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驯徒记(16)+番外

然则剑意之上,又有剑域。所谓领域,乃将修炼者将修成的小世界外放,自在天地间形成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域。而剑域则是独属于剑修的领域,剑域又分内外,剑意所至之领域,为外剑域;身前三尺为绝对剑域,是为内剑域。修炼剑域只凭悟性天赋,与修为无关,是以修成剑域者,放眼号称“八千弟子”的太和派,这八千内门弟子中,四千筑基修士,一千七百名金丹修士,近百名元婴修士,二十五位化神修士,两位大乘修士,却只有寥寥数十人能够领悟剑域。

剑域之上又有剑灵,当元神通达,剑意成灵,便是剑灵。旷古至今,仅有太和派开山祖师一人修成过剑灵。

……

阮琉蘅三百年前领悟出八荒剑域,此次便被选为最后一场剑域之战的演剑弟子,而与她对战的,却是从朱雀廷就与她斗到如今的木下峰峰主月泽真君。

月泽真君与她年纪相仿,且入门时间也相同,天资亦不逞多让,乃是水系单灵根的天才,拜入剑阁长老、斋无峰峰主尘冉神君门下。

从打两人进入朱雀廷第一天起,便被所有人拿来互相比较,一个是天之骄子,一个是不让须眉,皆是化神期修士的弟子,单灵根的好苗子。

长此以往,两人虽从不曾接触,却有如针尖对麦芒,在朱雀廷掌剑之战中,阮琉蘅与月泽一战险些成了生死之战,最后月泽以一式之差败于阮琉蘅之手,阮琉蘅遂为当届朱雀廷掌剑。

然而梁子却是越结越深了,而且还是在双方师尊的默许之下。沧海神君将月泽视为阮琉蘅的磨剑石,尘冉神君又何尝不是?

两人在良性竞争下,修为一路水涨船高,当阮琉蘅领悟出剑域后,月泽真君竟是闭了死关,却只用了八十年便出关大成。

所以此次剑域之战,也算是宿命之战了罢。

不过让阮琉蘅头疼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剑庐祭典历来都是以作剑域战的两名弟子来进行剑舞祭祀:一人擂鼓,鼓乃群音之首,祭祀台上立有两丈大鼓,名为太和战鼓,非于剑道上有天纵英才的修士不能擂;一人剑舞,这剑舞名为“悲回燕”,乃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祭祀之舞。

舞剑者以剑意飨英灵,战鼓之声以悲动四方,祭祀方成。

她完全可以想象剑阁的长老们打定了主意要看金童玉女演出一场相爱相杀的戏码,这恶趣味从二人年少朱雀廷之战时就被引发,自此每次门派大比都有人想法设法把她与月泽凑成对手战一局。

好吧,她倒是不排斥与月泽对战,因为他实在是个非常能引发战意的对手,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此人极度欠揍!

眼下她却要去找这欠揍的人,与他配合一场剑舞。

不可谓不蛋疼。

☆、第12章 灵犀远:舞燕悲风去

阮琉蘅刚进入木下峰,月泽真君便察觉到了。

并非是他布下阵法,而是如果你身边有“宿敌”这种生物的话,就会知道,那人即便离你几百米远,你也会浑身不自在,何况是元神极敏锐的元婴期修士。

阮琉蘅同样感觉到月泽真君的存在,她颈子上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身体立刻紧绷起来,不自觉地进入备战状态。

她直接飞向月泽洞府,不理会一路看她御剑飞来而惊讶的木下峰弟子,那弟子中就有与夏承玄发生过龃龉的小姑娘赵绿芙。

她吓白了脸,心中只担心,这灵端峰峰主莫不是来为徒弟讨公道的?

月泽真君的洞府建在峰顶的飞来石上,远离山下弟子群居之所,阮琉蘅行至飞来石边缘,身后是万丈悬崖,而洞府门口,站着一个琼枝玉树,风华绝代的白衣青年,正冷冷地打量着她。

“正好,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约束座下弟子难道不是为人师之本分?灵端峰如此不负责的话,只怕道统荒芜,我倒是不介意帮你好好管教下徒弟。”月泽真君语声清冷,如泉水般悦耳,却说出无礼之极的话。

“不劳尊驾,”阮琉蘅怒极反笑,她这一笑便惹得月泽真君冷哼一声,“弟子之间小小误会,我等长辈插手便是要闹笑话了,我灵端峰断没有这样的章程。”

“这倒是奇了,一个月后方是你我剑域之战,莫非你现在就想战上一场?”说着,月泽真君清冷无波的眼眸里竟然也有了狂热之意。

他身上的佩剑“天水”被剑意催发得蜂鸣,阮琉蘅腰间的焰方剑也与其相和,隐隐有出战之意。

阮琉蘅压下焰方剑的躁动,问道:“你竟是不知道祭祀剑舞?”

他一皱眉,回道:“我为何要知道这个?”

“历来剑庐祭典开场祭祀剑舞都是由主持剑域之战的弟子负责,一人擂鼓,一人舞剑,我便是与你商议此事的。”

月泽真君心境澄明,不以为意道:“这有何难?我去找了鼓谱,你去学了剑舞便是。”

……如果真这么简单我还来找你干嘛!

“师兄,”她苦笑道,“无有鼓谱,而‘悲回燕’剑舞,只有四式剑招,两阙剑诀。可见每一次的剑舞祭祀,原来都是前辈们的自身领悟。”

此话一出,月泽真君也是愣了。

“我早已学会这四式,却一直不得要领,且容我舞来?”

月泽真君颔首。

阮琉蘅依旧立于悬崖边,裙裾飞舞,焰方剑出鞘,已是拧身斜斜挑起剑尖,她边舞,边清声诵剑诀:

燕初离,离魂万里忘故乡。

燕舞风,风中落叶不知根。

燕衔心,心有苍生泪成灰。

燕悲回,回身咫尺是天涯。

每一式剑招极古朴巧妙,形如飞燕灵动,却在剑诀中蕴含极深沉的情意,似有幼鸟初时意气万丈,离巢高飞,却遭遇巨变,最后飞回故巢,心中只有无尽的悲伤。

月泽真君已是看得痴了。

他少小离家,一入修真门派,便如鱼得水,修炼不分岁月,却不知流年暗抛,人世变迁。他一心向道,感悟天地大道,自以为心中应当舍弃凡间情感。到了金丹期,作为太和弟子入世,长期闭锁在山门中的他才知人间疾苦,红尘万象。此时他才突然想起,当年背井离乡,将他送上太和派的母亲,临别眼神中的复杂含义。

那是天道中最慈最悲的爱。

月泽真君想到此处,便知道“悲回燕”以爱回馈天地,万物都是天道的子女,剑庐中为守护天道而牺牲的英魂终将回到天道正途,其精神永世不朽。

原来这就是“悲回燕”。

第一阙剑诀舞过,阮琉蘅身形压低,剑招仍旧一样,但剑势却陡然一变,再诵第二阙剑诀:

燕初离,离人碧血垒高墙。

燕舞风,风雪熔炉炼阴阳。

燕衔心,心有小径夜无常。

燕悲回,回剑四顾尽沧桑。

随着剑诀的变化,剑舞中的意象也随着变化:不再是形影彷徨的雏燕,而是矫健疾飞,不惧风霜的雨燕。

这雨燕穿梭过无数岁月,这岁月中有碧血三尺的无尽征战,有枯燥乏味的修炼时光,有天道无常下的彷徨,有拔剑四顾的茫然,有叹近世间沧桑的悲声……而悲声之后,燕舞一回,却又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