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妻有妻道(64)

“不行!”

“不行!”

只听两个声音异口同声唤了出来,宋承庆望去,就见宋盛明和宋研竹面面相觑。

宋盛明耸耸鼻尖道:“你在金陵人生地不熟,去那不适合!”

宋承庆皱着眉头,又看向一脸焦急的宋研竹。那一厢,宋研竹也是情急之下才喊出话来的。

这一世重生,许多事情都与原本不同,就如宋承庆的提前回来。如果她没记错,上一世这个时候,金氏还在同赵姨娘争斗不休,她和宋合庆都还处于病恹恹的状态,宋承庆也还在回来的路上,这是这件事情中的变数,不变的是,老太太也在斟酌能替她扶灵的人选,而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响应她的要求。

所以最后,赵诚运扶着宋惜之的灵柩归来,在水路上遇见船难,最后就剩下一个赵思怜。

可是若这一世,是宋承庆去接他们回来,那是否意味着,宋承庆也有死在水路上的危险?

她知道这一世不同,任何的抉择都会导致最后结果的变化……她也曾经试图救过人,比如……宋惜之。虽然她无限痛恨赵思怜,可是宋惜之却是她的亲姑母,她知道她可能会难产,所以曾经想过法子救她,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她依旧难产死了……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并不知道,鞭长莫及,她能力有限,救不了那么远的宋惜之,可是她却不能看着宋承庆再去送死。

他是她失而复得的哥哥啊。

宋研竹心急如焚,拉着宋承庆的手道:“哥哥,月前我去护国寺替您求了一卦,卦象说您今年之内都不能北上,否则必有血光之灾。旁的也就算了,护国寺的卦象可是顶顶灵验的!”

宋承庆有些失笑地拍拍她的手心道:“妹妹何时也信起这些来了。哥哥去京师时,路过金陵两回,那儿很是太平,不会出什么事的!”

“既是卦象这样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就听你爹和你妹妹的吧。”金氏赶忙上前劝道。

宋承庆正迟疑着,宋老太太老泪纵横地握着他的手道:“承哥儿,你是祖母的好孙子!你替祖母去将你姑姑接回来!去!”

她狠狠地扣住宋承庆的手腕,像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

******

“大哥,你当真要去么?”从老太太的屋里出来,宋研竹就颇为担忧地望着宋承庆。金氏拦着他道:“承哥儿,你才从外头回来,一杯热茶都没喝上,怎么就答应去了呢?你姑父如今是这样一个情形,唯一回来路上有个三长两短……呸呸呸……”

宋承庆驻足,对金氏和宋盛明道:“爹,娘,那是我的亲姑母,她小时候也抱过我疼过我……我若不去这一趟,我心里头过不去,您二位就让我去吧,我保证平平安安地将姑母带回来!”

见宋研竹神思不定,宋承庆劝道:“妹妹不用太过担忧。这些年我跟着舅舅做生意,走南闯北,也算是经历过一些风浪。这回也不过是去趟金陵,并不去什么险峻之地,来回不过一个月罢了。”

宋研竹满腹心事,沉着脸站在一旁。

宋盛明道:“承哥儿去一趟也好,老太太如今伤心难过,妹婿又遇上这样的事,承哥儿若能去一趟,既是替妹妹撑腰,也能安抚我那可怜的外甥女儿思怜……”

“你方才还说不能同赵家有所牵连,怕牵扯到咱们合哥儿么!”金氏白了他一眼。

宋盛明回道:“话是那样说,可是圣旨已下,还能牵扯到什么。咱们承哥儿一不考功名,二不混官场,若他能去,还能落个仁厚的名声!再者说了,你真当赵老太爷那样狠心?我瞧他方才话里话外说要同妹婿断了关系,可到底是自家骨肉,打碎了骨头还连着筋,他心里头也难过,或许,就盼着咱们这能去个人帮忙。若咱们真去了,他心里头也能记得咱们的好。还有老太太,从前她总不大靠得上咱们,这次我就是要让她知道,咱们二房在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上用处!”

宋盛明自圆其说着,弯弯道道绕着金氏有些晕乎,想了半晌反驳不了,只得恨恨道:“怨来怨去,还不是你那外甥女儿取错名字了!我一早就说,好好的姑娘家,取什么思,什么怜,听着就晦气!”金氏抱怨道。

“你懂个屁!”宋盛明应道:“思怜的名字可是出自《思怜诗》,大家宋应星之手!”

“什么大家不大家,反正这个名字就是晦气!”金氏呸了一声。

宋盛明连连摇头,又敦促宋承庆道:“你回屋收拾收拾,这就准备上路吧。老太太在那还等着呢。”

“这屁股还没坐热,就催儿子走……可怜我的儿子!”金氏叹了声长气,带着丫鬟们替宋承庆收拾东西,宋盛明去准备车马。老太太催得急,金氏这厢刚备下干粮车马,她就派牡丹过来催宋承庆上路。

宋研竹心急如焚,忽而想起她的大伯宋盛达来……想来,整个府里眼下最为忌惮赵诚运的就属宋盛达。他在官场多年,最擅长的便是见风使舵,如今他迟迟不出现,定然有原因。若他能出现,必定能拦住宋承庆。

宋研竹沉吟着,赶忙叫来初夏,“赶紧去门房那打听一下,问问大伯父回来了没!”

第61章 鱼蒙

宋研竹在屋里等了一会,初夏才回来,道:“去府衙寻大老爷的小厮回来禀告说,大老爷被陶知府请去说话了,一说就是好几个时辰,小厮也不敢闯进屋里寻他。许是一会就能回来!”

“一会……一会是多少会!”宋研竹有些坐不住了。花妈妈从外头进了屋道:“小姐,夫人让我请您过去,说是大少爷这会要走了,让您一块过去送送!”

宋研竹心里咯噔一跳,嚷了声道:“晓得了。”一厢快速地同宋承庆的方向走去,远远地看着宋盛明、金氏都在,金氏正温言叮嘱他什么。宋研竹脸上挂了笑走过去,对众人道:“母亲,前几日我上护国寺上香时,也替兄长求了个护身符。护国寺的方丈说了,这护身符,须得私下里亲自交给兄长方才灵验,若是众人瞧见了,可就不灵了!”

“还有这事?”宋盛明颇为惊奇。宋研竹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所以……哥哥,你随我来!”

宋承庆瞧了她一眼,虽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仍旧随她走到一旁,哪知刚离开众人的视线,宋研竹便要屈膝弯下身去,宋承庆吓了一跳,赶忙拦着她,待看清她的脸,宋承庆怔住了:“妹妹别哭……我不过出趟远门罢了,不必担心。”

宋研竹抹了把泪,哽咽道:“哥哥,我晓得你是主意的人,今儿我要是不让你去,你也是非去不可。所以我也不拦你。只希望你听我一句劝!”

宋承庆的脸色渐渐凝重,问:“你说。”

宋研竹沉了气,对宋承庆道:“哥哥此去金陵,无论如何都要走旱路回建州,万万不能走水路!旁的妹妹不求,只求哥哥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