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合喜(277)

她说道:“我一个闺阁女子,不知何德何能得到你的信任,不过你既如此信任我,那么我也定不让你失望。常家干的事虽然跟我们苏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我也会不遗余力,帮助你们把这案子办得明明白白,替朝廷铲除奸恶。”

“我毫不怀疑苏姑娘的热心。”容嫂满眼都是诚挚。

苏婼微笑:“那你不妨告诉我,你为何当夜离开了,今日又回来了呢?我听韩世子说,你一来就是直奔二房去寻宁氏的,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觉得宁氏这里可以敲打?”

容嫂犹疑片刻,说道:“我其实也不确实她是否经得起敲打,不过是我们当中有一位了不起的领头人,他提议试试。而这件事显然我是最适合做的。我抱着尝试的心情,没想到最后她竟然当真提供出了有用的线索。虽然她没有亲手给我们那道虎符,但起码有些事情能解释通了。”

苏婼委实如此。她又问:“不知这位领头人是谁?是哪位贤士?眼下他又在何处?”

容嫂听她问到这里,看着她时的眸光逐渐明亮,美好的薄唇也微微扬了起来:“他交代我不能多说,我不便违抗,还请姑娘见谅。只不过,随着常蔚落网,薛家被冤之事浮于世人眼前,这位领头人迟早都会露面的。而我想以姑娘的智慧,兴许你还会提前猜出来。”

苏婼诧异地望向她,她却已盈盈站起来:“以上这些话我原本是答应了韩世子要对他吐露的,您二位珠联璧合,如今跟姑娘说了也是一样。今日我先别过,三日后,我将登门拜访姑娘,还请姑娘赏面放行。”

苏婼在珠联璧合四字上顿了顿,随后就更讶异了:“您到苏家来?莫非您有甚需要?”

“那倒暂且未有。究竟何事,介时姑娘就知道了,请容我先卖个关子。前几日我因旁观常家动静,很多事情还来不及去做,今日我使命达成,也该去准备准备我自己的事了。而这几日姑娘也正好可助世子追踪常贺及查探那道虎符真假,总之,三日后,我与姑娘定会再有一面相见。”

说完她颌一颌首,而后就退步出了车厢。

苏婼也想要留住她来着,却想不出能以什么理由将她留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下了地后,朝着街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苏婼深深沉下一口气后,也只好放下了帘子。

而此时人头涌动的街头,却有人藉着巷口的桂树作遮挡,暗暗露出了充满戾意的目光。

第318章 传说中的圣物

韩陌出了常家后,急切的心情在沿途百姓安然的神色中逐渐平静下来。

虎符事关朝廷军防,宁氏提到了虎符,那么不管真假都得上报。可是正是这要紧之故,常蔚是怎么办到的?各屯营都有自己的虎符,一半在营中主帅手上,一半在宫中,有用之时皇帝分发给兵部,由兵部持虎符调兵。用完之后,虎符得立即交还宫中。常蔚身为兵部侍郎,他有足够多的接触到虎符的机会,但他如何能够留在手中不交?而皇帝也不催吗?

“世子,您怎么了?”

杨佑的询问使他回神,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几时已在路中央停了下来。

他蹙眉道:“我在想,皇上这几日让我在常家搜查的,难道会是这道虎符?”

杨佑深点头:“很有可能啊!”

“那皇上原先没让我查常家,是皇上也不知道虎符落在常家?”

杨佑想了下,再点头:“也很可能!”

韩陌睨了他一眼:“你还能说点有用的吗?”

杨佑挠头:“属下是真觉得世子说的很有道理啊。只不过皇上如果知道虎符丢失,为何不告诉世子呢?此事如此重要,皇上没道理卖关子呀!”

韩陌倏然直身,眼睛都直了!

杨佑说的没错啊,这么大的事,皇帝都已经让他去常家查了,有什么道理还要捂着?

这么说来,皇帝不知情,岂非更合理?

想到这儿他立刻打马:“赶紧走!”

此刻的干清宫里,皇帝盘腿坐在罗汉床上,面前的炕桌上展开着几份奏折。躬身立在旁侧的太子,手里同样也持着奏折。

“你什么时候拿到的?”皇帝微微抬起了头,只是一双眉头还紧紧的皱着。

“就在刚刚。蜀中知府刘淮快马加鞭将它们递进宫来的。”太子直起身来,“去年父皇交待儿臣多多经管朝中矿藏,儿臣不敢有误,年初就向各省下达了谕令,这几个月地方陆续有折子上来,不过都是些日常奏报。唯独蜀中这边直到此番才有消息来。”

皇帝把奏折合上,眉目深远地望着前方。

太子端详了几眼,说道:“儿臣已看过这奏折,刘淮把蜀中境内的矿藏整理的极好,极清晰。不知父皇心中忧虑是为何?”

皇帝抬头:“你怎知我心有忧虑?”

太子微微颌首望着地下:“儿臣自幼在父皇身边长大,虽知妄测圣意是为不敬,但如今四海升平,父皇却独独着儿臣关注矿藏,想来这之中必有蹊跷。”

皇帝交合双手,不曾言语。

太子等候一阵,不见回音,深吸一口气,说道:“恕儿臣斗胆,父皇心中的忧虑,应该不止与兵部一案相关吧?”

皇帝目光忽然锐利。他问道:“何出此言?”

太子俯首:“儿臣不敢隐瞒,前番南城官仓失火和中军都督府防卫署出事的当夜,父皇当时虽然忧急,却无惊闻变故时的震怒,儿臣就觉得有些异常。后来父皇下旨给儿臣的时候,言语又意有所指。儿臣后来思前想后,从父皇调遣镇国公去中军都督府任职开始,父皇有一部分心力似乎始终放在六部所关注的政务之外。”

皇帝凝望他许久,神情渐渐缓和。“此事你可曾与人提及过?”

“未曾。便是连阿瞒成日在东宫行走,儿臣也不曾说。”太子目光澄澈。

皇帝放下奏折,缓声道:“你推测的不曾有错。朝中的确出了些问题。”

“儿臣以为只是常蔚陷害薛家之事。莫非这当中还有差错?”太子语意中带着警惕。

“常蔚陷害薛家铁证如山,还能有什么差错?便是有差错,就冲他豢养死士,盗取兵器一条,薛家也至少能有一半的无辜。”

“恕儿臣愚钝,若非此事,又还能有什么事令父皇如此忧虑?”

皇帝默语片刻,说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护国铁券?”

听到这四个字,太子面容一怔:“就是传说中太祖皇帝驾崩之前留给文武两位辅政大臣的铁券?”

皇帝道:“自太祖之后,到朕为止,我朝已有四代君王,传说这个护国铁券一共两枚,一枚由文臣掌着,一枚武将掌着,分别是江南的江氏与太原的王氏。持有护国铁券的家族,累世不得入京为京官,但却身负文武传家,繁衍家族,替朝廷栽培人才的职责,大梁若有危难,这两家当举家族之力入京勤王,助帝室正统拨乱反正。”

“原来如此。”太子恍然,“这护国铁券,儿臣曾有所闻。据说太原王氏与湖州江氏乃是辅助太祖平定乱世的八大功臣之二,经历过建朝之初那二十来年的动荡,到最后也只有这二人对太祖,对大梁的忠心始终如一。只是后来却不知为何他们都迁回了祖籍,而儿臣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护国铁券,更没有听父皇说过,因而一直当作是传闻而已,并不存在。原来,这里面竟还有这么一段典故!这护国铁券,竟然是真的?而且还是赐给了王、江两家?”

上一篇:人间直恁芬芳 下一篇:尽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