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天骄(科举)(309)

作者: 銮音 阅读记录

搞科研的,大抵都是有一份“痴性”在身上的。

萧景曜想从烈酒中提取酒精,这可是个新玩意儿,手上没什么要紧事的研究员们都来了兴趣,争着抢着要给萧景曜打下手。

醉心在自己的研究中的研究员,实验室的门一关,根本不知道外头的动静,胡子拉碴衣裳皱巴,双眼紧盯着自己的实验进度。

科研无岁月。萧景曜都觉得,这帮将所有心里都抛在自己的研究上的研究员们,多少有点玄幻小说那些闭关修炼的大佬的味儿了,也不知道他们出关后,会给世人带来多大的惊喜。

点亮科技树,骄傲!

研究院最大功臣是谁?是他萧景曜!

等到这些大佬都做出震惊世人的成果后,萧景曜肯定要来蹭一蹭他们开派祖师的名气。开辟一门学科的大佬呢,在自己的著作中提一嘴自己,多爽!

萧景曜自己倒是不缺名垂青史的机会,实际上,萧景曜这几年干的那些事情,足够他在史册上留名好几次了。

但研究院这边的历史都不一样。想想看吧,后世那帮倒霉学生,文史类的题,要学萧景曜,数理化的知识,还有萧景曜!主打的就是一个全科发展,谁都别想漏掉萧景曜的威名。

医学那边,刘白芨眼瞅着就要奔向现代医学的康庄大道了,也明确提出会在医书中感谢一把萧景曜。

数理化方面就别说了,萧景曜那堆教材也不是白给了,开宗立派的祖师爷混不上,混个杰出贡献人物还是没问题的。至于这些研究员的个人成果……那就得看萧景曜够不够努力了。反正以萧景曜碰上谁都能聊两句,给对方一丢丢微不足道的小启发的行为,出现在对方的感谢名单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有地理方面,萧景曜可是给了正宁帝一张倭岛金银矿分布图的。将来开了海禁,萧景曜再把航海图这么一画……哦豁,就问哪一科能逃过萧景曜的荼毒?

萧景曜只要一想到后世学生听到他的名字就两眼呆滞,一脸“怎么老是你”的无奈震惊中又透着一丝离谱的神情,就忍不住想笑。

魔鬼萧景曜晃了晃脑袋,觉得自己干的事老棒了,一定能成为后世考生心目中的大魔王。

萧景曜美滋滋地开始进行自己的提取酒精大业。

有正宁帝的特许,其他人自然不会对萧景曜酿酒之事瞎逼逼。

研究院已经成为大齐一个特殊的存在,便是再看不上奇技淫巧的儒生,都不得不承认,这帮研究员还是有点能耐在身上的。

尤其是那个望远镜在征讨倭岛时起到了巨大作用,梁千山多次向朝廷上奏夸望远镜,研究院就得到了武将们的好感。

文官们嘛……也不看看研究院现任院长是谁?公孙这个姓就能让文官们没法口出恶言。

更别提研究院一开始就是萧景曜提议办的,认真划分,还是能分到文官这边的。

反正大家现在都承认研究院那些奇技淫巧用好了,对朝廷也有大用,不像以前那样拿白眼看研究员,提到他们必定一脸不屑。

这都是研究员们自己为自己挣来的脸面和尊重。

现在萧景曜又跑去研究院准备搞事情,别说研究员们想帮忙,要不是萧景曜的同僚们公务繁忙,也不通这些奇技淫巧,他们都想自告奋勇去给萧景曜干活。

萧景曜这几年干的事,有小事吗?

这个时候不抱大腿,什么时候抱?

只可惜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硬,想抱大腿都没机会。

有些脑子灵光的人,已经看到研究院那些奇技淫巧的巨大潜力,都在偷偷琢磨自己要不要也去学个一两招以备不时之需了。

不得不说,一些朝臣真是深谙居安思危之道,都当上官,吃上了禄米,还保持着好学之心。

萧景曜的动静,京城官员都十分关注。

倒不是真的关心萧景曜,而是担心萧景曜又默不作声憋了个大的,再给官场来上一次大清洗,那他们多冤。

等到正宁帝命人将一车车的粮食都送去研究院,大家知道萧景曜要酿酒,才松了口气。

酿酒好酿酒妙,萧景曜总不至于酿个酒还能酿出个官场大清洗来吧。

稳了稳了,散了散了,大家把心放回肚子里,该干嘛干嘛。

萧景曜哪里知道他现在的形象是如此伟岸,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同僚们惊得夜不能寐。

酒曲和粮食都是现成的,萧景曜还问正宁帝要了几个会酿酒的匠人,前面一套酿酒的流程基本不用萧景曜操心,等到玻璃坊那边的量杯玻璃管等东西做出来后,萧景曜再带着研究员们摆好蒸馏装置,开始从白酒中提纯出酒精。

冷凝管现在没有,萧景曜尝试着用竹管代替。

失败了好几次,不断调整提纯装置后,萧景曜才成功从白酒中提取出了酒精。蒸馏三次后,萧景曜估摸着酒精纯度应该在90%之上了,又加入了生石灰粉,再次过滤,最终得到了浓度超高的酒精。不说浓度有100%,达到95%应当没什么问题。

就是费粮食了些。

还有憨憨研究员想要尝一口试试这酒是不是够烈,吓得萧景曜赶紧制止他,不然的话,这一口下去,怕是得出命案。

这一次提出出来的酒精并不多,也就那么一罐。萧景曜小心翼翼地带着这罐酒精去见刘白芨。

刘白芨还沉迷于研究精子活性的问题之中,知道萧景曜真的提纯出了高浓度酒精,能杀死所有邪祟,很是稀奇,当即就倒了些酒精出来,将他给病人开刀的一系列工具全都泡了进去。好一阵后,刘白芨才把刀具拿出来放在芥子镜下仔细观察,惊讶地发现,刀具上的邪祟真的没有了!

刘白芨很是震惊地看着萧景曜,语气复杂,“你还真是什么都会。”

萧景曜努力控制自己想要上扬的嘴角,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下来,“是您提的意见好,我才想着试一试。”

刘白芨定定地看着萧景曜许久,忽然语出惊人,“你想学点医术吗?”

刘白芨左看右看,都觉得萧景曜有这份运道,不学医真是可惜了。

干什么什么成功,都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种本事,谁不想要?

刘白芨年事已高,现在在医学上又焕发了第二春,找到了更宽阔的道路,正是志得意满想要做出更多成就的时候,只可惜年纪大了,刘白芨也难免生出一些急迫感。

倒不是他想揽名,而是医学之事,早一天取得成果,就能早一天救下人的性命。萧景曜没学过医也没关系,他是个有运道的人,日后碰上什么难处,他再心血来潮帮点忙,不也就成了吗?

萧景曜哪里知道刘白芨的打算,一听刘白芨这话,萧景曜就下意识摇头,“我现在学医,也无法像您一样,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医术上。”

“这有什么关系?”刘白芨冷着脸,“还会有谁请你去看病不成?”

谁能请得起九卿之一去看病?真正请得动萧景曜的人,为什么要请他这个半吊子?太医院那么多医术精湛的太医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