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520)+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吓,好长的船队!怕不有几百艘?”

“没听报上说么?出使时三百艘!”

“看那艘最大的……五层楼船呀!”

“嘁,少见多怪,那就是咱大宋的神舟!”

“巍巍乎!嵯峨乎!”有文生开始咏叹。

……

庞大的船队分队泊入十余道码桥,船上三十几名有品级的出使文官和护航将官踏着长长的梢板登岸。码头上身着紫绯绿各色官服的几十名官员站在罗伞下,迎候远航归来的使节团,最前方的是一柄镶朱边紫罗大伞,罗伞下是清一色的身着紫袍官服、佩紫金鱼袋的朝廷重臣,那重紫浓彩几将使团官员的眼目眩晕。

宰相、枢密同迎!——这是大宋仅次于皇帝御驾亲迎的接迎仪制。趋步上前的使团官员激动得心头急跳。

迎接官员的为首者是尚书右仆射丁起和国师枢密使卫轲,左为紫袍直幞的丁相公,笑容和煦,右为紫袍玉冠的卫国师,颜容似雪;身后是政事堂诸参政及六部尚书侍郎等,品级皆在三品以上。

使团中官职最高的正副使节品衔不过五品,且远航出使归来亦非斩敌上千的迤北之功,因何得以这般高的接迎待遇?

邵溥和刘子翼心中雪亮,记得建炎二年使团出行前,卫国师亲口承诺:“汝等自海外归来,吾必出城亲迎之。”——有国师枢密使亲迎,又有宰相同行,朝中高官焉有不来的?

“……朝廷未忘诸君!”丁起一句又让使团众人眼湿。

是日晚,和丰楼会宴,为出海使团接风庆贺。

出使海外是卫希颜的提议,她在奏疏中道:“大宋立国后,海外诸国近至高丽、倭国,远至大食、大秦,均有遣使……靖难之后后我朝新立,宜远近相交,扬威诸蕃,使诸海外均知我朝为正统……”

这“正统”之说恰是建炎朝君臣心之所向,经过长达半年的筹备,在神舟巨船造成后,庞大的出使船队终于在建炎二年五月启航,由杭州湾入海。

使团的船队有大小楼船共三百艘,其中神舟一艘,大、中型楼船一百余艘,船队的船舶又分为使船、粮船、战舰、哨舰以及水船等辅助船,共载官员文吏、通译、药医药徒、各类工匠、水手军士等二万九千余人,先北上出使高丽、倭国,再南下,先后到达交趾、占城、真腊、三佛齐,细兰、故临。

建炎二年出使的使团护航战舰还没有装火炮,舰上的武器装备是抛石机、拍竿和弓箭,虽然护航战舰只有三十来艘,但使团船队的庞大浩荡使海盗望而遁之,即使三佛齐水师也不敢假作海盗掳掠。

建炎三年的冬季,使团船队借东北风横渡印度洋,六十天后进入波斯湾,到达大食国的西拉夫港。

大宋的海船因船体大,吃水深,往往需在西拉夫港将商货移到大食的轻型船上,才能行入吃水浅的底格里斯河,沿河上达王城。西拉夫港因连接了东西方两大海贸城市——广州和缚达(巴格达)——而成为波斯湾的繁盛港城。

大宋使团的船货足足移装了七百艘大食轻型船,沿河而上一路轰动,来自遥远中国的华美丝绸,如玉般光滑的瓷器,洁白坚韧的纸张,质地精良的陶器……征服了整个缚达城。

宫廷宴会上,哈里发(政教合一的首领)举杯致欢迎辞,兴致盎然道:“……缚达王城兴建时,哈里发曼苏尔说,‘这里是优良的城池,此外,还有底格里斯河,它可以使我们连接中国这样的遥远国度……’如今,我们迎来了来自遥远中国的、盛大的大宋王朝使团,这是光辉的一页……为了缚达城和广州城的金光闪耀,干杯!”

“干杯!”

自王宫而下,缚达城掀起争相宴请大宋使团的狂热,和王公大臣的宴迎相比,大食的商人们更是火热十倍,恨不得将整个使团包融了。在缚达城驻留的两个月,使团成员参加无休止的接见,无休止的宴会,衣香鬓影,金光璀璨……在各种宴会和私见中,大量精美的“大宋产”换回了黄金珠宝、波斯刀、书籍图册等等。

“……大食史上有个英明的哈里发,建立了一个‘智慧宫’,翻译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古文书籍。人类的智慧由书籍传承,这位创建智慧宫的哈里发,为了获得珍贵的书籍,不惜以与书籍等重量的黄金作为酬劳……汝等到缚达后,无论用何等方法,务将智慧宫‘柘印’一份回来。”这是卫希颜给邵溥和刘子翼下达的秘密使命。

二人拜别宰相时,丁起也提及“智慧宫”,“以此知悉西方古代先贤智慧,知己知彼,拓宽眼界”云云,邵溥和刘子翼经卫国师和丁相公这般先后郑重嘱咐,对此自是不敢轻忽,不但带回了书,还带回了人。

次日申末,和丰楼宴会后,使团主要官员又受邀参加国师府邸的庆贺宴会。

宴席设在国师府前院的正堂,六面槅扇齐齐打开,坐北正墙上悬着巨幅海船迎风破浪图,下头是一张紫檀攒边长案,案后是一张紫檀扶手大椅,下方呈雁翅形摆了一百来张金丝楠花腿桌,桌后各设同质的扶手椅,整座正厅阔深达三十丈,一色暗红织毯铺地,大气堂皇。

前院的正堂非大日子不开启,卫希颜将庆贺宴设在此地昭示了对出海使团的额外重视,这让赴宴的使团官员既激动又有些紧张。

席上乐声轻扬,杯来酒往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摆谈出使的诸般趣事,几巡酒后,气氛越发融洽。

卫希颜一直面带微笑,言语亲切,和平日清贵高远不可及的形象颇不相符,这种态度让这些出使海外两载方归国的文官将官们都觉得心头慰贴。

她再度以她的行动彰显了对海外的重视。

“……你们是功臣!”

宴罢后,她在书房单独接见邵刘二人,拍着案上长长的书单道,“这些都是财富,黄金珠宝无法相比的财富。”

邵刘二人相视一笑,邵溥说起搜集书籍的经历。

卫希颜开列给他们的书单除了她记得的少数书名外,多数是列了著作者,让他们按名索书,搜集这些书并没有费他们太大的心力,邵溥解释道:“智慧宫建立虽然已过了几百年,馆内收藏多有残缺损次,幸而六十年前,大约是我朝神宗初年,塞尔柱宰相尼扎姆奉诏在缚达城建尼采米亚大学,智慧宫被并入大学,馆内通译后收藏的各类书籍得以再次整理,最终补修齐全,正好方便了吾等。”

他说的塞尔柱是指西迁的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是大食的摄政国,哈里发成了形式上的国王。

“……大食国王在缚达城还是有权力的,某等遵国师嘱咐,携丝帛精瓷和经史子籍分别献给王宫和大学,获允在智慧宫誊抄部分书籍。不过,一些收藏珍贵书籍的馆室不允使团进入,某等亦设法得到了抄本,甚至原本。”

卫希颜会意一笑,“财帛动人心……!”智慧宫这种学术场馆也免不了出一些贪财之辈。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