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意千宠(42)+番外

那对姐妹一如裴奕所说,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姐姐叫新柳,妹妹叫新梅,样貌相仿,容颜白净清秀,身形羸弱,不是事先知情,真看不出是习武之人。

询问了姐妹两个几句,叶浔当即道辞,带上两人回府。

竹苓见了,笑问是怎么回事。

叶浔也不瞒她,如实相告,“长兴侯送我的,是习武之人。”

“那可太好了!”竹苓满脸都是笑容,当即下车去,与姐妹两个说了一段路的话,这才又回到车上,对叶浔道,“敢情人家是世代习武的人家。前几年世道乱,两人的爹娘在家乡没了生计,这才出门闯荡。后来一家人遇到了裴夫人和侯爷,有了安身之处。”

叶浔问:“她们两个还有没有兄弟姐妹?”

“说是还有个弟弟,八岁了。”

“是吗?”叶浔两眼放光。

竹苓忍俊不禁,“我的大小姐,您不是想把人家的弟弟也收拢到身边吧?这可不好,这不是撬墙角么?”

叶浔想想也是,笑道:“好吧,不惦记侯爷那边的人了,我们平时留心着。”

回到府里,叶浔先带着新柳、新梅去了江宜室房里一趟,房里添了人,公中就要给发月例,这才名正言顺。

江宜室原本正忙着跟两名管事对账,转到里间问了几句。

叶浔只说是自己从外面找的。

江宜室不以为意,“行啊,你房里本就一直缺人,我等会儿就交待下去。两个人年纪还小,拿二等丫鬟的月例吧?”

“我就是这个意思。”

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叶浔笑着握了握江宜室的手,“嫂嫂这次可是少见的干脆利落。”

江宜室微愣,随即会过意来,赧然的笑,“平日别的事我都还算利落,只要与你哥沾边就不行了。回头想想,是你说的那个道理,我尽量改吧。只是你这人着实可恨,怎么到如今才点拨我?你的话我又不会当成耳旁风。”

叶浔讶然,睁大了眼睛,“那种话,我怎么敢轻易说出来呢?嫂嫂,你这可是倒打一耙欺负人啊。”

“就欺负你了,怎样?”江宜室笑着去捏叶浔的脸,姑嫂两个闹成一团。

转眼到了柳氏生辰,叶世涛、江宜室与叶浔一同去了护国寺。

三个人比之平日,格外的沉默寡言。

叶浔无从记得母亲的样子,只听人们总说自己与母亲容颜酷似。母亲二字之于她,是一份命定的缺憾,是一份只能存在于想象、憧憬中的温暖依恋。

在佛像前虔诚的上香祷告之后,寺里安排了供一行人歇息之处。江宜室与叶浔相形去往一个小院儿的厢房,刚坐下,便有人求见。

一个二八年华的妙龄女子走进来,叶浔抬眼打量,满心惊讶。

这人是碧荷,是贴身服侍燕王妃的。

碧荷曲膝行礼,恭声道:“奴婢是燕王府的人。我家王妃今日来寺里上香,听闻景国公府大少奶奶、大小姐也来了,请二位过去说说话。”

姑嫂两个自是当即前去见礼。

路上,叶浔刻意落后几步,沉思片刻,轻声对身边的新柳道:“回府时,你去看看侯爷何时得空。我要见他。”

☆、第30章

新柳问:“是急事么?”

“不是,只是要问他一件事。”叶浔强调道,“他何时得空何时见,不急。”

新柳笑着称是。

燕王妃今年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姿容明艳,衣饰淡雅,眼神无端透着倔强,笑起来的时候又透着些孩子气。有些矛盾又待人赤诚的性情。

江宜室与叶浔联袂上前见礼。

燕王妃语声清脆如出谷黄莺:“快免礼。”随即笑盈盈看向叶浔,现出惊艳之色,“这就是景国公府大小姐吧?真是少见的标致。”

“王妃谬赞了。”叶浔从容大方地回话。也想表现得更恭敬一些,怎奈在记忆中与燕王妃太熟悉太亲近了,做不出。回想前世初见,倒也并没刻意逢迎,没法子,天生就是这个性情。

燕王妃满意的微微颔首,她心性其实有些孤僻,不能对谁曲意逢迎,也看不得谁对自己刻意的低声下气。她直觉与这女孩很投脾气,应该是有些缘分的,便改了初衷,让姑嫂两个坐下来说话。

景国公、柳阁老与燕王本就相熟,两府的女眷以往也曾来往。燕王妃问起叶夫人、柳夫人的近况。

江宜室与叶浔一一答了。

燕王妃说起这些,看着叶浔,忍不住笑,“说起来,去年我也曾分别去过柳府、叶府几次,却偏生总不凑巧,我去柳府的时候,你在家中;我去叶府的时候,你却去了柳府小住。看起来,是以前的缘分未到。日后就好了,不论去哪里,我先问清楚你在不在。”

叶浔随之笑起来,“您命人传句话就是了。”

燕王妃颔首,又问:“应该是你外祖母与我说过,你平日喜欢做绣活,药膳方面也有涉猎?”

“是。”

燕王妃抚掌轻笑,“那可好了,何时得了闲,去帮我点拨点拨府里的药膳师傅。那些个人都是死脑筋,不懂得变通,每日都要人吃同一道药膳。可我听说,功效相同的药膳也不少,尽可以变着花样来的,是这样么?”

“有些症状是只能用一两样药膳调理,大多数还是可以变通的。”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热热闹闹地说起话来。

在一旁看着的江宜室又惊又喜。听燕王妃这言辞,竟是有意结交叶浔,着实的出人意料。要知道,燕王妃可是出了名的不喜应付场面上的事,甚至有人说她性子高傲冷淡,此刻却是丝毫架子也无,可见也是因人而异。想想以前,燕王妃的确是去过叶府,待祖母很是尊敬,对大奶奶就很冷淡了,大抵是听说了闲话的缘故吧?

过了一阵子,有人闻讯前来给燕王妃问安。

叶浔与江宜室顺势起身道辞。

燕王妃眉宇间略透着点儿无奈,笑道:“也好,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日后再聚。”

姑嫂两个回到厢房,过了一阵子,听闻燕王妃回府去了。用过寺里的斋饭,小憩片刻,一行人便回了府中。

回程中,江宜室与叶世涛同乘一辆马车,相对无语。这样的情形已有几日了。她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在他面前絮叨,又实在不知他如今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宁可不说话也不惹他烦。叶世涛则是很享受这样清静的时刻,巴不得她一直如此。

叶浔则是一路都在回忆着关于燕王妃的点点滴滴。

燕王妃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才会到寺里上香,说过的,便是这样,燕王也是颇有微词,因为那是个不信神佛的男子,并且总是担心寺庙里混进登徒子横生是非。

今日,并不是上香的正日子。前世今日,燕王妃并没来过寺里。

前世与今日的情形大同小异,她在寺中,燕王妃派人传话,才有了后来的结缘交好。她分辨得出,那样的情谊是因真正投缘而起,燕王妃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不问缘由的支持帮衬。

上一篇:未来之亲传弟子 下一篇:意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