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尽欢颜(135)+番外

兵部下公文调拨战马兵器,户部拨钱粮军饷,工部迅疾准备攻城器具和一应辎重。礼部撰写檄文。就连吏部,也忙碌了起来。

一旦剿灭城阳王,藩地就要收归朝廷,得另派官员前去,还要安抚百姓,这都得提前准备。

至于刑部,也加紧查案。城阳王世子之死,激得城阳王兵变造反。北海王世子遇刺一事,还没个交代哪!万一北海王也反了,朝廷可就要大乱了。

五日后,朝廷大军出动。

忠勇侯领着两万骁骑营,在宽敞无边的校场上点兵。两万大晋精兵,个个身着铠甲,手持长枪利器,威武雄壮,呼喊声震天。

永明帝不知是何用意,让太子亲自来看这一幕。几位藩王世子,也都被宣召而来。

体弱胆小的彭城王世子,在太阳下站了半个时辰,脸孔泛白,身体摇摇晃晃,差点昏厥。

其余藩王世子,脸色也都不好看。

唯有徐靖,没心没肺,看得津津有味,还低声和太子笑道:“堂兄,我早就听闻忠勇侯的厉害了。今日一看,忠勇侯果然威风得很!”

太子心情复杂,低声应道:“忠勇侯麾下,都是骑兵。朝廷养一个骑兵的军饷,够养十个普通士兵。”

大晋为了养这么一支骑兵精锐,每年要消耗百万计的银两。两万骑兵已经是极限,养不起更多了。

徐靖深有体会,点头低语道:“我在北海的时候,身边两百亲兵都有战马和盔甲。每年都得花几万两银子哪!养兵就是费银子。”

“这么算来,城阳王就是私下养兵,人手也有限。这两万骑兵前去,定能迅速平定叛乱。”

太子嗯一声,看了徐靖一眼。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忠勇侯终于领兵启程了。

数万匹骏马踢踏前行,校场地面不停震动。徐靖站在高处遥望,也为之震撼不已。

一转头,就见一张熟悉的讨厌脸孔,目中露出挑衅一般的寒光。

徐靖心中冷笑一声,慢悠悠地走了过去:“忠勇侯领兵前去平乱,慕容校尉是不是格外艳羡?”

慕容慎淡淡道:“末将在宫中当差,身负保护皇上的重责,不宜擅离。不然,末将早就自动请缨去平乱了。身为藩王,不思朝廷恩惠,竟敢兴兵作乱,这是自寻死路。”

徐靖竟也十分赞成,点点头道:“说得没错。这个城阳王,就像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太子见徐靖和慕容慎说话,有些惊讶,笑着过来了:“堂弟,你和慕容校尉倒是投缘。”

徐靖咧嘴一笑:“慕容校尉曾去北海传旨,我和慕容校尉一见如故。”

慕容慎被恶心得不行。

太子好奇地看过来,慕容慎还得挤出笑容:“是,末将十分敬仰世子。”

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云涌(一)

北海郡,北海王府。

廖长史步履匆匆,急急拱手禀报:“启禀王爷,世子派人从京城送信来了。”

北海王“大病”一场后,整个人瘦了许多,愈发显出英俊的五官眉眼。他唔一声,接过信,拆开看了起来。

看完,北海王叹了口气。

廖长史心里七上八下:“王爷,朝廷那边是不是出大事了?”

北海王点点头:“城阳王世子遇刺身亡,城阳王悲恸之下,反了朝廷。朝廷派了两万精兵前去平乱。”

廖长史面色倏忽一变,声音紧绷:“如此一来,世子在京城岂不太危险了?”

第一个遇刺客的,就是徐靖。万幸徐靖平安无事。

现在城阳王一反,朝廷派兵平乱,藩王世子们在宫中的处境就分外尴尬了。

北海王默然片刻,才低声道:“这件事,暂时别宣扬,先瞒着王妃。”

北海王妃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徐靖曾遇过刺客一事哪!不然,早就按捺不住要冲去京城了。

廖长史神色凝重地应了。

待廖长史退下后,北海王叫了亲兵统领过来,低声吩咐数句:“……不惜金银,继续招兵买马,刀剑盔甲继续打制。记住,此事一定要暗中进行,不可走漏风声。”

亲兵统领拱手应下,迅速退了出去。

北海王将徐靖的来信收进书房暗格,提笔写了回信。

“春生,京城局势复杂,人心变幻莫测。你虽和太子交好,也要暗中提防。”

“风起云涌,你要小心应对。”

写完信后,又令人去一趟赵家,将赵元明写给赵夕颜的回信一并带上,送去京城。

忙完这一切,已至傍晚。

北海王神色如常地回了内院。

一无所知的北海王妃,笑吟吟地迎上来,一脸的喜色:“王爷,有件天大的喜事。”

北海王笑道:“秋闱还没放榜,莫非你就梦到姑爷考中举人了?”

北海郡的秀才们,在一个月前一同动身去了青州,参加今科秋闱,并留在青州等待秋闱放榜。算一算时间,还得再等上几日。

北海王妃一把年纪了,飞起白眼来,依旧颇有风韵:“我就做过一回姑爷中举的美梦,倒被王爷天天拿来取笑。”

北海王哈哈一笑。

北海王妃也笑了起来:“是莹娘。她这个月葵水迟迟未至,睡不下也没胃口。今日找了大夫来诊脉,竟是喜脉。”

徐莹和谢凌风成亲几年,肚子一直没个动静。谢夫人对儿媳最不满的,就是这一点。

没想到,徐莹回娘家住几个月,竟有了身孕。

北海王大喜,立刻道:“这可真是大好消息。我立刻就写信告诉春生。”

北海王妃笑道:“再耐心等几天。如果姑爷中了秋闱,岂不是双喜临门。到时候一并写信给春生报喜。”

时间一晃,又是五六日。

秋闱放榜,喜讯连连。

北海郡去赶考的秀才一共一百二十人,加上其他郡县的数百名秀才,参加秋闱的共有千人左右,最后取中一百名举人。

霍衍高中头名解元,吴绍中了第十三名。谢凌风名次略低一些,是八十六名。到底也考中了,明年可以奔赴京城参加春闱。

赵元明也在此次秋闱中名声大振。北海郡足足考了三十多个举人,占了三成。且多出自赵氏族学,是赵元明的学生。

青州第一大儒,声名鼎沸,前来拜师的学生,几乎踏破赵家门槛。

不过,赵元明实在高兴不起来。

赵夕颜写来的信,沉沉压在心头。

赵元明早已远离朝堂,如今对朝廷动静格外关注留意。北海王每每得了消息,便会立刻派人来送信。

忠勇侯已经领兵去了城阳王藩地。区区一个藩王,纵然暗中养兵,又岂是朝廷精锐大军的对手?

再想到身陷漩涡的徐靖赵夕颜,赵元明心中愈发焦灼,已经连着多日没睡好了。

“启禀老爷,”松石笑着进来禀报:“霍公子吴公子都来了。”

学生们高中举人,一同来拜谢夫子。

赵元明打起精神笑道:“让他们都进来。”

上一篇:合喜 下一篇:据说我爹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