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天骄(科举)(165)

作者: 銮音 阅读记录

窦平旌在萧元青面前没有什么架子,几次来萧家也是大大咧咧,输得起玩得开,自然嘴上也没什么把门的,把他能说的东西,都给萧景曜讲了点。

萧景曜这才摸清了他和正宁帝相处的模式。在搞出这次的大新闻时,窦平旌就来萧府找过萧景曜,从他那里敲了一套科举教材。敲了萧景曜竹杠后,窦平旌还振振有词,“我和你爹关系这么好,你有这个好东西不送我一份,也不合适吧?”

萧景曜先前就知道他领了禁卫军统领一职,没少在正宁帝面前瞎叭叭,和正宁帝那叫一个互相伤害。窦平旌负责嘴炮输出,叭叭得正宁帝耳朵疼,顺带挑起正宁帝的怒火,在挨打的边缘大鹏展翅。正宁帝负责动作输出,气急了就开始动手,拿起桌上的笔啊纸啊就往窦平旌身上扔。然后被脸皮极厚的窦平旌一把接住,喜滋滋地往怀里一揣,“谢陛下赏赐!”

这一波对决,属实是滚刀肉赢了。

所以萧景曜在决定搞事情之前,就已经算准了包括正宁帝在内的所有人的动向。

别人以为他选择沉寂下来,认命干活,继续在翰林院等待时机。萧景曜则一声不吭地继续整理书架。

聪明人等待时机,萧景曜这种骨子里更喜欢冒险的家伙,更乐意去创造时机。

这一波,所有人的动向,属实都被萧景曜拿捏得明明白白。

现在看到同僚们事不关己,继续摆烂。萧景曜忍不住叹了口气,没忍住提了一句,“据说承恩公也来了。”

周翰林年纪大了,反应有些迟钝,“承恩公?那也不关我们的事啊。”

萧景曜反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承恩公同家父有些交情……”

懂了懂了,别再多说了,大家赶紧动起来,把不该放的东西全部收拾好!

周翰林还有些为萧景曜发愁,“同一批进来的一甲三人,楚行昭和陆含章都不赖,也算是有了点作为。你成天跟着我们,也没干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活,这可不太行。”

虽然大家都在摸鱼,但他们是年纪大了一心养老,萧景曜可还是初升的朝阳,可不能就这么被耽误了。

这间办公屋里的人际关系算是整个翰林院中最和谐的,大家一心养老,没有任何竞争,多年闲聊,家长里短聊出来的感情。好不容易有了个萧景曜加入进来,这些天萧景曜对他们的态度也十分温和,每天都给他们带下酒菜和点心,还给他们分享进贡的好茶,在他们闲聊的时候也十分乐意倾听,偶尔聊到一些正事,文章典籍之类的,萧景曜的知识储备也足够多,通古博今,同样能接住他们的话。

这样好的后辈去哪儿找!周翰林等人开始护犊子了,怎么着都不能让萧景曜在正宁帝面前没有可以施展的东西,在翰林院某些人故意地安排之下,表现出萧景曜不如楚行昭和陆含章的结果。

萧景曜看着他们五人头挨着头一起为自己想办法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看来这些天的点心没白买,他们都领自己这份情。

不过萧景曜早有准备,笑着打断他们的讨论,“多谢前辈们为我忧心,不过我先前也做了不少活,江修撰安排给我那间屋子的书籍,我都整理好了。陛下若是问起来,我也算是能有点拿得出手的成绩。”

周翰林深深地叹了口气,看向萧景曜的目光更怜爱了,“傻孩子,翰林院里最不缺的就是整理好的书架。陛下又不知道你那间屋先前有多乱,就算你整理好了那一堆乱糟糟的书,在陛下眼里,也没什么特别。”

“到底是谁干的好事,把你送到我们这里来了?”周翰林再次叹气,“我们这里本来干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活,可有可无。日子过得倒是清闲,但真的做不出什么亮眼的东西来。”

“景曜啊,你年纪还小。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可别这么实心眼了。”

萧景曜还是第一次被人评价为实心眼,险些笑出声,勉强绷住了脸上温和的笑意,没让自己真的破功,只是略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我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做了一点点改变。”

周翰林的眼神更慈祥了,放柔声音安慰萧景曜,“我们都知道你做事很用心,要是陛下真的来了,我们都替你说些好话。”

还有个承恩公在呢,他总归要给好友的儿子说点好话吧。

周翰林等人顿时又有了信心,觉得有承恩公在,萧景曜未必会输。

不就是拼人脉吗,还有谁能比承恩公在陛下面前更得脸面吗?那怕是整个翰林院的人绑在一起都比不过一个承恩公。

周翰林也有些奇怪,萧景曜明明也有好几个靠山,靠山的来头还一个比一个大,怎么就被安排在他们这里了?就算一开始没注意吃了亏,凭借他的人脉,要给自己换个地儿不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萧景曜当然知道自己想要换个地方很容易,不管是找窦平旌帮忙,还是去找顾将军,他们肯定乐意为自己出这个头。但萧景曜想要凭自己的本事把一些人的脸给打肿,告诉他们,就算自己不靠别人,照样能把你们这些用尽了心机手段和人脉的家伙的脸给抽肿。

这是属于萧景曜自己的傲气。

正宁帝在走了好几个办公屋后,果然提到了萧景曜,“今科榜眼和探花,朕都看到了,也该去看看朕的状元郎了。”

秦学士等人当即脸色一僵。

状元郎啊,他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去处。

窦平旌素来和这些翰林说不到一块儿去,见状顿时眉头一挑,立即猜到这里头有鬼,心里头的火气蹭蹭蹭就冒出来了。现在京城里谁不知道自己和萧元青的关系好。这帮翰林故意对萧景曜使绊子,这是在打自己的脸!

窦平旌当即阴阳怪气了一番,“榜眼和探花去处都不错,景曜这个状元,连中六元,品级还比他们高一级,想必去处更好。”

秦学士脸上的笑容有些不自在,但他好歹也在官场混了多年,当即调整好了自己的面部表情,顺着窦平旌的话继续往下说,“承恩公所言甚是。萧状元这般才华,只写些简单的诏书和文书未免有些屈才了。是以他一来翰林院,就领了修史书的差事,和一帮德高望重的老大人们一起,正在整理前朝史料,为前朝修史。”

划重点,老大人,修史。

窦平旌都乐了,几个菜啊就醉成这样,耍的这些心眼自己都听出来了。

不过秦学士这番话太过冠冕堂皇,确实挑不出毛病。修史向来是大事,萧景曜领了修史的活,从任务质量上来说,确实比楚行昭和陆含章更受重视。

正宁帝虽然有些意外,但也觉得这份差事还算不错。十四岁就能参与史书的编写,秦学士等人确实足够看重萧景曜。

正宁帝想到萧景曜弄出来的那一堆科举资料,脸上不由自主就露出了笑意,语气也亲近了几分,“那就去看看,他修史修得如何了。”

秦学士等人连声称是,继续领着正宁帝往萧景曜的办公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