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544)+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走在前面的李邴和谢如意说着话,聊着便说到了儿女亲事上。

“某家二娘子年前已到了及笄之龄,这两年该紧着说亲了。”官家女子不似民家十三四岁就嫁,多是十五及笄后才论出阁之事,越是高官显贵的女儿越是嫁得晚——佳婿难寻;李邴就很发愁女儿秋云性子太跳脱,到哪找个好婆家。

谢如意安慰他“宰执女儿不愁嫁”。

“那丫头若有谢相你家四娘子一半的娴静,某亦没这般愁了。”李邴继续忧郁。

谢四娘子和他女儿李秋云一比,就是一个淑女一个猴女。

卫希颜回头笑道:“你家二娘子性子活泼明朗,有甚不好的?花香自有人识,十五的少女还只是花骨朵,养个四五年出阁方是好年华。”

李邴心道:再养个四五年,就是十九、二十了。

签枢院事倒无表现出来的那般忧急,本朝官宦女子十九二十才出阁的并不少见,甚至有二十三四才出阁的,尤其宰执女儿在本朝确实当得起“不愁晚嫁”,盖因热衷科举的考生多有一心苦读中进士后才成亲的,其中不乏有可选的俊彦。

譬如建炎二年进士科的那位榜眼胡铨,礼部试中一篇《驳国朝离任不纠制之谬》的策论声闻于朝,此俊才就是一名二十六岁还未娶妻的金龟婿,被当科执司(副主考官)之一的李伯纪抢先“捉婿”到手,说给了自家丧夫新寡的二女儿,据说婚后很是琴瑟相和,让李邴很是嫉妒了一把,悻悻地想:若非那胡铨和秋云的年岁相差太大,非得和李伯纪争一回不可。

这厢签枢院事还在腹诽李纲的“好运气”,那头叶梦得叹道:“某家四娘虽已及笄,某还想留在身边多养几年……唉,父母难舍呀。”

李邴哼道:“谁不晓你心思,等着钓金龟婿呢。”眼珠子一转,“莫非叶相无意于今科进士?”

这一说,朱震和谢如意的眼眉都是一睁。

二位参政家各有已经及笄的女儿,都指着今春进士榜下“捉婿”呢。

每三年大比的新科进士历来是官宦豪门的择婿首选,每到春闱放榜之日,就有官家富家豪门盯着榜下“捉婿”,相中哪个就赶紧着上门说亲,有作风剽悍的甚至当街将人拉走,京城百姓皆当趣事哄笑围观,不以为异;但这抢女婿也有潜规则,富家抢不过官家,小官抢不过大官。

若叶参政家今年无意,朱、谢、李三家都会少个抢婿的强劲对手。

叶梦得却笑得狡诘,“若有合适的良才俊杰,先订下亲事倒亦不妨,等过两年再出阁嘛。”

三位相公同时从鼻中嗤一声,就知道叶少蕴不会轻易松口。

一众主宾说说笑笑间,走回到溪畔的毡席宴座,赏花饮酒作词,各有尽兴不提。

***

沿蜿蜒的清溪往桃林深处,一地桃红粉障,成片成片望不到尽处,粉树蝶花下时有珠翠锦裳晃动,娇声莺语不绝,正是女宾赏花宴所在。

桃林间的草地上铺了毡席宴案,十余丈外一座八角攒亭内也摆了席,亭外亭内俱设酒食长案并诸色点心碟盏,也备有笔墨纸砚案,供女眷们兴起时吟诗弄词。

相熟的多三五成簇聚一堆,有说有笑的亲热,丫鬟女使或添酒或续茶或上干果点心忙个不停,到处都是热闹欢笑的气氛。

花宴女主人林夫人和几位宰执家的夫人一起坐在宽敞的亭子里,宰相府的卓夫人说了个笑话,大家嬉笑间,林夫人的丫鬟燕枝急步入亭,凑近低语几句;林夫人轻呀一声,站起身来,眉间已有喜色。

卓夫人便问:“有甚趣事,说出来让大家都乐呵下。”

林夫人笑着告罪,说“有客到,需得先出迎”。

刑部参政府的蔡夫人细眉一挑,“不知是哪家贵眷姗姗来迟?”

亭中几位夫人都一哂。

这蔡夫人在京中贵妇圈中是闻名的“逢宴必迟”,无论哪家请客,刑部参政的夫人都必是迟到的,非得做那最后登场的压台人物。

就有京中官眷私下调谑,说范参政夫妻是对妙人,夫君事事争先,妻子宴宴必迟,合在一起不正是“饭先菜迟”?闻者无不道妙——刑部参政夫妇也因之得了诨名“范先先”和“蔡迟迟”。

蔡迟迟话中的酸意林夫人自然听出来了,不过是不愤还有比她更“迟”的;林夫人淡然一笑,对卓夫人等几位夫人道:“是枢府掌书何三娘子。”蔡夫人撇嘴不屑,便听林夫人又道,“是和卫国师同行……”

蔡夫人嘴角一僵。

亭中也一静:卫国师竟来了?

“……所以来迟了。”林夫人微笑着把话说完。

几位夫人嘴角都流出笑意,这个“所以”用得好。蔡夫人的脸色更黑。

礼部侍郎宋藻的妻子虞淑人和林夫人、卓夫人都交好,也跻身在这个“夫人席”中,她脑中闪过卫希颜的昆山之姿,心道:卫国师来赏花?不知是她赏花,还是花赏她?

她扬唇咯咯一笑,拍着手掌道:“我说何楚林怎生还不来,原来是有卫国师护花,莫怪要徐徐登场了。”

何楚林就是何栖云,号“楚林居士”,取自唐人张乔诗“挂月栖云向楚林”,虞淑人倾慕这位汴京才女的词名,向以其号“楚林”称之。

她一句“徐徐登场”又让林夫人、卓夫人等都笑起来,这可不正是回应蔡夫人的“姗姗来迟”?

卓夫人笑着起身过去拉起虞淑人,道:“走,一起去迎。”朱震夫人和谢如意夫人也笑着起身说“一起”。

林夫人见了连忙劝阻,道:“卫国师是在外席,只何三掌书携着位贵眷过来。”

“咦?那更要去了。”卓夫人转身对夫人中年纪最长的李纲夫人和胡安国夫人道:“方姊姊和秦姊姊你们慢坐先聊着,咱们几个腿快的先去前面探探路,看看何三掌书拐带了哪家的美人儿过来。”

李纲夫人指着她嗔道:“甚么‘拐带’,就你会乱扯词儿。”

胡安国夫人性情比较风趣,连声催促说:“去罢,去罢,快些带个美人回来,赏你朵桃花戴。”

“咯咯,那可谢谢秦姊姊了。”

卓夫人笑着一臂挽林夫人一手拉虞淑人出了亭子,朱震夫人和谢如意夫人对眼一笑后立即跟了前去;虞淑人回头瞥了眼不情不愿却不敢不跟出来的范参政夫人和周参政夫人,明亮的眸子里闪过笑意。

出亭往南,距亭子不到百丈,就有庄门通达桃林的青石车马道。

几人走得近些,便眼见有两辆庄中迎客的青帷小车行过来。

车停路边,先从前面一辆车里下来四名容貌秀致的丫鬟

,俱是头戴点翠的赤金簪钗,外穿上品的亮缎背子,内着锦襦罗裙,气度皆沉静稳重,行走间裙裾不扬,比小门小户的官家娘子还要教养良好,林夫人等都心头惊讶。

两名丫鬟左右打起后面马车的帘子,另两名丫鬟先后扶着二女下得马车。

先下车的女子上身穿湖水色梅竹兰隐纹的窄袖交领,下面是月白素色长裙,上披碧纱罗帔肩,腰系绶带垂玉环,容姿隽美,气质清雅如空谷之兰,正是枢府女掌书何栖云。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