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524)+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朝廷译经的职司原属鸿胪寺下的传法院,建炎立朝后力行部署撤冗,将鸿胪寺归入礼部,译书馆若设立,按职司所属应归礼部。

卫希颜却摇头,“若将译书馆设在礼部,便在文教司之下,职序太低。”

“哦?你想另立有司?”

卫希颜笑得一声,“你当我没分寸么,这另立一司哪是轻省的事,李伯纪还不吃了我?”

“嗯,不错,脑子还算明白。”名可秀调笑她。

卫希颜白她一眼,说道:“我想设在秘书省,和史馆同列,与文教司相比,要官员定额应该相对方便些。

“再者,秘书省和学士院同为清贵之地,却没有学士院备咨问的涉政之权,只掌治史著作校勘之事,向来是京朝官署中的清修之所,将译书馆放在这里,正合宜了‘两耳不闻朝堂事,一心只译馆中书’——学者嘛,就是要专心治学,政治思想家和思想政治家都是要不得的。”

名可秀脸上毫无诧色,仿佛对她这想法早就了然在心,听到最后一句时方悦声笑出,问她何以谓之?

卫希颜端脸作出学究状,“譬如王安石者,处朝堂之上行变法之事,执政推行其学术思想,此谓之政治思想家也;而如程颢程颐者,居江湖之远开门授学,冀图通过学术思想来影响朝廷政略,此即谓之思想政治家也。”

名可秀哈哈笑仰,扬书在她额头轻敲一记,“你呀,学问不见长,胡言以谓的本事倒是有几分。”

卫希颜眨眼,“我说得没道理么?”

“嗯——”名可秀拖长语调带着笑音,“虽是信口胡诌,亦有几分道理。”

卫希颜正自得意,便被她后面的话打击到:“如你所言,秘书省是清修之地,但这个‘清’还有一解——这么个清衙署,你能从户部抠出多少预算来?看在你这国师枢密使的面子上,叶梦得大略会拨点人情钱,但多亦不会多到哪里去,至多四五万钱罢,这已是户部尚书能接受的上限。”

四五万钱?这和她的预算差之甚远呐!卫希颜不由得蹙眉,叹口气,“这经费预算确是一道关卡。”

户部恨不得将钱袋子搂紧了只进不出,要给他们说甚么翻译运动简直是白谈,政事堂的参政们也不像邵溥、刘子翼般对智慧宫身临其境而有感,大宋的士大夫、学者们对西夷是一种俯视的巨人姿态:泰西远夷之地有甚文明?——这是朝野的主流认知;卫希颜想译书可以,但想大张旗鼓并耗费巨资地进行,别说皇帝、参政不乐意,就是丁起、赵鼎这些属于名可秀阵营的朝臣也未必尽能看透其中深远意义。

她方皱着眉,名可秀又打击一句:“译书馆的官吏定员,你以为吏部会允几人?”

卫希颜又叹了口气,“大概,不会超过目前修史的人数。”

秘书省正奉旨编修《神宗实录》和《哲宗实录》,修撰官员十一人,其中三人是侍从官兼职修史,真正属于秘书省编制的不过八人;在她宏大的构想里,译书馆的人才自然是要多多益善,否则上千册书籍只得十余名学者翻译要翻到猴年马月去?她可没精力真个花上百年时间,要做就要做得轰轰烈烈,大张声势,才能使这些译作不至埋没尘土,不与人闻——但吏部卡着定员就恰似卡着了咽喉!

名可秀伸指抚开她蹙紧的眉,“先去做罢。”脸上笑意温温,微敛的眼却掩去了她心底的几分谋算。

没过几日,卫希颜便上疏,奏立国译馆,请译西夷之书。

政事堂诸参政对此事反应不一,但多是不以为然的态度。

兵部参政周望是坚决的反卫派,凡是卫希颜说东,他必是要说西的,卫希颜压根就没算得到他的支持;刑部参政范宗尹和卫希颜之前也有些龃龉,虽说不像周望那般反对一气,却拿着朝廷精简衙署说事,道:“这译经之事交由礼部文教司着办便可,秘书省另立国译馆则成冗复,而于朝廷无大益,不妥,不妥!”

户部参政叶梦得和大理寺参政谢如意与卫希颜私交尚可,均想设国译馆也不是甚么大事体,以前鸿胪寺就有传法院掌译经事,如今没了传法院,设国译馆就不算逾制,但卫国师奏疏中提议定员五十,这就逾度了。

和叶、谢这二位参政的想法一致,礼部参政胡安国和工部参政朱震对设立国译馆也无太大反对异议,但都不赞成大兴其事,理由是译书非紧要之政。

因事归吏部,参政李纲的意见至为重要。卫希颜和李纲私交甚笃,递帖拜访,费了半日唇舌,总算让李纲点头应允,定员却被大刀阔斧砍下去,从五十降至一十,卫希颜力争,方添至十五人。

这般周折后,至九月,国译馆终是建立。秘书省从诸藏书馆阁中腾出一栋楼阁作为官署公房,二楼藏书,一楼办公。

译馆批立后,户部给出的预算果如名可秀所料,因卫希颜出面,叶梦得方忍痛加到五万钱,再往上添,便死活不松口了。

尚书公房内,卫希颜气得“啪”声搁盏,“五万钱?从三佛齐的赔款中搂出一点来,就不止这个数!”

叶梦得眯着眼笑得一团和气,“哎呦,国师呀,这一事归一事,三佛齐的赔款一入左藏库即为国家之财,某忝居户部长卿,每支一目都心怀惴惴,唯恐一时不慎,辜负了陛下圣恩、臣僚信任……”云云叨叨说了大篇却不退让半步。

卫希颜拂袖而去。

她冷着脸走出户部,同行的监秘书省事韩驹却捋须哈哈一笑,喜得笑颜逐开,他这秘书省历来是不受户部搭眼皮子的“清水衙门”,除了十几人的薪俸外,手头活泛的不过一二千钱,哪来多达五万钱拔入省中?大喜之下直说要在丰乐楼请国师喝茶,恼得卫希颜横他一眼,“区区五万钱,差得远了!”

随行去“要钱”的还有两人,一是新任秘书省少监邵溥,一是以都作郎领国译馆的刘子翼,二人眼中都有喜色,邵溥道:“国师,下官与彦德之前算过,估摸户部至多肯拨二三万钱,未想竟至五万,这比修国史的预算还多出倍余,当可庆幸矣!”

刘子翼也道:“译馆既设,又有这每年五万钱的预算,事已成了一半;之后,吾等可再图之。”

卫希颜目光扫过他二人,心头虽仍不乐却无意打击他二人的热忱,缓了脸色,澹澹一笑,道:“汝等所言有理,是我心急了。”

“国师亦是为译馆着想。”

卫希颜心头愀然不乐,邵溥和刘子翼却是精神头十足,这局面对两人而言已是惊喜,回馆后便拉出海外使团的官吏名录,从中简拔通晓大食文字且文才见长者入馆任事;又建译书条制和赏罚规制等等,不消一月,便将国译馆的班子初步搭了起来。

两人又将目光盯在今科进士上。

按建炎朝科考变革后的任官新制,进士们必须在太学新立的庶政学舍修习半年庶务,包括法律条文、会计簿册、钱粮支用例法、公文规制等等,后半年则分班轮入京中部寺践作公务,期满参加吏部举行的任职考试,合格者方能除职赴任,使这些新入仕途的进士们不至于到州县后因对庶务一无所知而被胥吏所欺。今科已结束的春闱是建炎朝首榜进士科,经礼部试和殿试后,中榜的三百名进士已进入太学庶政学舍修习了近半年,再过旬日即轮入部寺践作实务。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