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908)+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记者们的目光都火辣起来了。

今日绝对是场龙虎斗!哦不,凤凰斗!凤为雄,凰为雌。

记者们荡漾了,眼神传达出行内人都懂的咆哮: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胡宏的声音醇厚中正,一如他的为人和治学:

“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他开篇就引用了《尚书·洪范》里的话。

尚书说,君王有了偏、陂、好、恶,就会产生私心,而有了偏、党、反、侧,就会在行为处事上表现出自私之心;只有消除了偏、党、反、侧,广远、平易、正直的王道才能够建立起来。

“周,王道也。”

西周就是这样。

“司马太史公论春秋,曰……”胡宏引用司马迁《史记》中的评论,说:春秋周天子势微,再不能号令天下,那些强有力的诸侯,实行实力政治,强者统治弱者,攻伐别的国家再也不用得到周天子的同意,但仍然要假借周天子的名义,让自己成为盟主,各诸侯恣意妄为,淫移不轨。“斯矣,三代王道不复,霸由春秋始。”意思说,从春秋起,中国从王道政治进入到霸道政治。

“春秋诸侯,齐、晋、秦、楚,初始为中小封国尔,然相继雄起成为霸主,周初分封大国均屈服于其威势,而无敬畏周王之心。遂,夫子笔删《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

胡宏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高举起王道大旗,编撰《春秋》,倡行王道。

“何谓王道?”

胡宏扬声道:“孟子曰:养生丧死而无憾,王道之始也。”

安邦保民,使民安居乐业,是王道之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

以学校教育百姓,使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最基本的王道。

“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说,王道就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仁政。提倡王道政治,不在于实力的强弱,而在于以德行仁,商汤、周文王开始时都是弱小之国,但推行仁政,结果都战胜了敌人。这说明以德服人,小国可以征服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

那什么是霸道呢?

胡宏论:“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霸道就是强权,凭借武力假行仁义征服别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

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前景不会远久。

胡宏论道:“春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诸侯之罪人也。”

春秋五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诸侯甚至大夫纷纷效尤,以武力相争斗,对天下安定造成极大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此为罪人。

他论道:“故,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争霸、扩张的战争都不是正义之战。

又论:“荀子曰: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认为王道与霸道,两者都是可以强国的。“然曰:粹而王,驳而霸。”但荀子还是说,王道胜于霸道。

荀子曾说过,孔门弟子都羞称“五霸”,因为五霸单纯诉诸于武力,但战争胜负最重要的是在于政治的好坏,在于人心的向背,不只是实力的竞赛,实力是可以转化的,正义的战争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即使力量暂时弱小,也会转弱为强。

“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

以战争兼并别国的土地终究不会长久。

胡宏接着论道:“自孟、荀论义利王霸,汉唐诸儒未能深明其说。本朝伊洛诸公,辨析天理人欲,而王霸义利之说大明。”

为什么说洛学将王霸之道辨明了呢?

胡宏论:“明道先生云: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程颢说,尧舜之道即王道,在于上得天理,下及人伦。

“明道、伊川二先生云:三代以道治天下,两汉以下,皆把持天下者也。”二程说:三代是王道流行的时代,而汉唐以私欲假仁义行事,是霸道把持的时代。

“三代”是指夏、商、周,儒家推崇“三代”是推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国态度——当然不包括夏桀、商纠、周幽王和个别昏庸君王——尤其推崇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位,尊为“三王”,认为他们是后世帝王的楷模,言必称三代、三王。

胡宏认为,“三代之治,顺理者也。”

三代之所以为王道时代,是因为三代圣王顺承天理,循理而行,体现了天理之正。

学者们听到这里眉毛都扬了一下,胡宏这句一下将二程论王道的学说拔高了,将王道建立在天理上。

“古之圣人,至诚心以顺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后之君子,能行其道,则不必有其位,而固已有其德矣。故用之则为王者之佐,伊尹、太公是也;不用则为王者之学,孔孟是也。”

这就是在批评以卫希颜为首的主张对外扩张的大臣,不是“王者之佐”。

记者们只觉得手心发烫。

不知是运笔过度还是心里发烫,或许二者都有。

胡宏论道:“秦以法行暴.政,汉祖唐宗假仁义济私,均行霸道。”

这是在指责卫希颜的普仁及圣论其实就是兼并别国土地,假仁义之名而济一国之私欲。

胡宏道:“中国非蛮夷,蛮夷非中国。中国之王道,及中国之民。”

蛮夷的国家如何野蛮那是他们的内政,中国的王道仁政,应该着眼于中国的百姓,而不是放眼他国。

这是在指责卫希颜打着解救奴隶、推翻暴.政的幌子,其实是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强权。

记者们心道:高明啊,一个字都没提卫国师,却句句紧扣,不言明而一切尽在语中焉。

胡宏道:“止戈为武,古人造字,斯有大意焉。中国有戈,当止戈。无戈,当戈止。”

止戈者为武,如果中国内有战祸,应当用武力去制止平息;如果没有战祸,就应当偃武,即戈止。若发起对外战争征服他国,那就不是“止戈”为“武”的真义了。

胡宏结语道:“武,王道也。戈,霸道也。”

止戈为武,武的真义是止,此为王道。有戈而无止,是强权军事,此为霸道。

胡宏抬手一礼。

全场静默三息。

掌声骤起,热烈。

人人心中均赞:精短,犀利。

能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完整的内涵和犀利的论点,这必须得有深厚的学问底蕴和阅事的敏锐才能厚积薄发。胡宏无疑是个中翘楚。

“铿!”

谯定敲了一下面前漆案上的小钟,表示主讲发言已结束,开始辩议。

记者们目光一亮,每届论学会最精彩的就是辩难了。

讲经台上的稷下先生们对主讲的论点必定有的持赞同,有的反对,辩难时往往形成两派,群体舌战,一人话落,就有人立时反驳,妙语连珠,精彩绝伦,听者只觉耳朵不够用。若是学问不深的,很可能反应不过来那些典故掌故什么的,要理解辩议的精义就难了。但有资格参与学会的,包括殿内的记者们在内,都是甄选出来的精英,至少知识面的广博是不用担心的。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