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190)+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落马溅起的尘灰微微弥漫,赵桓身后的十数文官忍不住抬手掩鼻,处于尘灰正中的七千西军却无一人皱眉耸鼻,面容沉如岩石,连带眼珠都未动得半分,即便面见的是皇帝,目光仍然锋利无畏。

卫希颜注意力凝在中锋的二千骑上,从表面看似乎与左右两翼的五千骑兵无甚区别,但细察下,便发现这二千骑兵的目光相对沉静,不似两旁骑兵锋锐逼人,但这沉静,却让人更加窒息透不过气!

卫希颜微微眯细眸子,这是杀威呐!唯久历战阵千锤百炼方能锻出的杀威!

这二千骑必是种师道的亲军了。见兵识将,让西夏和辽金均被震慑的大宋名将,果然名不虚传!

种师道时年六十有五,身躯依然高挺如山,腿上因陈年兵伤而行走微缓,沟壑纵横的面庞张显出饱经世事风霜的沧桑,灰眉下的一双深目却是沉毅邃远,闪耀着星轨运行的光芒。

卫希颜若有所思的目光与种师道深邃睿智的目光在半空中碰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卫希颜唇角微挑。

年少睿敏,锋芒内敛!种师道暗赞在心。

名将少相目光凝得一刻,微笑交错而过。

迎得西军入城后,赵桓下旨犒劳,军中一派欢腾。

当日下午未时,新帝召种师道崇政殿问策。

李纲和卫希颜倾耳凝听,种师道看得二人一眼,抱拳谦逊道:“陛下,李相和卫相智谋出众,统军有道,大败金军于城下,臣方至京中,诸事不察,岂得妄言军情!”

赵桓闻言微有踌躇,目光不由瞟向卫希颜。

卫希颜看了李纲一眼,上前拱手道:“种少保带兵征战多年,西夏闻之不敢妄动,其兵谋智略岂是卫轲比得!轲年少识浅,一时守城或易,击退金军则为困难。如今完颜宗翰西路军已破太原,若攻陷沁州、潞州、泽州,当可直下东京与东路军会合,我军退敌便更艰难!如此形势,尚请少保不吝赐教!”

李纲闻之眼眉微张。卫轲论职为尚书右丞,已入宰执核心,论衔为少傅,三孤中少师、少傅、少保虽同为正一品,少傅排位却在少保之上,况且大宋朝文臣向在武将之上,卫轲却对种师道执以谦恭之礼!

李纲心下纳罕,他虽敬重种师道,当初又力荐召种师道勤王入京,但宰执对武将行礼甚恭,让他微觉不妥。

赵桓也略有诧异,但他早就习惯卫希颜行事出人意表,转念又觉驸马妹夫身居大功却不骄不躁,实为难得,不由心下欢悦。

种师道灰眉微动,赶紧拱手回礼,心下对卫希颜的估量又升一层高度。

上午,他入城经北门之时,亲见数千守城宋军看向皇帝是尊敬,看向李纲是崇敬,看向卫希颜的目光却是崇拜,三者一字之差,背后蕴含的深义却自有差别。

此子武技兵谋不凡,二十出头便得宰执高位,却进退有度,未见丝毫骄矜,当为深沉内敛;又对武将谦恭执礼,行事出人意表,怪不得一贯眼高于顶的靖岚言谈中亦对其颇有赞赏之意。

种师道一瞬间心念数转,卫希颜如此盛情他再谦逊便是矫情了,遂抱拳道:“陛下,两位相公,金人灭辽不久,国力不足,支撑不起长线行军,唯得一时悍勇而已,并不可怕!我军徐图缓进,待得金人日久粮草不济,必将败退。”

赵桓面带喜色,频频点头。此话李纲同样讲过,但经由大宋第一名将道来,分量自是不同,让人更加沉稳安心。

种师道又道:“最多不过十数日,各地勤王之师大集,尤其西北姚古和种师中率领的西军也将赶到,即便金军东西两路会合,我军三十万亦不惧得。待金人粮草将尽,必将退却。金人若退,我军可追击尾袭;金人若不退,我军两倍于敌,亦可击退而去。”

赵桓再度点头,一番畅谈直至酉时一刻,君臣方意欢而散。

赵桓欲赐三人宫膳,却被种师道婉言谢恩,道是贼酋未退,将帅当与兵卒同食。

李纲深表赞同,四壁守城将士在他命令下吃睡俱在城楼,他本人也亲作表率,连日来均与将士同吃同睡。但卫希颜却无此表率,再晚也必回府歇息,李纲只道驸马与公主恋深情热,不作强求;心下反觉这样也好,卫驸马风姿飘然、秀俊无双,同食同住军士只怕分心恍惚得紧,又哪得专心吃饭和歇息!

三人一道出宫,种师道抱拳先行。

卫希颜凝视那道因腿疾而行走微缓的背影,忖思赵桓将如何安排种师道在军中的位置,突听李纲一声喟叹,“种帅已老矣!”语气中颇有“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的酸涩感慨。

卫希颜秀眉一挑,李纲此语让她隐生不妥,一时却参不透那感觉。

到得晚间,赵桓诏旨传下,任命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统领四方勤王之师,卫希颜突然明了她之前的不安是什么。

大宋执掌军机的原为枢密院,亲征行营设立后,相当于前敌总指挥部,赵桓又许以便宜行事,枢密院便退居其后;此时赵桓却任命种师道为枢密副使,又领四方勤王之师,相当于在前敌总指挥部之侧,又设了一个野战司令部,双方互不统辖。

赵桓此举,自是遵大宋祖制,勿将兵权集于一人之手。枢密院的设立,便是为了防止宰相掌兵,如今李纲以副相兼前敌总指挥,已是破了祖制,赵桓自然不愿将全部军队集于一人之手,遂以种师道为首,再立野战司令部,此为分而治之的权术运用。

卫希颜攒眉,她并非反对重用种师道,相反论打仗,自是种师道强过李纲,她若是赵桓,必以李纲为宰相主政,以种师道为枢相主军,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如今却是两块牌子分头行事,若赵桓这个总统帅擅长战略倒可,能统筹指挥,但事实并非如此。真到作战时刻,宋军是听前敌指挥部的命令,还是听野战司令部的调派?

不要到时候又形成以皇帝为首、一帮文臣为辅的军事讨论会,以赵桓那优柔寡断的性子,怕是三天三夜也难得结果。

卫希颜暗叹摇头。宋朝因五代兵祸而崇文抑武,当年宋仁宗时的名将狄青于危急中平叛得授枢密使,却被朝廷数番疑忌,连欧阳修、文彦博等名臣均力主请罢狄青,致使一代名将郁郁而终;现时的赵桓和李邦彦等又岂放心将军机要务尽付于种师道之手?

卫希颜思忖中冷哼,这金兵不退便罢,一旦退兵,京中掀起的浪潮必是批斗功臣。李邦彦、张邦昌、李梲、蔡懋等,可在一旁虎视眈眈着呐!便算是清流中的吴敏、宇文虚中等,眼见李纲一路飞升,短短十数日便从太常寺少卿升到正一品少傅,更进政事堂副相,论衔论权均在他们之上,难保心底不生嫉妒之意!

政治,尤来污脏!军中行战她尚有两分甘愿,但政治却向不沾手,若陷入这汪泥潭,她还何得抽身赋闲去!

当夜,卫希颜方熟睡,便被宫中来人催醒,奉急诏入宫。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