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386)+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大理寺卿道:“本案今日暂审到此,三日后控辩双方作结案陈词,公堂宣判!”

众人大失所望。

当晚,酒楼茶肆又是一番热闹猜测不提。甚至有人在暗地出盘口,赌三日后的贡案结果。

胡寅旬休三日,仍在家中,对父亲明断极为佩服。胡安国却无得色,又书了两信,着家人递给范元长、朱子发二位大人。

户部虞部员外郎范冲在京师居的是朝廷公房,正约了至友朱震屋中聚酒。胡府小厮赶巧,不用跑二趟。两人遣走小厮,拆开信来,却是同样内容。范冲观信中“忍”字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将案上刚成的一篇斥文揉捏成团,丢入篓中,“诚如康侯所言,暂忍一时,三日后再论不迟!”

京中热潮不止。有庄家甚至暗地里开盘口,赌贡案的判案结果,竟有不少人入局下注。压公诉方和压被告方的几成五五之比,让人对案子的结局更是揣测莫定。

羁押在临安府牢的举子们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难安!

今年的开夏特别热。一间牢房同时关了二三十人,汗味臭味混在一起,又没一丝风,憋闷难出,让人熏熏欲呕。又有臭虫老鼠出入,赶之不绝。白天尚好,夜间休息更是辛苦,通铺几十人挤着发汗,硬板床咯得骨头酸痛,又有蚊子嗡嗡不止,一咬一大包,让这帮子弟着实体验了把什么叫“牢狱之苦”!

方技杂类的举子平素过得日子粗简,倒还受得住,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和享受惯了的豪富子弟可就禁不起了,这大半月的牢坐下来,一个个熬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幸亏临安府在牢食上有优待,没拿掺了石子沙粒的粗砺陈米招呼,除了净米蔬菜外,隔日还有一顿肉食供应,这些叫苦不迭的举子方将养了下去。

比起肉体上的受苦,更让人难熬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让人心口如压重石,坐卧难安。

“这日子何时才有个头……”一举子使劲挠着臂上的大红疙瘩,神色颓唐。

一牢的人都敞着衣襟坐在地上,撩着衣摆呼啦呼啦扇风,看着几只臭虫跳过,也懒得理会。

“等着吧,还有三天……”一人耷拉着头道。

“是啊……是好是歹就看这一天了!”另一人接口道,语气中颇有些自暴自弃。

牢中顿时静了阵。

“啪!”一人突然抬脚狠狠踩死只臭虫,咬牙道,“这就是无妄之灾!只怪……”他抬了下眼,却恨恨停口。

话没说完,牢里众人却都知他抱怨什么。说实话,谁不怨呢?祸就是那两人起的!

但事已至此,恰如邓志宏所说,怨之如何?徒劳心力尔!

牢中一片恹恹。

也有沉静不躁的,或盘腿静坐,或闭目不语,却不过百中四五。关押了近千名举子的大牢,竟然静谥得无声。闷沉沉的气氛连看守的牢役都有些持不住,恨不能有人开个腔,打破这如死水般的沉静。

突然一道朗朗声音,吟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这道声音宛如溪流激上泉石,让人耳目一清。周边的举子听着听着,不由跟随李易诵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朗朗书声穿透厚阔牢房,回荡萦绕。有人不由坐直,有人不由站起,千百人同声诵念,音如金石。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篇《孟子?告子下》很快诵完,邓肃紧接着又高声起念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众人同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这篇曾子的《大学》共二千五百余字,众儒生诵读极熟,牢中的商举和杂举诸人不会的皆默默听读,在那极富音律的诵声中,烦躁和不安似乎渐渐消去。

牢役们被这宏宏诵声震住,又见越来越多的举子站起来,立在牢房木栅前,以为举子要生事,不由惊惶。牢头赶紧飞报府尹。朱跸闻讯赶来,未入牢房便听得锵锵书声,他停在牢外听了好半晌,扬手止住牢头,“无妨!由他们去!”

他负手慢步踱回衙门,立于廊下,眯目望了阵刺眼的烈日,微笑低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呵呵,如此祸事,焉知非塞翁失马?”

*********

在举子们的日日诵书声里,时日很快到了五月初四。

贡案三度开审,旁听者济济一堂,堂下却静得鸦雀无声。

大理寺卿敲响惊堂木,“请公诉人结案陈词!”

“是!”洪皓肃然起身。

堂下百人均抻直了脖子,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

大理寺外,人山人海。没抢到堂听位置的人都挤涌到衙门口,不愿离去,若非门口有两位铁将军横眉瞪眼持戈把门,早被人潮涌上台阶扒门缝瞧个仔细。

这会子人虽挤得多,却没什么嘈杂声,隐隐听得从门里传出一人声音,听不甚清楚,却觉得冷峻逼人,从声音的高低起伏中似是气势锋锐,让人由不住地悬起心来。

“啪!”过了老久,似是又有惊堂木响。

外面众人心道:莫非是被告讼师陈词?

又隐隐听得里面声音清亮。

过了约摸一刻,里面又没声响了。

众人急得心浮气躁。

不知等了多久,或许是一刻,也或许是两刻……终于,一声拍案脆响。

众人心道:来了!

人群搡动下朝前拥挤,最前面的人被后面的人推着踏上一道石阶。“退后!”把门的军士怒喝,长枪斜挺。

人群哗声杂起。前面的人叫后面退,后面的人却谁也不肯退一步。就在这时,一道清泠如泉的声音突然响起,在这燥热的天,如冰凉凉的井水浇到心头,让人一阵沁爽。众人不由一静:是国师!

那声音仿若就在耳边,却听不清晰。众人虽急,却谁也没有再涌动。

那清冷如泉的语声萦绕了足有一刻。

其后,就是一片静默!

又等了许久、许久……

“吱呀”一声,朱红衙门开了。

渐渐地,有人走出来。面上神情却极为古怪,既非喜,又非悲,倒似几分恍惚……仿佛不敢置信的茫然。外头的人都暗呼奇怪,有性急的扯着前面出来的人就问:“敢问兄台,案子判了没?”

“判了!”答的人有些晃神。

“怎么判的?是轻是重?”

“似乎轻……也似乎重……”

“……哎!一言难尽……”

“……几句话说不清,回去再说……”

出来的人都摇头,有人干脆道:“别问了,明儿一大早看报就知!”

等着的人都傻眼了。这案子,究竟怎么判的呀?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