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位刺股(82)

数月后,之前被派遣到北国去问罪的使者也带回了那边的回信。

那边居然说,这次北国之所以对宗吾发兵,是因为气恼之前宗吾拒绝了北国的求亲。

如果说这话的人出现在宋天天面前,宋天天绝对要淬他一脸。

至于北国这次发兵又退兵的真正动机,宗吾的朝堂上也已经讨论出了一个结论:其实他们只是想抢而已。

去年那场大旱,宗吾固然受灾严重,北国却也没讨得多少好。

在宗吾这边为了抵御天灾疲于奔命时,北国也为了这场饥荒而绞尽脑汁,又猛然惊觉宗吾的守缰之力已经如此空虚,便趁人之危,就着接壤两个府道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时候,来抢上了一把。

鉴于把持着北国的部族原本就是一个靠四处征抢而发家的民族,这种“非常时期就恢复了本性”的猜测,很快便得到了宗吾上下的一致认同。

如此,这么快就退兵的缘由也很简单了:抢一票就跑嘛!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目前的这点损失并不足以让宗吾大张旗鼓地向北国兴师问罪,但如果他们再过分一点,就说不定了。

“可笑!”宋天天重重将那些建议“略过此节,继续和北国重修旧好”的奏折给砸在了桌上。

将这种奇耻大辱略过不提?开什么玩笑!

然而朝堂上绝大多数人,居然都认同这种建议。

他们都觉得,只因为有两处府道被抢了一把就与原本相处一直不错的邻国产生间隙,很不值得。

挨个数来,整个大殿下不认同重修旧好的居然只有五个人,其中还有四个是武将。

最后还是付丞相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硬将宋天天的怒气给压了下去。

虽然暂且压下来的怒气,宋天天心里却还是怎么都不舒坦。

但是这份不舒坦能向谁说呢?宋天天自个在屋里转了好半晌,最后还是只能去隔壁骚扰白南之。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终于被我给写出来了!啊哈哈哈!

从昨天中午一直写到今天晚上……一脸血…………

接近19W字,男女主终于第一次kiss了

这其实很值得庆祝吧OTL

☆、打击

白南之听完她的述说,“唔”了一声,然后继续瞅着她。

“混蛋!可恨!”宋天天则在那死命地踹着一个无辜的板凳,踹得那板凳翻了一个又一个跟头,“我忍!忍就忍吧!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这个仇我记下了!如果不报此仇,我就不姓……叶!”她差点脱口而出一个“宋”字,而后才想起她早就不姓宋了。

“天天,你最近越来越暴躁了。”待她的火气终于消了一些,他才摇了摇头道,“这样不好。”

宋天天冷眼看他,“你就没别的要说?”

他抬手弹了弹桌上的灰尘——虽然一般人压根看不出这桌上有没有灰尘——笑道,“这次他们退兵,起码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但我可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她冷哼一声。

“不,我指的另一件事。”白南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那正迎着她的视线突然变得冷冽,“他还并没有掌握到足够的权势。”

宋天天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这指的又是裴竹。

“他现在所拥有的权势,他现在对北国政局所能造成的影响,并不足以左右一场战争。”白南之越说越认真,“否则的话,宗吾很难轻易度过此劫。”

“你总是这么紧张他。”宋天天叹了口气。

白南之毫不辩解,板着个脸道,“我只庆幸他现在不过是一皇子,还需要顾及他的父亲和兄弟们。”

“我知道,你既然这么紧张他,自然是有你的道理的。”宋天天道,“只是……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白南之沉默:这事又属于天机不可泄露的范畴了。

“好吧,不想说就不说,我也不指望你这次会说。”她摊手,“但是既然你是这么想的,无论如何,我都相信你的判断。你放心,我会派人盯牢他的。”

说罢,她便拍了拍自己的袖子,理好刚刚踢板凳踢得有些乱的衣摆,负手出门。

白南之望着她那背影走远,起身扶起那板凳,一口气叹到一半又转为苦笑。

裴竹一介皇子,当年尚且在宗吾宫中混有细作,知晓宗吾宗室诸人的许多底细。

而今宋天天堂堂女皇,往他身边安插上几个自己人,又有何难?

其实,宗吾安插在北国的力量,单宋天天从梁婉手上继承过来的便有不少,只是以往宋天天并不爱动用暗哨之力,裴竹也并未崭露头角引得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就没人把力量安置到他那边去过。

然而现在不同了,经此一战,裴竹此人已经不再只是假想敌了,宋天天决定将他列为真正的敌人。

于是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宋天天便表了态:要重新启用北国那边已经荒置有三年多的暗探。

仔细想想,如果不将那些力量荒置三年多,就算依旧抵御不了这次北国发兵,却也不至于被打得措手不及。

然而出乎宋天天意料的是,这个表态,居然激发出了堂下臣子们极大的热情。

这群坚定倡议要与北国重修旧好的家伙们,对于要将卧底派向自己的同盟国以便于可以随时背后捅刀子这种事情,一个个无不拍手叫好。

宋天天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迂腐来。

而当宋天天表明,此次卧底计划的重点将是北国四皇子裴竹时,臣子们险些热情得把房顶都掀了。

尤其是那个姓钱名岱的尚书——很多时候宋天天都要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吏部尚书——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不住用一种“孩子你终于开窍了”的眼神无比欣慰地看着宋天天。

不过有一件事情很遗憾:宗吾国此前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统御暗探们的机构,最近几十年来那群暗探都是直接听命于梁婉的,梁婉死后,宋天天一直对间谍一事提不起兴趣,连着那群暗探的线也就断了。

此次重新启用,要将那些线重新连起来,估计还得费一番功夫。

具体该什么实行,宋天天也没有什么头绪。但如果事事都要她亲自忧心,还要那群臣子干什么?

最终宋天天将此事吩咐给了付丞相,让他自己看着办。

她甚至做好打算:如果实在需要,大不了再建一个专门的间谍机构。

然而,臣子们这一次的效率,再度超出了宋天天的预料。

仅仅当天下午,那个钱岱,那个吏部尚书,便将一份完整的暗哨管理条案计划书给交到了宋天天案前。

宋天天再度怀疑地看着他,“钱爱卿,你还记得你是管吏部的吗?”

“吏部最近一切正常,陛下不用担心。”钱岱道,“我只望能替陛下分忧。”

“哦。”宋天天揉了揉额头,将那份有看没有懂的计划书递回他手里,“那么你就看着办吧。”

于是,仅仅十五天后,钱岱又交给了宋天天一本厚厚的名单:宗吾在北国所有暗探的名单,就连每个暗探是什么时候派过去的、现在安插在何处、可信任度有多少,都一清二楚。

上一篇:行者无忧 下一篇:清穿之重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