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农家三姑娘(178)

不用问,孩子抱进去了,俩小老太太没事干了,回过头来,开始教训鲍金东。

“你这孩子,要生了你也不赶紧叫我们,我们也早点过来……”

“就是就是,你这小孩,主意咋就这么大呢……”

好吧好吧,错的总是他。叫她们来,又能帮上什么忙呀!鲍金东笑微微地想,儿子出生了,他的地位,大约又要下降一等级了吧?

姚三三出了产房,喝了些热汤就睡熟了。临近中午,姚三三一觉醒来,便发现病房里多了好几个人,一个个轻手轻脚的,怕吵到她和新生的小娃儿。

大姐,二姐,金成的媳妇鲍小双,本来就在城里的二姐夫,面临高考的小四,都来了。家里两个小魔王都没来,估计大人是怕他们太闹腾了。

大约是因为她一直在睡觉,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小婴儿身上,围着他,怎么看都没够儿。旁人高兴就罢了,陆竞波也是满心高兴的样子,悄悄地对姚小改说:

“他们家生的是儿子,太好了。”

“什么意思?”姚小改挑眉,“生闺女就不好?”

“你懂什么!”新升任副局长的陆竞波,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他们家也生的儿子,就咱家圆圆一个女孩儿,咱圆圆就是独一无二了。”

……

姚小改瞟了他一眼,无奈地想啊,家里那个陆圆圆,怕是真要惯坏了。

姚三三午后第一次抱到了自己的孩子,睡了一上午,醒来后好多人争着看孩子,她便也没急着抱。此刻抱过孩子来,看着他那酷似鲍金东的五官小脸,姚三三心里便暖暖的,同时内心忽然萌生一个念头:

等这孩子大一大,她一定要再生个女儿,长得像她才公平。

想起白天陆竞波的话,姚三三轻笑。孩子,不论男孩女孩,不论家里有几个,对于她和鲍金东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

这天晚上,病房外忽然吵闹了起来。

当晚,张洪菊留下来照顾小婴儿,鲍妈没急着走,留在病房里陪他们。鲍金东拧了热毛巾,正给姚三三擦脸擦脚呢,忽然就传来一阵高亢尖锐的叫骂声。

“丫头怎么啦?丫头是我生的,到你嫌弃了?你个死老东西,你自己不是女人?你自己长了diao了吗?你要死赶紧死远远的,我生的丫头不要你来看!”

姚三三他们吓了一跳,张洪菊赶紧把小被子往婴儿头上拉了拉,想挡住婴儿的小耳朵,怕惊着孩子,哪知道这孩子也是个大气的,纹丝没动,继续睡。

鲍金东皱皱眉,闪身出了病房,他站在门口一看,走廊里正在进行一场战争,说是战争,根本就是一边倒,白天他们碰到的宋某的媳妇,正站在床边,手指着一个老太婆,破口大骂,骂的真是粗俗难听。

那老太婆小声争辩了几句什么,宋某媳妇却更生气了,过去就推了那老太婆一把,宋某忙过去,想拦住自家媳妇,谁知那女人手一伸,一记快准狠的九阴白骨爪,就在宋某脸上留下了几个鲜红的印痕。

“你个没用的货,你还来本事了,你要干嘛?你向着你妈是吧,你去搂着你妈过吧,滚你娘的蛋!”

“你这恶女人……”

“你还敢打我?我这才生了两天,你敢打我?看我不拿刀剁了你个龟孙子!”

宋某一手捂着脸,跟自家媳妇推搡到了一起,脸上很快便又挨了一记爪功。

他们这么闹,走廊两边便有不少病房开了门,很多人探身出来,不满的说着什么,这大晚上的,产科的病房里,这么闹腾法,哪家小婴儿被吵醒的哭声便响起来了。再看宋家自家的婴儿,也在床上哇哇哭呢!

鲍金东站那儿看着,来了气,他往前走了几步,声音不高不低地训斥道:“有点自觉性行不行啊?要闹你们回家去闹,这么多大人孩子的,吵吵什么呀?惊着孩子怎么办?”

鲍金东一开口,立刻便有很多人附和,这时候一个医生匆匆从电梯里出来,对着那一家喝斥道:

“在楼上产房都能听到你们吵吵,还能不能消停了?”

宋某媳妇住了嘴,小声地骂骂咧咧的,自己去床上抱着孩子哄去了。

姚三三探头看着这一幕,不禁感慨起来。

原来女人还可以这么活!

前世的不幸,她曾经以为,是遇人不淑,其实,不过是她自己软弱不争罢了。

鲍金东见战争平息,一转身,却见好奇心过重的姚三三也下床了,跟在他身后探头探脑。

就算她顺产身体好,身为产妇也还是老实点好吧?鲍金东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胳膊一伸,抱起媳妇儿,送她回床上去。

☆、第107章 完结篇

其实在外人眼里,姚家能富起来,多半原因是走了时运,碰巧了罢了。

姚连发几斤几两本事啊?不过是摊上他家几个闺女比较争气,恰好又撞上好运气。什么?你说全依仗他家三闺女眼光好脑子好项目好发家致富本事好……别太神嘘了,再怎么聪明能干,当初不过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眼光一方面,走运一方面。

说这话的时候,村里的一堆老人们坐在村中大街上晒太阳,谈论着姚家最近的事情。最新一件事情是,姚家给镇上的中学校一把手捐了六百万,新建学生宿舍楼,改善学生住校条件。

姚家有钱,是愿意造福乡里的,但是,绝不允许任何人不劳而获的事情。

姚家有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估计姚家自家人,也没有精确地算过。这些年来,姚家产业渐渐形成了集团化的格局,几百亩规模的育苗场,二闺女姚小改管理的,偌大一座水产品加工厂,大女婿杨北京管理的,几百亩水面的泥鳅养殖场,和本省最大的钢针鱼养殖基地,三闺女姚三三管理的,遍布各地的销售网络,还有各地的店面和房产,鲍金东管理的。

有人悄悄计算,单是省城里的店面房,鲍金东手里就有它上百处,价值不需多言。

姚家,几乎是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财富王国。

这偌大的集团,谁是头?姚家从来也没人明确说过,却也从来没有任何混乱。据说集团产业的法人是鲍金东,他是头——不过,头下边好像还有脖子,管着头呢,还把头管得,那叫一个心甘情愿。

如今的土沟村,在各种产业的带动下,早已经不是那个当初那个穷困偏僻的小村庄了,单是当地几千亩的泥鳅养殖基地,便让很多村民富了起来。怎么富了?你看看村里各式的小洋楼,看看旧村旁边新建起的漂亮别墅区,你就知道了。

姚家有多少钱?鲍金东也没细算过。很多产业,不是那么好简单估算的,你说他一个农民,钱足足够花就是了,财富到了一定的程度,简直就像滚雪球似的在暴涨,鲍金东不认为需要算的那么精确。

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小四说,要弄清也不难,请个资产评估机构就行了。可他们家也不缺资金,产业也没考虑上市之类的,鲍金东便说,评估这个做什么!非要弄出一个惊人的数字,姚家还不够招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