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妇(213)+番外

“哪有啊,冯荞她日子是宽裕些,有几个钱,其实真没你们说的有钱。”二伯娘赶紧谦虚了一下。

老辈们信奉财不外露,二伯娘跟冯荞一样,是秉承“闷声发大财”原则的,每次听见别人说冯荞有钱,二伯娘都要谦虚一番。

可老百姓都不傻,眼睛都看着呢,原本小夫妻日子就宽裕,自从杨边疆的带锯房和工具厂办起来,一路红火,最近又听说招工人,说没挣钱谁信呀。你看看人家穿的用的,看看二伯娘身上这呢子衣裳……冯荞如今在村里人眼中,妥妥的富起来了。

还有人专门跑来托二伯娘的人情,想把自己家年轻的儿女送进工具厂里做工。只要进了厂,认真肯干,多劳多得,每个月少说也有三四十块钱工资,对于种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这是挺好的一笔收入了。

而话题中心的冯荞,这阵子正在忙着教闺女学走路——以前她着急闺女学说话,哎呀我们宝贝闺女都一周岁了,咋还不会说话呀,忽然一下子,小娃娃的词汇量井喷了似的,就学会了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里人一个个学会叫了。

似乎小孩子学会说话之后,便越发有开口表达的欲.望,这一天,娃娃坐在院里的小床上,对着妈妈养的鸭子们一口气喊了七八遍“鸭鸭,鸭鸭,鸭鸭……”。

冯荞坐在小床边,给娃娃亲手做一双学步的软底小鞋子,她抬起头,看着闺女高兴地指着鸭子乐呵,就笑着跟闺女一起喊:“鸭鸭,鸭鸭。”再抱起她,去猪圈指着两头大猪教她:“猪猪,猪猪。”

或许是“猪猪”发音有点难,小娃娃歪着头看着妈妈的嘴唇,看了又看,尝试学着叫:“啾啾。”

“猪猪,猪猪。”

“啾啾,啾啾。”

好吧,那就啾啾吧,冯荞失笑:“这可别让你舅舅们听见。”

不过没几天,娃娃就基本清楚地对着猪圈喊:“猪猪。”

这孩子说话是稍晚,可是发展很快。走路也是,一周岁还不太会走路,只敢让爸爸妈妈扶着走几步,慢慢的自己扶着桌子、凳子走。

一岁零两个月的时候,娃娃穿着妈妈给她新做的软底手工小布鞋,红色的鞋子,鞋面上还用彩线绣着彩色花朵,娃娃扶着爸爸特意放在院里给她学走路的长凳,围着长凳转着圈儿学走路,走几步,看看漂亮的绣花小鞋子,便抬头对着妈妈笑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冯荞为了锻炼她走路,便故意离开她几步远,小人儿没东西扶着不敢走,。不敢离开长凳,又很想要妈妈,便在松手和不松手之间拿不定主意。

唔,妈妈学坏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家吗。

冯荞坐在一边,笑眯眯看着闺女在阳光下蹒跚学步。小人儿走了几圈便不耐烦了,看看脚下,妈妈在长凳下边铺了席子,娃娃便索性一屁股坐下不走了。

杨边疆中午回来,娃娃一眼看见爸爸骑车进来,立刻高兴地扶着凳子站了起来,老远地张着小胳膊要抱:“爸爸,爸爸。”

杨边疆在离闺女两步远的地方站住,看着娃娃笑。初春的天气里,太阳下挺暖和,小人儿今天穿了件橘红色印花的小棉袄,同色一套的小棉裤,领口袖口和裤脚滚了一圈白色绒毛,十分可爱。

“只敢扶着东西走,怕还得等一阵子才能自己走。”冯荞笑着跟男人抱怨,“你家闺女可真懒,走几圈便不肯走了,一直坐那儿不动。”

“你着什么急呀,我们闺女多聪明呀,你看她说话晚,可一开口比别人学得还快。”

一对爹妈便并肩站在小人儿两步远,笑眯眯任凭小人儿着急,还坏坏地商量:“你说要是给她递个小杆子,她敢不敢扶着杆子走过来?”

“有东西扶着她就敢。”冯荞说。

话音刚落,要不到爸爸的小人儿终于不能忍了,松开长凳,自己先站稳了,便尝试着挪动小脚往前走了一步,然后在一对爹妈惊奇欣喜的注视下,张着小手,摇摇晃晃,一步一步走了过来,一把抱住了爸爸的腿。

“嗬,我闺女会走路了。”杨边疆一把抱起娃娃,抛起多高又稳稳接住,响亮地亲了一口:“看看,看看,我闺女会走了吧?”

“嗯,一下子走了四五步呢。”冯荞也欢欣鼓舞,“这就算会走了吧?”

“当然算了,人家可啥也没扶,自己走过来的。” 杨边疆抱着闺女,冲着媳妇直得意,“你看她刚学会走路,走得还挺稳当,不急不慌的。”

“放下放下,别老抱着她。”冯荞抱过闺女放在地上,“娃娃,走过来,再走一遍给妈妈看看。”

小人儿扶着凳子,却没了走路的兴致,索性小腿一弯,坐在席子上不肯走了。然而从这以后,小娃娃走路技能也开始突飞猛进,没几天,她扶着凳子站在院子里,居然就摇摇晃晃走了十几步远,想去抓妈妈新买的小雏鸭。

然而鸭鸭毕竟比娃娃跑得快,小娃娃没抓到,似乎才发现自己一下子跑得太远了,赶紧原地蹲下不动,喊妈妈来救援:

“妈妈,抱抱。”

“娃娃,来啊,到妈妈这儿来。”妈妈恶趣味地躲在一边故意不去抱她,拍手想引她走过来。

娃娃站起来衡量了一下,似乎不太敢走那么远,看见奶奶从大门进来,立刻咧着小嘴跟奶奶告状:“奶奶,奶奶,咿呀”

奶奶疼孙女没原则,也不舍得再训练走路了,赶紧抱起来。

☆☆☆☆☆☆☆☆

临近春种大忙,小胭这天专门跑来跟冯荞说,她往后想不去厂里干了。

“为啥呀?”冯荞忙问,虽说厂里活儿不算轻松,可对于整天种田干活的小胭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冯荞让小胭去厂里干活,一方面给小胭找个出路,也是想给二伯娘家里减轻负担。

冯荞说:“你干得挺好的呀,要是嫌工资少了,回去让你姐夫给你涨。”

“说啥呢姐。”小胭笑,“有你这么当老板的吗,一言不合就涨工资。我在厂里干活拣轻的,拿工资还比别人多,我哪能不知道,都是姐夫处处照顾我。可就是……二伯和二伯娘年纪也一天天大了,干重活吃力,家里那么多田地,主要靠二哥一个人……”

“噢,原来是舍不得二哥一个人种地挨累呀。”冯荞揶揄地点着头笑。

小胭臊得推了她一把,红着脸说:“姐,你就别笑我了,我就是心疼啊。再说了,我也想过了,二哥他没有别的打算,就想好好种他的田,我想回家跟他一起干,我们打算种果树,再学你养百十只鸭子,日子应该也过得去。二哥说的,我们既然没别的本事,总得找一条出路吧。”

这就是小胭让冯荞服气的一点,小丫头毫不避讳对二哥的感情,即便脸红成这样,也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疼男人。

没结婚就这个样子,这要是结了婚,两口子还不知热乎成什么样儿呢。

冯荞啧了一声,觉得小丫头想得还挺有道理的。她在厂里干,是可以收入一笔钱补贴家用,可家里的情况,冯海那边孩子还小,大堂嫂照顾两个孩子干不了活,冯海自己都顾不好,冯东这边吧,也就主要靠他一个人,长远这么下去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