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见闻录(124)

“哦,我就是无意中听说了张景英的事情,就随口问问罢了,跟容姐儿没关系。”陶太太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

陶太太见二嫂嫂先是一脸急切要打听情况,现在又一脸的寡淡,想劝她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嫂子出了门。

可是她终究放心不下,于是就对身边的丫鬟吩咐道:“去,你去老太太院子里跟你干娘说会话,顺便听听舅太太去老太太那里说什么。”

那丫鬟眼明心快,自然知道二太太的意思,领了命就去了。

过了好一会,那丫鬟才回来禀报:“太太,舅太太没有去老太太那儿,直接去了六小姐的院子。”

这下子二太太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陶太太的到访令顾婉容很惊讶,陶太太这个人爱摆长辈的谱,之前因为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对自己有颇有些不满,这几年又很少见面,所以,顾婉容听说她来了,连忙亲自出门下了台阶迎她。

陶太太先是打量顾婉容院子,这个院子不大不小,很是整洁,一明两暗的三间正屋门口是青砖铺就的甬道,甬道两旁摆着花盆,君子兰与迎春花开得正好。甬道的另一头种了两株妩媚多姿的夹竹桃,花朵正开的热闹鲜艳,给院子增添了清新亮丽。

顾婉容见她目光落在夹竹桃上,忙说道:“这花儿一年三季不败,种在院子里面就图个好看。”

陶太太点点头,没有说话,顾婉容连忙请她进正房。

明间收拾的爽朗干净,不像一般女孩子的屋子一团脂粉气,反倒有一股清新磊落的感觉。陶太太自诩书香世家,觉得北方有些垮有些土,屋子里面收拾的也不精致,顾婉容的屋子却让她眼前一亮。虽然说出来哪里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处处都恰当,没有一处不好的。

她哪里知道,顾婉容嫌丫鬟打扫屋子麻烦,于是就按照现代的风格布置了客厅,自然和谐又简洁了。

她的目光扫过沉香木雕的四季如意屏风,不禁有些吃惊,都说顾老夫人疼爱顾婉容她今天方信了,若不是疼到骨子里,怎么会舍得拿这么好的东西给她用。只是容姐儿毕竟年岁小,小孩子家家用这样的东西太过奢侈了。

她不由打量其他家具,这一打量可不得了,顾婉容屋里摆的东西几乎件件是精品。都说豪门富贵,她今天不得不相信了。

她的目光落在红木嵌螺繥大理石扶手椅上,那上面是一个圆圆的绣架,月白色雨花锦上绣着牡丹吐蕊,虽然只绣了一半却也能看出来那绣活精致无双。

“舅太太,请喝茶。”

陶太太接了茶水,品了一口,立马尝出来这是上好的雨前龙井,而且还是今年的新茶,这个容姐儿真的很会生活。

她细细打量顾婉容眉眼,见她双眸清澈,眉心未散,行动之间一团可爱,分明待字闺中仍是冰清玉洁的处子之身。

她暗暗点头,心中对顾婉容就多了几份满意,她微笑着拿过那圆绣架,赞叹地说道:“怪不得老太太喜欢你,真是个雅人深致的人,不说这院落与屋舍布置的匠心独运,单单这绣活,就足以让其他名门闺秀赧颜了。”

顾婉容有些微微吃惊,她连忙解释道:“舅母过奖了,这绣活是秋棠做的。”

陶太太脸上的笑容顿了顿,然后继续和悦道:“虽说家中有丫鬟婆子,有些东西还是自己动手为好。”

陶太太爱摆长辈的架子,顾婉容尊重她是个客人,可是这并不代表顾婉容会任由她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出来不怕舅母笑话,我的针线活实在拿不出手,出了贴身的小衣裳,其他的东西都是秋棠她们弄的。”

这下子陶太太脸上的笑容就真的消失了,她皱着眉头道:“这世上哪有人生来就会,既然不会,就应该学啊。女孩子家家,还是应该以针织女红为首,那些做生意开铺子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应该放一放,就是那些外面来的书也该丢到一边去,多练练针线才是正经。”

“是,舅母说得对,我以后定然多多练习”,顾婉容低眉顺眼地说道。

等送走了陶太太,秋棠就煞有介事地问:“小姐,您真要把针线活拾起来啊?”

顾婉容“噗嗤”一声笑了:“你怎么这么傻?”

顾婉容自然不会因为陶太太几句话就改变了生活方式,她继续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至于陶太太今天怎么突发奇想跑来跟自己说这样一番话,她才懒得管呢。

第90章 夜晚

六月之后,大夫人出了月子,因为是高龄产妇,顾老夫人强烈要求她坐双月子,大夫人便又坐了一个月的月子。

因为大夫人坐月子,顾老夫人不放心她,所以这一年她们就没有去西郊别院。

年初的那一场风波渐渐远去,太后薨逝三个月不许嫁娶宴乐的时间也到期了,世家贵族之间又开始了走动。

六月中,骄阳似火,地滚热浪,顾婉容陪着顾老夫人与几个姐妹在家中纳凉,突然大钟响起,顾老夫人听见了,忙吩咐家中下人将刚刚换上的红布灯笼撤下来换上素色的。

顾家一时间忙成一团,果然顾家大老爷派人传来消息,皇帝驾崩了!

皇帝仅仅育有一子,太子也早就定好,不存在夺位之争。皇帝驾崩三日之后,太子登基为新皇。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登基,朝堂之上自然会有一番新的变化,很多人开始在京城中走动,为了保住官职或者为了能在新君面前露脸步步高升。

太子的顺利登基,对于顾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顾家长房长女顾婉华为太子良娣,更为太子诞下长子,太子登基之后便封顾万华为淑妃。

而淑妃娘娘的父亲,顾家大老爷也因为办事勤勉,事君忠心,教女有方被封为延熹侯。

顾家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像过年似的高兴。顾婉容不由想到会不会应了红楼梦的那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不过当她得知出了顾家之外,皇帝对其他世家也多有加封并大赦天下之后,她的心就放到的肚子里。刚刚登基的新皇帝固然名正言顺,但是十六王爷蠢蠢欲动,他势单力薄不得不拉拢世家来巩固自己的实力。

顾家大老爷被封为延熹候,于顾家而言是天大的好事,然而这好事却像投湖的石子荡起阵阵涟漪。

这一晚,顾家有很多都难以入睡。

顾家老爷原本是永平侯世子,现在他已经被封为延熹候,长房已经有了爵位,那老侯爷的爵位该传给谁?

若论长幼,这爵位自然要落在二房的头上。可是四太太黄氏非常不甘心,她的明姐儿一直被顾婉容那个贱种压了一头,连老太太都不大喜欢明姐儿,如果四老爷能袭了爵位,那明姐的婚事与前程她就再也不用愁了。

为了明姐儿,无论如何,她也要争一争。

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盛夏的夜晚繁星点点,一条青砖小路通往四老爷的书房,小路两旁花木扶疏,芳香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