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妻为荣(190)

原本这些事情都是小丫鬟做的,慧心彩心只要吩咐就行了,因为徐令琛装病,实际是离开扬州府去太仓县查粮库去了,为了不走露风声,慧心彩心又将从前做的事情做了起来。

“嗯。”纪清漪点点头,等收拾好了,又忍不住道:“也不知道成绩什么时候能出来?”

她心里是很期待结果的。

清泰说是她弟弟,实际上跟她孩子也差不了多少。

在科举这条路上,院试是第一道坎,院试通过,便是秀才,就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了。

清泰的努力刻苦她也是看在眼里的,总觉得要有一个好结果,才对得起清泰辛苦的付出。

彩心与慧心能理解她的心情,二人对视一眼,一个说:“舅少爷天资聪颖,必然能中。”

一个说:“舅少爷勤奋好学,一定没问题。”

纪清漪也不过是关心则乱,听到两人这么说,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太紧张了。

不行,她不能这样紧张,否则清泰会更紧张,会有压力。

虽然顺利通过的把握有九成以上,但还是有风险的,毕竟还要看文章是否对学政的脾气,有的学政喜欢文章扎实,有的学政喜欢锦绣文章,所以科举取士还是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的。

纪清漪做了几个深呼吸,等自己平静下来了,才出了内室。

下人正在摆饭,清泰已经来了,他如往常一样,先微笑着上来叫了一声“姐姐”。

这半年来,他开始长个子,脸上的婴儿肥已经褪去了,像个小大人了。

纪清漪眼中就闪过一抹欣慰,伸手替他弹去肩膀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问他:“去给大伯母请安了吗?”

自打李氏知道徐令琛真正的身份之后,如论如何也不愿意跟纪清漪一起吃饭,纪清漪知道她不自在,也知道她眼神不好不方便,就没有勉强,只拨了两个丫鬟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清泰站得直直的,一板一眼道:“去过了,大伯母与杏儿已经起床了,杏儿说过一会来给您请安。”

“好了,在自己家里,不用这样端着。”纪清漪见他跟平时一样,没有一丁点紧张的迹象,嘴唇动了动想开口相问,最终只点点头笑道:“坐下来吃饭吧。”

食不言,寝不语,纪清漪见清泰非常沉稳,心头生出几分骄傲,这才是她的弟弟呢。

用了饭,清泰起身要去看书,纪清漪叫住了他:“你要不要去街上看看?”

清泰就笑了:“姐姐,你别担心,我必然会过了院试的。”

因为强大的自信,清泰眉宇间都是淡定平和,眸中还带了几分笑意。

纪清漪突然就感觉自己的紧张被人戳穿了,她瞪了清泰一眼:“是姐姐担心,怕你过不了。”

“放心吧。”清泰见纪清漪担心,又走回来坐下了:“我一定能过的。”

结果不出来,姐姐的心必然会一直悬着,他还是在这里陪着她好了。

“我们下棋吧。”清泰道:“其实我心里也有些紧张,下棋分散一下注意力说不定就好了。”

彩心与慧心就笑,笑容有几分感慨,舅少爷长大了,知道孝敬世子妃了。

纪清漪却觉得这孩子精明的有些可恶,自己说个什么,他立马就知道,不如小时候天真可爱了。

姐弟两个下了一会棋,杏儿跑来给纪清漪请安的时候,纪清漪已经连输了三盘了。

“姑姑,小叔叔,是谁赢了。”

“没有谁输赢。”纪清漪不愿意在小侄女面前丢脸,抢在清泰前面说:“是你小叔叔今天院试成绩出来,姑姑怕他紧张与他下棋分散一下时间。”

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人都看着纪清漪。

清泰与杏儿二人一样黑白分明的杏眼同时望过来,纪清漪只觉得面前有两个清泰,一大一小,可爱极了。

便同时伸了手去捏他们的脸。

杏儿瘦弱,这几天养下来才长了一点点肉,清泰长高了,婴儿肥也褪下去了不少,纪清漪就有些失望:“杏儿你要多多吃东西,这样才能多长肉。”

清泰想着自己小时候没少被姐姐捏,便同情地看了杏儿一眼,杏儿却一无所觉,笑眯眯的搂着纪清漪的胳膊,软软地依偎着她:“好,姑姑,杏儿一定每顿都吃一大碗,争取早点长大。”

正说着话,外面突然有人一边跑一边用尖细的声音喊道:“世子妃大喜,舅少爷榜上有名,如今是秀才啦。”

跑进来的是个太监,名叫小六子,才不过十七八岁,是他们离京的时候皇帝赏赐的。

纪清漪又惊又喜,推了面前的棋盘,立马站了起来:“是真的吗?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啦,看清楚啦。”小六子笑得跟一朵花一样:“名列前茅,排在第五名。”

纪清漪忍不住双手合十,念了一声感谢菩萨,又赶紧转头去看清泰:“清泰,你如今是秀才了。”

秀才可以参加举子试,举子试过了便可以去考进士。

朝中的文官,有大半是进士出身。

便是爹爹也是进士。

前一世,清泰的腿一直没好,一直窝在平阳侯府,如今他中了秀才。

便是爹爹九泉之下看到了,也不会怪她前一世无用了吧。

一时间数种滋味同时涌上了纪清漪的心头,让她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姐姐。”清泰上前,轻轻抱了抱她:“这只是秀才试呢,你等着,我会考中举人,中进士,中庶吉士,做官给你撑腰。”

纪清漪吸了吸鼻子,道:“去吧,先去给周先生磕个头,再给邹先生写封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是,姐姐。”

清泰知道姐姐这是喜极而泣,并不担心,出了门便翘起了嘴角。

他是沉稳,不代表他中了就不高兴。

过了两三天,清泰作为学生去拜访扬州府汪学政,与扬州府前面十几名秀才一起在酒楼谢师。

当天下午,汪学政的夫人递了帖子,说要来拜见纪清漪,纪清漪同意了。

第二天用过早饭,汪学政家的夫人就带着三小姐来了。

汪夫人四十出头,白净面皮,气质娴静,说话的声音不紧不慢,让人很容易就心生好好感。

汪三小姐才不过十一二岁,梳着垂髫髻,圆圆的脸,大大的眼,不说话的时候就抿着嘴笑,非常开朗外向。

因为都是从京城来的,汪夫人对纪清漪天生就带了几分亲近,两人又都是大方随和的性子,几句话聊下来就知道彼此的脾气了,因此汪夫人很喜欢纪清漪。

“世子殿下身体如何了?”

“已经好多了。”纪清漪道:“目前情况稳定,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了。”

算算日子,他也“病了”十来天了,如果一切顺利,这会应该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汪夫人闻言点点头:“外子来扬州做学政三年了,回京的文书已经下来了,我们准备十天之后启程,不知世子妃与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走?”

这是想邀他们同行的意思了。

上一篇:boss推倒记 下一篇:穿越到小说里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