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363)+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围观的众百举子急得搓手跺脚,叫嚷声又趋杂乱。

“别打了!”

“再打出人命了!”

“武安军怎么还不到?”

“临安府巡捕都哪去了?”

……

就在这么一个时刻,突如其来的那道“住手”的喝声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一道玉旨纶音!

***

“国师!!!”

旁观的众百举子几乎齐声惊呼而出。

谁能料到,在这急乱成一团的当儿会见到最不可能见到的人!

无论是场中斗殴的、还是场外旁观的,都呆住了!

***

晨光映照下那女子容颜如玉如雪,清姿绝伦如幻。

“国师大人!”

先前那张贴文告的礼部小吏不知从何处钻出来,一溜烟奔上前去躬身作揖,“小的礼部书吏薛通参见国师大人!”

众举子这才如梦初醒,顿时一阵慌乱,乱七八糟、七手八脚地整衣理冠,拱手揖礼。

“某等参见国师!”

卫希颜扫了眼满地狼籍,眉毛微微挑了挑,问那礼部小吏:“发生何事?”

“回禀国师,事情是这样的……”那礼部小吏口齿伶俐,三言两语就将事发情况说了个清楚明白。

“看来,今科新进的贡士们精力旺盛呐!”

卫希颜唇角挑了挑,悠悠一句不知是褒是贬,让参与斗殴的举子均不由汗颜低头。

她微微弯身,拈指拾起落在足边的一顶不知是哪个举子飞落的东坡文士帽,掸了掸上面沾染的灰尘,拿在手边转了转,清淡眸光从众百举子脸上、身上扫过,面上神情似笑又非笑,却让人无端地生栗。

那些扭打得鼻青脸肿、帽落襟裂的举子均禁不住缩了缩头,勾着颈子不敢抬眼,一个个暗地里悔青了肠子!

斯文尽失!吾面丢矣!参与斗殴的举子欲哭无泪。那些没打架的举子也不敢侥幸,赶紧回思自己方才是否有不雅和失态之举!

一时间,场面静得鸦雀无声。

卫希颜慢悠悠转着手中的文士帽,没有说话。

气氛沉肃!

众举子均双手交叠恭谨放在胸前,这在礼仪上称为“叉手不离方寸”,是恭聆教诲的姿态。无人敢说话。

“真是壮观呐!”

卫希颜忽然一笑,“几百名朝廷贡士,在贡院门前群体斗殴,何等壮观!”

众举子闻声愧然,更不敢喘口大气。

***

“沓沓沓!”

突然疾响的奔跑步声如一颗石子投入凝沉的湖面,众举子不由微松口气,抬头望去。

“快点、快点!”

“不能放走一个!”

从东面、西面各奔来一队人——东面的队伍头戴范阳帽、佩刀裹腿,是武安军士兵;西面的一袭皂服乌靴,是临安府巡捕。奔近的武安军约百人,巡捕七八人,两队顷刻间便奔近,迅速散开配合将贡院东、南、西三面围住。

带队的武安军校尉和巡捕捕头虽未见过卫希颜,却识得那紫袍官袖上的凤凰金绣——百官中四品以上官员均可蒙赐龙纹袖的官袍,但朝廷官员上下却唯得一人可穿着凤凰纹袖的官服!

两人心惊下急奔上前,抱拳见礼:

“麾下武安军京畿总队七营都尉周思成参见国师!”

“卑职临安府衙巡捕西坊四队捕头孟山参见国师!”

“这架打完了,你们也赶到了!”

卫希颜掸了掸手中的文士帽,语气并不重,周、孟二人却都一个寒凛,赶紧应喏一声告罪,暗地里却颇有些委屈——若非上峰有令,他们敢这般“拖沓”么?

就在这时,又有急骤的马蹄声响起。

京畿武安军总队的都统制程仲明、临安府尹朱跸带着一众军士捕快几乎是前后脚赶到,远远的就看到那抹独特的绝世清姿,赶紧翻身下马,纵步上前见礼。

卫希颜扫了眼朱跸,淡淡扬眉,“赤府既在,按大宋刑律,聚众斗殴者当如何治罪?”

赤府是对京师府尹的称呼,朱跸被点名询问,立即拱手恭敬回道:“禀国师,聚众斗殴按律当处笞刑!”

参与斗殴的举子闻言面色一变——鞭刑事小,丢脸事大!

一众旁观的举子却暗中松了口气,只要不牵累考试就好!孰料这口气还没完全落地,就又被国师一句话悬了起来。

“朱赤府,朝廷贡士目睹斗殴却袖手置之,按律当作何惩处?”

《刑统》对此并无规定,但朱跸是丁起亲手从原杭州府官员中拔擢上来的亲信干才,心思机敏,略略一忖便援引了真宗朝时大理寺对一刘姓举子置妇人被殴不救的类似判案,拱手回道:“禀国师,可处罚铜!”

围观未动手的众举子顿时或悲或喜,悲的自然是那些手头拮据的举子,大多数举子却是松了口气,罚几贯铜钱而已,比起笞刑体面多了!

卫希颜笑了笑,清凉如雪的眸底却毫无笑意,她目光扫睨众人,语气冷厉,“汝等身为朝廷贡士,皆以习经知礼为首,然今日行为却如氓徒愚民,可配这‘贡士’之称?”

“依汝等今日作为,他日为官,可当得起治民教化的表率?”

“先贤圣人之道,汝等就是这么学的?”

一句接一句,问得在场的千余名举子羞愧不已,随后从国师冷冷话语中揣摩出的几分话意更是让诸多举子心惊胆战——国师或会上书皇帝,要求取消他们进试的资格?

若换了别的官员,即使皇帝亲驾在此,举子们也断不会作此不可思议的揣测,毕竟没有哪一个官员(包括皇帝)敢冒着风险一举得罪千名贡士,更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但人类的恐惧多数是来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可捉摸——在众多举子心中,卫希颜就是这种不能以常理揣测的人物!

大宋的百姓没有人见过神,却没有人不敬神畏神——人们对天神的敬畏或许正因为“天”和“神”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也无法捉摸!

在南廷很多普通百姓心中,天佑国师就是这样的神人!

举子们不比无知百姓,自是不会将卫希颜当了神去,然而潜意识中却根植了那种高不可及的形象,并由此而生敬畏。这种敬畏,对皇帝也有,然士人官员对皇帝的敬畏多半是因“天子”高不可及的身份——就如凭空捞了个皇位的赵构赵官家,如果不是坐在“皇帝”这个宝座上,那就啥都不是!

但卫希颜不同,即使她有朝一日不再是大宋的国师和枢密使,那种源自于人们心底的敬畏仍然不会消失!无论是世间独尊的实力、战绩,还是凌绝天下的风姿、气度,均让人无法不倾倒,而对敌的嚣傲冷厉又让人在崇敬她的同时油生惧意!这种敬畏衬着卫希颜高不可及的形象根植在举子心中牢不可破,让人无法不从她冷厉的话语中揣疑她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

贡院的群斗风波暂时以众举子的收监关押告结。

然而,对这些新进贡士如何惩处却迟迟没有下文,既未施笞刑,也未处以罚铜,让举子们更是心怀惴惴。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