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532)+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吏部参政李纲最先回过醒来,这位刚直之臣最是看不惯周望的装模作态,当即拱手高声道:“陛下,卫轲虽有监下之责,论其失责却绝无范宗尹、周望所奏之重,请陛下明断,莫要为小人所误!”

赵构嘴角禁不住抽了下,“为小人所误”?——当他是偏听偏信的无道昏君么!这李纲说话果真不讨喜得很!

周望早已大怒,几乎指着吏部参政鼻子,“李伯纪,你说谁是小人?”

李纲横眉冷对,直言不讳:“说的就是你周仰止!”

“你,你,你……”周望气得语不成句,“你才是小人!你是胡言乱语、诬人名声的小人!”

李纲冷笑一声,正待张口,御史中丞赵鼎轻蔑地扫了周望一眼,嗤道:“论辖下之责,说起来军器监和武库司可都是在周尚书的眼皮子底下贩卖军器得利,军器监和武库司郎中皆已伏法罢职,周尚书怎的还未引咎辞职?”

他故意以“周尚书”称呼这位参知政事,便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强调周望这位兵部尚书也应为军器监和武库司郎中的污私案担监管之责。

“咳咳……”殿上顿时响起几道掩袖忍笑之声。

李邴的嗤笑声最响,抖眉不屑道:“圣人言‘宽人严己’,可惜某些人反圣人之道而行之,惯会‘宽己严人’。”

“胡说八道!”周望几乎吹起胡子。

卫希颜拂着袖摆,指端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袖口金丝刺绣的凤凰,悠悠然道:“原来周尚书对我这枢密使是如此的不满呐,瞅着时机拉我下马,若不是如范参政般对我抱有私怨,便是心头另有了合意人选?”

“胡说!”

“胡说!”

范宗尹、周望几乎是异口同声驳斥,前者被卫希颜反复揪着“私怨”说道气得发堵,周望却是被后头一句“有了合意人选”惊了一栗,赶紧向皇帝辩白,“陛下,这是诽谤之言,臣绝无结谋之心!”若被皇帝猜疑他对军机首臣之位怀有私意,他这参政的椅子可就坐不稳便了。

卫轲果然心思狡狯,指东指西泼污构陷,借以转移陛下视线,实是可恶可恨!

赵构神色温和道:“众卿皆是心怀社稷之臣,一时口舌之争亦是为了朝廷,朕心甚明。”

“陛下圣明!”周望心头疑惧一释,当即高呼拍了一记。

“陛下圣明!”范宗尹也拱手赞道,顺势略过罢卫希颜枢密使之请,改口道:“陛下,我朝有火炮之利之前并未宣扬,北廷因何得知?臣甚疑之,此事当应彻查!”

赵构敛了敛目,心想这范宗尹终究少了几分稳重,年少遽居相位,志得意满下有些忘形了,反失了未拜相前的虑事之智和言语有度——这事是能彻查得么?

便听李邴驳他道:“此话谬之大矣!我朝水师自南洋战事后,舰炮之利虽未宣诸于口,但非绝秘之事,若依范参政所说,当初赴三佛齐和议的随行人员亦都有嫌疑了?”一句话将祸水引向门下省和户部。

曾任和议副使的叶梦得冷飕飕瞟了眼范宗尹,捋着须子慢条斯理道:“范参政说彻查当时人员亦未尝不可,怕就怕内贼未清,反倒牵连了大批无辜。”

李纲随之哼道:“叶参政说的在理,且不说北边有探子在我朝,单论来往华宋城的中夷海商就不知凡凡,岂是遮得了人眼目的?彻查,查到哪里去?无知乱谈!”

他为人崖岸高峻,说话处事虽然公道却甚少顾及人颜面,当初在两淮治吏时他就和范宗尹为惩治犯官当严当宽多起争执,怒面当面指斥范宗尹“为法者而心怀私意”,此时当着皇帝对范宗尹也是毫不留情面地直斥“无知乱谈”。

范宗尹被刺得脸色铁青,对李纲的恨意又深了几分。

确是“无知乱谈”,赵构心内默然,范宗尹受些磨折也好,省得志得意满壅了心智,非但不能引为肱骨之臣委以重任,反倒削了他这圣天子的颜面!——瞧瞧今儿殿上说得些甚么话?还能指望靠这二人成事么?!

赵构心中冷笑,目光扫向一直未出声的尚书左仆射丁起、礼部参政胡安国、工部参政朱震,不着痕迹地观察,料定这三位臣子非是赞成范宗尹和周望所奏,却因各自原因而持着不偏不倚的态度:胡、朱应是不愿为卫轲长势,遂作默然;丁起则为人处政稳重,不到攸关紧要、必须宰相表态之时,不会轻然开口,而开口则必是言之有物、提策得当——周望、范宗尹若学得丁起处事的五六分,他又何愁朝中无腹心重臣?行事也断不会如现下这般处处掣肘不得舒心。

他心内有些颓然,暗责周望和范宗尹脑大无谋,进言奏议没有一句切中他心意。

三个月前,李邴突然在早朝时当廷弹劾军器监和武库司以权谋私,举证言之有物,朝臣哗然,他不得不让三司介入,拘审军器监和武库司犯案官员,尚书周望也牵连在内,最终虽摘出了周望,军器监和武库司郎中却折了;赵构倒并非是为这等贪蠹之辈可惜,然这两人却是栽在他最忌的那人手段下,从举证之细来看,绝非突然发作,必是筹划搜证已久,只等时机而已,这让赵构生生壅了口气:没有卫轲授意,李邴焉敢如此?

卫希颜当时尚在海外,离京前即撒下了整治兵部之网,之后又密信李邴“可以收网”——此举自是对皇帝意图染指火器作的回击。

赵构每念及此,便觉脸上热辣辣得如被扇了一耳光般,羞愤、耻辱、不甘,诸般负面情绪梗在他心口,时不时提醒年轻的皇帝曾经忍受的憋屈。

当他接到高惇的密报后,皇帝知道:反击的时机到了!

但赵构又是清醒的:沈元被刺案虽是难得的时机,却不可由此忘形而失却分寸,忌贪多、贪进,膳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贪多则嚼不烂,贪进则可能跌跟头,范宗尹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今日方会进退失据,殿上失态。

赵构暗中引以为戒,心内一遍遍告诫自已“戒急用忍”,沉静下来的目光看向一直也未发言的大理寺参政谢如意,心道:聪明人还是有的!

这谢如意向与范宗尹不和,在政事堂中针锋相对,却在朝殿面君时隐而不发,岂非既聪明又懂分寸的臣子?!

赵构脸上温和有度的笑意微微加深,深灰的眼睛仿佛带了些意味深长。

谢如意被皇帝似有深意的目光看得一格登,不紧不慢抚须的手不由滞了下,褐色的眼珠微微转了转,突然呵呵笑了两声,出前拱手作了个团揖,打着圆场道:“诸位,诸位,莫要失了和气,有甚么话好好说。范参政想是心忧朝廷利器有失,一时情急失口,当非出自真意……呵呵,二位枢相莫往心里去。卫国师李签枢亦是置气,所说当是玩笑话,二位参政亦宽宽心。诸位臣僚都是事君以忠,心忧朝廷的重臣,切莫因了一时之气逞口舌之利,岂不是让北边笑话吾等失了雅量?哈哈!”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