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宠记(88)

脑中思绪瞬间清醒,她立刻睁开了眼睛。

明亮的光芒猛然闯进来,她本能地用手挡了一下,用力眨了好几下眼睛,她才适应眼前的光线。

她躺在床上,床边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嬷嬷,和善又不失稳健精明,她手里捧着药碗,见自己醒了,并未说什么,只点点头,微微福身,就退了下去。

这是在哪里?

“你醒了。”

庄明宪转头,这才发现顾公子也在屋中,他背着双手,身姿如玉,神色淡淡地站在离床三步远的地方。

虽然不明白过程怎么样,但庄明宪知道,是他救了自己。

庄明宪反应过来,便立马要坐起来:“顾大哥,谢谢你又救了我一命。”

“你躺着,不要坐起来。”顾公子微微颔首,朝她走近了几步:“你觉得如何,”

他说话的时候

“谢谢顾大哥,我已经没事了。”庄明宪强撑着坐了起来:“不知……”

她话未说完,就看到了自己的衣袖。

粉色的月华锦中衣,袖口绣着折枝白玉兰,做工精致,刺绣精湛,玉兰花开得正好,好像能闻出香味来。

她心里一突,嘴边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仅仅因为她最后的底牌被揭开,还因为她对他的欺瞒。

几次接触下来,她对顾公子的为人还是了解的。他骨子里是个非常清傲之人,就像他给人留下的第一个映像那样。

当他对你和气了,也不代表,他是真的接纳了你,可能更大原因是他觉得他可以掌控你了,你对他没有威胁了。

他口口声声兄弟相称,她却从头到尾一直在欺瞒他。

以他冷傲的性格,发现了自己的欺骗之举,会做出什么事来,她真的不知道。

特别是在他救了自己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被骗。

总之等待她的,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就是了。

庄明宪心头沉甸甸的,人坐了起来。

还能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庄小姐。”

他已经走到床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他声音清淡冷漠带着些许的傲然,再也没有了身为“顾大哥”时的亲切爽朗。

他是要处置自己吗?

庄明宪心头一颤,手不知不觉攥成了拳头。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躲不过去的。

“顾公子有话,但说无妨。”

“我不姓顾。”

他伸手拉了一张椅子,在离庄明宪床边两步远的地方坐下。

“顾公子是我的化名。”

他平视着庄明宪,声音不急不缓,如浮在水面的一叶扁舟,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没有责怪,没有雷霆之怒,没有用手捏她的肩膀,掐她的脖子。

庄明宪稍稍放松。

那你真名叫什么?

她是在心里默默想的,却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脱口问了出来。

当声音出来的一瞬,连她自己都惊呆了。

陆铮不动如山,一双眸子如寒潭墨玉,深邃沉静。

“我叫陆铮,如今的卫国公是我的二叔父。”

陆铮!

他是陆铮!

怪不得她查不到他任何的消息,原来他是陆铮,那就毫不奇怪了。

以卫国公陆铮的手段,他若是想隐瞒,她怎么可能查的到?

说不定连她查他的事,他都一清二楚了。

她早该想到他不是一般人的,不说俊美无双的容貌,光说那久居上位雍容金贵藐视万物的气度,就绝非寻常人能有。

第一次见面时,她还怀疑他是京城四公子其中之一,她竟然忘了那句“一见四美终身误,不见陆郎误终身”的话了。

一个卫国公世子,比京城四公子更俊美飞扬。

他能从厉春手里将她救出来,就一定具备与厉春同样的实力,甚至比厉春更厉害才对。

她心头“砰砰”直跳,脸上丝毫不露:“原来是卫国公世子,久仰大名。我这次出事,多亏了世子相助。说起来,我又欠了世子一个人情,若以后世子有差遣,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陆铮高高在上,是天之骄子;她庄明宪不过是庄家内宅毫不起眼之人,他怎么可能有用得着她的地方?

她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想听他说一句“这是小事,你不必挂怀”而已。如此一来,他们以后就能老死不相往来了。

“好。”陆铮却站了起来,声音清润平和:“你的话,我记下了。他日若有需要,我会找你的。”

啊?

跟想象中不太一样。

庄明宪抬头看时,陆铮已经走到门口了,她只看到他英武高大的背影。

庄明宪松了一口气,重重地靠在床上。

也是,救命之恩呢,怎能说不要就不要。或许他只是随口说说,并不是真的要她偿还救命之恩吧。

等等!

他扳倒了厉春,是怎么扳倒的?现在是秋天,并不是端午节,没有端午射柳,他是怎么办到的?

庄明宪正想下床,刚才那位嬷嬷就进来了:“庄小姐,卢先生来了。”

“快请进来。”

她现在迫切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卢先生,究竟怎么回事?”她迫不及待地问:“厉春怎么会突然倒台了?”

上一世厉春倒台,是在四年之后,而不是现在。

“是陆世子,用一个小小的千里镜,让厉春见罪于皇上。”

原来,那天厉春没射中,正兴帝看得一清二楚,这一切当然是陆铮做的安排。

但正兴皇帝并未当场斥责厉春,让人捉摸不透。

等到骑射比赛结束,陆铮与几位皇子陪伴正兴帝回御帐,竟然在路上遇到了两个为争银子打起来的小太监。

冲撞了御驾,小太监瑟瑟发抖,跪在地上解释说这是厉春给他的赏银。

正兴帝自然问他是什么赏银。

小太监说是厉春没有射中,他喊了射中,厉春高兴之下赏的。

正兴帝并未说什么,只冷哼了一声。

陆铮立马替厉春说情,说厉春对皇上忠心耿耿,且弓马娴熟,百步穿杨不再话下,射铃铛更是小事一桩。就算偶有失手,也绝不会欺君罔上,一定是小太监们胡乱喊而已。

小太监却说自己不知情,是另外一位名叫赵全的太监跟厉春接触的,还说赵全提前吩咐的,让他们不管有没有看到厉春射中铃铛,都一定要喊射中了。

正兴帝的脸色终于变了。

临时起意与蓄意欺君可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正兴帝让陆铮亲自去查这件事情,陆铮不出一个时辰,就把赵全的口供递到了他的面前。

赵全说,厉春不是没射中,想要功劳;厉春是故意射不中,让他们喊射中了,看看围观的人会如何反应。

看台远,看不见也就算了,可当时场下那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开口提醒的。

朝中众臣如此忌惮厉春,怪不得他敢这样欺君罔上!

这一步是试探朝臣反应,那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