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772)+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第五军骑兵师的师统制许诸策马在骑兵阵前跑动,声音嘶吼着,“今日我师迎战之敌,乃北军第一锐骑,骁骑军!”

“颤抖的,害怕的,都他娘滚球!”他用力挥动着手臂,眼睛因为战意而充血,“我们!第五军!骑兵师!血战之师!让鲜血告诉骁骑军,什么是,骑兵之锐!”

随着他手臂用力划落,“嚯嚯”的震天吼声响了起来,“战!战!战!”一千五百名将要出战的第五军骑兵用拳头击打着胸脯,狂嚣吼叫起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见鲜血了,不管是敌人的血,还是自己的血!

骑兵师的进攻号是铜号,嘹亮劲利,吹出了杀伐之气。第五军骑兵呼喝着起跑,然后风驰电掣,冲了出去。

马蹄奔腾,双方越来越接近,已经能够看清彼此或坚毅或兴奋的脸庞表情。

炮声仍在轰隆。

北骑开始抬弩。

南骑开始举枪。

炮声中,弩声和枪声交错……有人受伤,有人落马。

炮声仍在轰隆,炮弹落在骑兵交战区内,不论北军还是南军,一古脑儿轰炸。骑兵交战之时的驰马速度当然不及全速奔跑,被破片击中的概率就增大。吴安国这个疯子,为了扯住骁骑军的腿,不惜将己方骑兵也陷于危地!

但第五军骑兵并非头回经历这种阵仗,当年攻打金军时,就是在己方火炮的无差别轰炸中和金军玩命,最终打垮了女真人。当身处绝险之境,第五军打仗的疯劲反而因危险的刺激而完全激发出来,就像吴安国以狠酷之法练军时说的:“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疯子!凶狠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疯了的!”——这就是吴安国带出的兵,越打越疯。

炮弹轰炸中,双方骑兵都已无法保持队形,只能小队为伍,各自为战。

论骑术的精湛和迂回穿插的灵活迅捷,以及骑兵之间的配合,骁骑军显然更胜一筹。而且,骁骑军用的诸葛弩也比弓箭更犀利,可以连续射五弩,五弩射完后只需卸下弩匣,再上备匣即可——每个骁骑军都备有二十个弩匣。以来去如风的骑术加上正射、侧射、回身射的高超弩技,使这支轻骑兵在对战女真铁浮屠时都能占到上风。卫希颜在上京城外遥观骁骑军的战斗之后,就将之与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相提并论——两者的战术十分相似,都是以疾如风、进退自如的来回穿插和高超的远射克敌,纵使重骑也不敌。

若南军骑兵没有装备新式武器,用的还是弓箭,和骁骑军对上,胜负没有悬念——即使第五军骑兵拼尽最后一滴血,也是惜败之局。

卫希颜当然不打这种无把握之仗,如果骑兵“软件”拼不过,那就上“硬件”:用武器上面的优势来抵销差距。

骑兵用的马枪与步兵用枪同时研制出来,和步兵枪相比,马枪在射击上更方便。

这种马枪是卫希颜记忆鲜明的杠杆式步枪,有上下两个枪管,上面枪管装子弹,下面枪管射击,射出一发后,从上面枪管自动落下一发填装,直到一管枪弹打完。在卫希颜那个时空,这种马枪是风靡美国西部的牛仔枪,玩枪高手单手一甩,就能实现退弹壳和上子弹的动作,比起拉枪栓、退弹、上膛的步兵枪,射击更方便、快速——对骑兵来说,尤为重要。

马枪与诸葛弩相比,两者的射程相近,射速也相近,但枪弹的杀伤力比弩矢强得多。南军骑兵中矢不在要害处还能继续战斗,但北军骑兵一旦中弹,圆头子弹在任何部位造成的内部创伤都比弩矢强得多——会在体内形成一个大于弹头体积本身的空腔——对骁骑军持续战斗的削弱影响很大。

但是南军马枪并不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在装填速度上就不及诸葛弩,当枪管中预装的十发子弹射完后,只能一颗一颗装子弹,比起诸葛弩装卸弩匣的时间要长,而这小小的时间间隔,往往就是生死间隔。

所幸南军骑兵还有另一利器——手榴弹。

但是当南军骑兵使用到这个投掷武器时,两军骑兵已打到了白刃战的程度——唯有此时,南军骑兵才有可能近距离地投掷手榴弹。而打到兵刃交锋的地步,对骁骑军和第五军骑兵师来说都不寻常,能打到将一百零五枝弩矢和一百发子弹都拼光的战况,只能用激烈或惨烈来形容了——当悍战对上狂战,唯有一方死亡才能休止!

吴安国下令停止炮轰。

而至此时,双方骑兵在交战中死于炮弹破片的,几乎占了各自伤亡的四分之一,这对骑兵来说是个相当高的中炮伤亡率。吴安国“扯着敌人一起坑”的战术很狠,但的确有效阻止了骁骑军的进攻。这对攻无不克的骁骑军来说,也是首例。

岳飞下令第二波骁骑军进攻。

吴安国遣出一千五百骑兵阻截。

当双方骑兵远射交锋时,北军后方又鼓声雷动,发起了步兵进攻。在骑兵交战的东面,北军机弩兵和步弩兵呐喊着杀将过来,硝烟中隐见旗帜如林,铺陈在一里多长的战线上。

南军再次开炮。

北军步卒冒着炮火,奋勇前进。

鼓声如雷,杀声遍野,仿佛有四五千人呐喊冲锋。

战场上硝烟弥漫,望远镜中已经看不清视野。吴安国放下望远镜,心中隐有不安。

他下令停止炮击。少顷,又传令后军炮营:提高警戒,防备北军远骑袭营。

当步军战壕开枪时,炮营飞报敌情,说北军骑兵从西面袭来,约有千骑。

吴安国这时却松了口气,那种费心揣测对方战术的紧绷感落了下去。

左军炮营在前军后方一里之外,吴安国之前就在炮营驻了一千步枪兵防守,他忖度骁骑军的战力后,当即下令五百骑兵和五百步兵增援炮营。

但不到一刻钟,炮营又飞马来报:发现北军千骑从南面攻营。

吴安国咬了牙:这绕得可真够远的!敢情是正面开战前就已遣出骑兵了!他不得不将最后剩下的五百骑兵遣出,再加一千步兵。

然而一刻钟后,炮营又急报:北军约三千骑从西南面进攻。

吴安国震惊.变色:岳飞不是只有骁骑军一支马军?怎的前后出现七千骑?到底有多少马军?

岳飞的确只有四千马军,南军炮营所报的从西南向袭来的三千“骑兵”事实上是广勇军——用马匹作为运输工具的步军。

岳飞在发起正面战场进攻之前,早已遣出两千五百骁骑军和三千广勇军绕远三四十里,从南军炮营的侧后方三路奔袭而至。骁骑军疾行如风,当然比广勇军这种“马上步兵”快,而分三段式先后进攻这种战术也迷惑了南军,让吴安国误以为岳飞的主力仍然在正面战场。

而岳飞在正面战场第二波投入的骁骑军只有五百骑,随后步兵进攻为两千人,却营造出了雷霆万钧、森然如林的气势,这一是借助于金鼓和旗帜的运用,二是岳军士卒固有的精气神杀气,凝聚出一种强大的气势,并且借助南军的炮火硝烟做掩护,让吴安国的主力被岳飞牵制在了正面战场上。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