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时明月(19)

后来,薛元容要启蒙读书,薛慕之就请了李先生来。一来,薛慕之在当地口碑不错;二来,李先生教的是女孩子,不是男子,因此倒也相安无事。

李先生到的时候,看见鱼幼薇跟薛元容已经端坐,两个孩子都在看书,清了清嗓子。

鱼幼薇跟薛元容忙起立问好!并跟先生介绍自己的名字,鱼幼薇!

还算懂礼!就是年岁太小了。罢了,教一个两个都一样;主要还是教元容,至于这个女娃子,还是让她先临字吧!

李先生让她们坐下,先是跟鱼幼薇说了女子为何要读书,读书时要认真不可贪玩。

然后问她:“可曾读书写字?”。

听鱼幼薇不知怎样回答才算标准,纠结半天才说:“自己看过几本书,些须识得几个字”,在老学究面前,要尽量低调、谦虚。人家林妹妹才华馥比仙都不敢说自己识字多呢!

见李先生抚着胡须点头,鱼幼薇心中一喜,过关!

就在鱼幼薇为自己的谨慎沾沾自喜地时候,就见先生拿了字帖让她练。

鱼幼薇一愣,瞬间反应过来,敢情,自己是打酱油来了。早知刚才就不那么说了,亏自己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连名著名人的话都拿来了,原来人家只是想问自己会不会写字而已。唉,人家的本意也是如此,自己真是想多了!

也不怪先生不重视自己,本来只教一个,现在又多了一个,总不能为了自己从头再教吧!这样想着,心中有些释然。

旁边的元容有些不明所以,想问先生却被鱼幼薇扯了扯衣角,示意她听先生的吩咐。

安抚过薛元容,鱼幼薇乖乖地拿起字帖,开始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有一段时间没练字了,有些生疏了呢,看来字要经常练呢!

据说,当初王羲之练字将一个池塘的水都染成墨色的呢。自己虽然没有成为书法家的志向,但是有句话叫字如其人。在崇尚文风的当下,字就相当于脸面,很多人喜欢根据字来定义一个人呢!

所以写一首漂亮的字,是鱼幼薇一直以来的追求。想到这里,神色又认真了几分。

李先生看着鱼幼薇执笔有模有样,写字聚精会神,不像刚入学的小童耐不住性子东张西望,心想这个学生也不算太糟。

待他为薛元容将完一段课程以后,拿起鱼幼薇临摹的字帖,不禁大吃一惊。这根本不似出自五岁的小童之手,字迹清丽,笔画工正。跟成人比起来肯定是略逊几分,但是就这个年纪能写出这样的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笔法略显稚嫩,但贵在刚柔并济,隐隐已见风骨。假以时日,定是一手惊艳旁人的好字。

李先生望向鱼幼薇的眼神立马多了些不明的东西,说不定自己可以培养出像卫夫人那样的大家名流呢!

不怪李先生会这样想,这个时代的人非常注重先天的天赋,他们认为种子不好,怎么都不会长成好苗子的!现在遇到一个颇有天分的学生,李先生自然不愿意放过。一旦他门下出了名家,即使他只是个秀才,一样可以光耀门楣。

李先生看到窗外,薛元容的婢正女捧着放满茶水点心的托盘往室内张望。“你们先歇一会吧!”再一看这个学生,李先生又有些犹豫,这个孩子还是太小了呢!

薛元容先是让了先生,先生只端了茶,并不吃那些点心。

薛元容这才拉了鱼幼薇:“蕙兰妹妹,这桂花糕可香甜了呢!你尝尝”

见鱼幼薇拿了一块放在嘴里,又忙问:“好吃吗?”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等待夸奖的小狗般可爱。

入口香甜绵软,口齿间桂花飘香,鱼幼薇满足地眯起眼睛点头:“真好吃!与外面卖得不一样呢!”

薛元容得到夸奖,更加高兴:“那当然,这是阿娘做的,这桂花,也是我们自己的桂花,还有我亲自收集的呢!你多吃点!”

鱼幼薇连吃了好几块才停手。

先生咳嗽了一声,示意她们要继续上课了。

薛元容咋咋眼:“蕙兰妹妹,下课后我送一盒给你,你带回去吃,给你阿兄也尝尝!”

李先生却神色一怔,快走了几步:“你就是那才女蕙兰?《观塘有感》是你所做?”

不待鱼幼薇回答,又自言自语:“是了,我道你不像小儿那般胡闹啼哭,我道你字不像小童所作,原来如此…竟是天纵奇才呢…”

鱼幼薇心中大汗,什么才女?丢死人了,又是那该死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当时鱼文翰问自己这首诗的名字,自己不好意思说《观书有感》,就改了一下。朱熹老先生,你泉下有知,不要怪我!

浑然忘了现在是唐朝,朱熹还要两百多年后才出生呢!

接下来,先生便不再让鱼幼薇临字了,而是跟元容一起听课读书。有意无意,先生总会挑一些稍难的问题来问鱼幼薇,其实在鱼幼薇眼中问题很简单,为了不太张扬,鱼幼薇还是会有答错或者差强人意的地方。

先生有些失望,但是旋即就有些释然。再是天才,也不过是个五岁的女娃子。多少人十岁,十五岁,甚至五十岁都不见得有这样的见地呢!

倒不是鱼幼薇刻意表现,先生问得问题大多是对一首诗的点评与看法,上学的时候,这一直是鱼幼薇的强项。虽然已经尽量表现低调,但是也不能前后相差太多,鱼幼薇只有中肯地回答,有时候,不自觉就会带上现代的看法。

看着先生有些失望,鱼幼薇心中呼了一口气。旁边的元容依旧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己,鱼幼薇心中好笑:嗬,没想到自己还有个这么忠诚的粉丝!

第17章 劝兄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九月。十几天相处下来,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鱼幼薇也觉得生活开始慢慢像以前一样惬意起来。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读书、看书,不同的是没有了鱼文翰,但是多了薛元容这个小伙伴。

这一日轮休,鱼幼薇踱步到刘蒙的房间,门大开着。毫无疑问,此刻的刘蒙又临窗而坐,对着窗外发呆。

鱼幼薇右手拿着《李翰林集》,左手背在身后,边对着书照本宣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边模仿那学鸿学大儒品文的样子,微笑点头。

果然,刘蒙的神色略有松动,似乎在支着耳朵听。

好!就是预料中的反应,继续下一步!

鱼幼薇却并不继续念书,而是高声说:“古有班昭作《女诫》、续《汉书》,又有谢道韫咏吟之才;今有鱼幼薇大声训兄呢!彼女子,且聪敏,而男子,当自醒!”

此时刘蒙冲着窗外大喊:“男子读书,当为扬名立万,光耀门楣,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然……如今……”如今阿耶阿娘都不在了!本来的恼怒,此刻化作委屈与伤心。

鱼幼薇并不给他伤春感秋的时间,继续问“大丈夫,该当如何?”

刘蒙大声回答:“自当努力学习,学成之后,回报父母!但我父母何在?”

上一篇:庶女致富手册 下一篇:一入豪门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