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打脸之旅(353)+番外

薛嬛笑道:“所以哥在知道有可能去战场的时候,才会在走之前,向王家提亲。”

薛仁青向二妹妹赞许的一笑,大妹妹二妹妹虽然是双胞胎,但二妹妹却一向比大妹妹更聪慧。

“我走之后,你们也别太快对她释放善意,先刁难她一番,她受女则女戒影响严重,不会反抗的。不过也别逼得太狠,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这里面的分寸,娘你看着办。”薛仁青继续说道。

“我明白,先给她一个下马威!本来就是嘛,她王宝钗算什么,我大哥将来可是要当将军的人!娶了她算便宜她了,自然不能让她太好过!”薛琅得意的昂着头说道。

“这些话放在心里就行了,不要整日拿在嘴上说!”薛母蹙眉道。琅儿就是这样,毛毛躁躁的。

“琅儿说的很有道理。你是小姑子,小姑子刁难嫂子,天经地义。絮儿你也是,不要怕!这几年先委屈你们了,我一定会平安从战场上回来,到时候,我会给你们撑腰的!”薛仁青说道。

“表哥!”杨絮儿哭哭啼啼的说道。

“絮儿,你等我三年,三年后我若没回来,你就嫁人吧,我不怪你!毕竟现在的我,没法子给你名分,我也不能让你没名没分的等着我。原本我知道自己要走,可没想到这么快。我原本打算和宝钗圆房了之后,再提出纳你为贵妾,这样的话,有了夫妻之实,她只会对咱们家更死心塌地,絮儿你也能有个名分待在薛家。可惜啊。不过你放心,如果我回来了,你随时可以回来找我,我对你的承诺永远有效。”薛仁青深情的看着杨絮儿说道。

“表哥!”杨絮儿激动的抱着薛仁青说道。

李玥然怒极反笑,这一家子可真是极品奇葩啊,从上到下,都不是什么好鸟!李玥然后退了几步,扭头看了看桂嬷嬷,桂嬷嬷神情凝重的点点头,上前一脚踢开房门,房门应声倒下,恰好砸在薛嬛身上,薛嬛哎呦一声倒在地上。

“谁?”薛仁青大惊,忙松开杨絮儿,将房门拉开,拉着妹妹起身。

“我!”李玥然大步走了进来。“今儿个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爹娘,大伯,你们都听到了,这样的人家,你们还坚持让我嫁过来吗?”

王庆海和王庆山夫妇随后走了进来。薛家人看到他们脸色大变。

王庆海愤怒的瞪了弟弟和弟媳妇一眼,然后面沉如水的看着薛仁青,当机立断,“薛家既然不满意这门亲事,那么这门亲事就此作废!反正你们也没拜天地,没喝过合衾酒,没入过洞房。来人,将大小姐的嫁妆全部抬回去。二弟,将薛贤侄的八字庚帖以及婚贴等送过来,也劳烦薛夫人将我家侄女的东西全部拿来。”

王徐氏焦急的想要说些什么,王庆山则拉住了妻子,示意她看看女儿。王徐氏看着正面无表情盯着自己的女儿,无奈的低下头。

薛母和薛仁青还要解释什么,王庆海挥了挥手,“什么都不必狡辩了,我们听得清清楚楚!薛家真的好算计!既然薛贤侄和这位表妹有情,又怕她无名无分不好久留薛家,不如你们成亲吧!这样的话,岂不是皆大欢喜!宝钗,我们走!伯父会再给你找个好的!”

“多谢伯父为侄女做主!”李玥然对着王庆海福了福,然后跟着王庆海走了。

王庆山叹了口气,让人将王徐氏送了回去,自己留下来,看人抬嫁妆,善后。

薛家成亲当夜,新娘子就带着嫁妆回了娘家,而且是娘家父母和伯父亲自来接的,一看就是薛家做了亏心事。李玥然特意让桂嬷嬷找了个几个能说会道的丫鬟,站在薛家门口,将薛家人的盘算说了个干干净净清清楚楚。

薛仁青面色铁青,有心想解释几句,无奈事实如此,铁证如山,无人听他解释。薛仁青马上就要走了,一时之间也没了别的办法。薛母黑着脸,示意薛仁青赶紧走,儿子将来是要当大将军的人,不能连累了儿子的名声。她一个寡妇,名声差点就差点,她不怕!可薛母忘了,她虽然不怕,可薛家还有薛琅薛嬛杨絮儿三个女孩子呢!之后三人到了婚期,却无人上门提亲,皆是今夜之过了。

薛仁青骑在马上,担忧的看向寡母弱妹,再看看面无表情搬抬嫁妆的王家人,面色铁青,心中默默发誓,今日之辱,他薛仁青铭记在心,他日定当讨回。

然后,拍马而去。

第210章 宝钗记之誓当一品夫人 二

李玥然跟着王庆海回了王府, 王庆海的妻子王海氏站在门口,看到他们回来了,叹了口气, 迎了上去,拉着李玥然的手, “别担心,安心在家待着。”

李玥然点点头, “知道了,多谢大伯母。”

“好了,不想那么多了, 先回去休息吧!”王李氏让人送了李玥然回房休息。然后和王庆海去了花厅,“今日宝钗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王庆海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丫头总算没让她母亲给教歪了。这样的情况下, 她如果还要忍辱负重在薛家待下去,我真要怀疑她脑子是不是坏了!好在, 她骨子里还是像我们王家人的。”

王李氏笑了, 对王徐氏这个弟妹,她也很无语。王庆海和王庆山兄弟两感情很好, 当初王庆海中了秀才之后, 家中没有银钱供他上京赶考,王庆山就娶了盐商徐家的女儿为妻,靠着王徐氏的嫁妆才解了这燃眉之急。王庆海考了六年,才中了举, 金殿对试后,点了探花,在京城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因为感念弟弟一家对自己的照顾,特特将弟弟一家接到了京城一起居住。

王庆海夫妇俩对这个弟弟弟妹都十分感激,王李氏嫁妆丰厚,自从成亲后就没再要弟弟一分钱,夫妇俩对弟弟一家十分厚待。王庆山还好,可王徐氏就十分不自在,总觉得自己盐商出身,低人一等的感觉。王庆山见她这样,想着干脆还是回乡算了。王庆海苦留无果,只好随他们去了。谁知道刚要走的时候,王徐氏却发现有了身孕。

王庆山和王徐氏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子嗣,四处求医问药,访僧寻道的,也没个结果,没想到在京城待了几个月,就有了身孕。王徐氏想着,许是京城水土好的缘故,因此也就再不提回乡的事。王庆海夫妇也想着自家兄弟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这样最好。

后来,王徐氏生了个女儿,王家人都高兴的很,王庆海和王李氏只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王庆山则是多年无子,好容易得了个女儿,宝贝的很。

可王徐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觉得自己出身商户,低人一等,京城名门闺秀多不胜数,她总怕会连累女儿被人耻笑,因此一直拘着她不让她出门。王徐氏不识字,虽然不拦着女儿识字,可在女儿的教育方面,完全按照女戒女则上来,想着,按书上来,总不会出错吧!书里,王宝钗之所以那么任劳任怨,死心眼,大部分都是王徐氏的责任。在王徐氏的教育下,王宝钗成了一个三从四德,传统守旧的女人。嫁到薛家之后,除了父母身亡,再没回过王家一次。因为王徐氏教育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应该以夫家为重,不能总惦记着娘家。

上一篇:穿越之理想生活 下一篇:重生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