儿在读书上是极有天赋的,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和珠儿,都是我贾家兴盛的希望。因而,我这个老婆子便舍下这张老脸,只望这次南下,珠儿能与你同行,你们兄弟两个,也能有个照应不是?”

所谓无事不登三保殿,反之也是一样的。这不嘛,贾母刚抱着贾琏狠狠的稀罕了一回,就提起正事来了。

贾琏就等着贾母放大招呢,没想到真的被他给猜到了,只是这件事情,他还真就做不了主。

“老太太容禀,不是孙儿不顾念兄弟情份,只是那船和路上的用度,都是两位先生替孙儿备下的,孙儿并不能做主。若是珠大哥哥当真想要与我一道南下,还需得等我去问过师父了,才能应承下来。”

贾琏说的乃是实情,贾母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她还知道,这次给贾琏准备南下行李的人里,只怕还有新皇的手笔,如此,她更不能以长辈的身份,硬押着贾琏答应带上贾珠了。

贾母这里是被安抚住了,王夫人却是不满意了:“瞧琏哥儿说的,苏先生是你的师父,说起来,你也算是苏府的半个主子了,苏府的下人,哪一个不把你当成小主子来敬着?让珠儿与你一同南下金陵,也不过是你的一句话的事罢了,何苦这般百般推辞?”

“王氏!”

这话说得实在雷人,贾琏眼角直抽,还没开口说话呢,贾母的喝斥声便先他一步响起。

这个王氏,当真是不会说话!这些话能说么?即使苏府的人真把贾琏当成小主子敬着哄着,那也只是敬着,贾琏压根不是苏府的正经少爷,即使心里知道,也不能宣之于口啊!

贾母简直气急败坏。

贾琏撇撇嘴,并不说话,他只是个晚辈,在长辈们的面前,根本没有他多嘴的份儿。

当初原著里说王夫人是个笨嘴拙舌,菩萨心肠,他压根一个字也不信,这会儿瞧着,可不正是如此么?

贾琏将贾珠要跟着他们的大船一同南下金陵的事儿告诉了苏瑾,苏先生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是随船罢了,他并不在意这些。

贾母得知,连忙吩咐下人给贾珠收拾行李,安排随行之人,忙的是不可开交,总算赶在大船出发之前,将行李和随行之人备齐了。

出行这日,乃是司徒旭特意让钦天监监正为贾琏挑的黄道吉日,最是旺贾琏的好日子,只盼着贾琏能一路顺风,平安到达金陵。

【这是终于要换地图了吗?真好。】

是啊,换地图了。贾琏自我感觉也是挺好的。

苏先生亲自来送行。

“先生,此去山高路远,我们府上,要劳您多多看顾一些了。”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到他这里,却成了儿行千里,忧心爹娘了。

顿了下,又说道:“还有杨先生那儿……”最近这两位也不知道在置什么气,总是互别苗头,一见面就掐。这俩都是饱读诗书的主儿,骂人不带脏字,却字字扎心,他夹在两位师父中间,每每都能感受到刀光剑影,鲜血淋淋,可愁死他了!

很明显,在他南下的这件事情上,苏先生技高一筹,胜了杨先生一回。

苏先生心知他担心的是什么,笑道:“放心吧,我和逸之自来就是这般,并非最近才这样,你不必担心。恩侯那里,你也当放心,有我们在呢,亏不了他。”

贾琏开心的笑了,又道:“还有,前儿我说的事情,先生莫要不放在心上,那事虽匪夷所思了些,却不得不防。”贾琏说的正是贾宝玉出生这事,如果是人为的,就好办了,如果不是人为的,就要看当今要怎么拿这件事情作文章了。

苏瑾笑骂道:“行了,这些事儿我们都知道了,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你就放心考你的科举吧!别想太多了。

你呀你,这是大人应该做的事,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想那么多做甚,当心思虑过重,长不大!”

贾琏:……

“先生,人艰不拆!QAQ!”

*

苏瑾准备的楼船足够大,三层的楼船,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少见到的。可见,大周的造船技术是极高的,就不知道那些工匠们能不能造出可以远航的海船。

想到这个时候,正是大航海的时期,海外贸易,那就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啊!如果可以,在江南的这些日子,或许该拉起一支海商船队,扬帆起航,给他赚来金山银山!

想想都要流口水啊。

族人坐吃山空算什么?国库空虚算什么?皇帝私库空得能跑马算什么?地主家没有余粮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有那只下金蛋的母鸡在,还怕没钱?

作为大船的半个主人,贾琏自己独占了一层,贾珠和他带来的人,则是和随船侍卫们住了第二层。

船上的生活枯燥又无味,好在贾琏还能和直播间的观众们聊聊天,打打屁,钓钓鱼,看看景,每日里上窜下跳,跟个猴儿似的,一刻也不得闲,日子总算没有那么难过。

贾珠与他却是并不相同,每日里只呆在船舱里读书习字,看得贾琏全身不自在。

贾琏好心提醒:“珠大哥哥闲了的时候,还是多到外头走一走吧,运河两岸的景色还是颇有看头的。成日里呆在屋子里读书习字,要把身子骨熬坏了。一味的读书非是正道,劳逸结合才是正理。”

可惜,对于贾琏的提议,贾珠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贾琏耸耸肩,算了,人家不稀得听他的提醒,他也没兴趣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他还是自己玩自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