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红楼逸梦(17)

哦,对了,貌似她还要当个才女是吧。那啥,就算是才女,也是一步步从识字学起来的不是?看着窝在自己稚嫩小手中的毛笔,林黛玉皱着眉头严肃的跟乱飞的笔墨做斗争,争取让那墨迹变的看上去像个字。什么颜筋柳骨离她还真远着呢,目前咱们的任务是努力脱掉文盲的帽子。

这日黛玉又在炕上拿着她特质的小毛笔写字,所写的也不过是“大小田地人”之流,不过对于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已经来说很难得了。想她上次只是拿毛笔画了两个圈圈并四根火柴棍送给林如海,说画的是他,林如海都欣然接受了,还嚷嚷着有灵气,改天一定要请个好师傅来教她作画。可林黛玉自己看了半天,也没在那晕染的一塌糊涂的“画”里看出什么天赋。

这会儿她在描红,听到蕙芷在旁边跟兰歆咬耳朵,“听说我们下下个月要到南边儿去了,你说我们到时候带些什么好?这河南的冬天比我们这里怎么样?要不要多带几件袄子”

“我也没去过,哪里就知道河南是个什么样子。这个你还得去问外面常年采买的小厮,他们塞北江南的都去过,应该懂得多一些。不过我听说这外放也就一年半的事,终究还是要回京中的,所以我你也不必把你的家当都搬去,拣些紧要的就是。”兰歆一边在柜头整理东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接着话。

“河南?”黛玉听到这些话,惊讶的放下了笔,爬过去扯着蕙芷要她抱自己,然后窝在她怀里奶声奶气的问,“蕙芷姐姐,我们去河南做什么?”

“老爷要去河南做官了,太太说我们也同去。”蕙芷揉揉她的脑袋笑了,“想来家里都快忙翻天了,都忘了告诉你这个小大人。姐儿,你要带什么东西?布老虎?有耳朵的毛兔兔?说说我帮你记下,免得到时候忙忘记了。”

正文 贤妻

书室 更新时间:2010-11-27 21:25:51 本章字数:2689

林如海是以进士及第入仕的,而后常年在皇帝身边,做的也无非是言官这种清松的职位,闲暇日子更多是陪皇帝宴游赋诗,从没有独挡一面的经历,因此第一时间听到要外方做官的时候颇为不安,回来愁眉苦脸了好几天,后来还是贾氏的劝说让他坚定了信心。。

林如海所忧心的,无非一是从没有做一方牧守的经历,二是要宦游他乡,背井离乡,舍不得京城繁华。贾敏略做思索,便一一开导于他,这盐政之事是朝廷主抓的,上下早已自成体系,其实根本不用主官多费心,皇帝只是派个信得过的人去看着催缴盐税而已,并不需要这人做出什么功绩。实际上,若是这人太能干,皇上反而不放心把这人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

“你若还是不放心,就多打听请几个可靠能干的师爷带去便是,我就不信你还应承不了这差事。老爷,你想想这天底下有谁是一睁眼就会当官,还不都是学来的?你堂堂的探花郎,比那前任的盐法道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他做的得,你就做不得?”贾敏知道那前任是林如海的同年,拿这个做例子更能鼓励他,见他面容有所松动之后,更是将京城的情况分析给他听,“你今年的平调,要么是进翰林院做侍读学士,要么外放做盐道史。依我看这翰林院侍读学士,看似风光,却不实惠。天子进臣说起来好听,各个王子公孙也对你多有尊重,可位高无权,还不及六部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能办事,这官做下去有什么意思?若你是那没有志气想混吃等死的,这倒是个好去处,可我知道你是胸中有沟壑的,那为什么不趁着正值壮年,好好做一番事业呢?”

“在翰林院也并非不能做事。。人家都是巴巴的从外省到京城来跑官,我却独独从京城出去,还是平调,说出去未免太傻了些。”林如海有些犹豫,这自古京官就比地方官矜贵,想那在外面趾高气昂如土皇帝般的封疆大吏,到京城来也不照样夹起尾巴做人,对他们这些人多有奉承?林如海觉得自己素有清名,看着前途正好,在京城熬些年也不是不能上位,何必巴巴的去外地受那苦。

“傻,我看留在这里死争才是傻!”贾敏一冷哼,却是和他一一扳指算来,“你已经是翰林院侍从,再往上就只有一条路,晋升为掌院。可你也不想想你们翰林院里有多少人盯着这个位子,那些人里面有多少状元榜眼?你在外面是出挑的,可在掺在这里有就不打眼了,与其跟他们在一个锅里争到死,反不如另辟蹊径。这平调外放,所有人看着都是吃亏,可你须知道,这世上有些吃亏却是福气。”

“哦,不知夫人这话作何解释?”林如海不是个能随便劝动的人,可也并非不听劝之人。他知道贾敏颇有见识,平时也习惯跟她商量事,所以这会儿倒细细的讨教起来。。

“老爷,你与那些在京里毫无根基的地方官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在京城里关系众多。上上下下,林家五代在这里结的关系网有多少,岂是那些根基浅能比得上?只要平时多走动,你就算三五年不回京城也不影响。你现在不缺人脉不缺资历,缺的就是份政绩,所以说这盐政的实缺可比翰林院的清贵职位实惠多了。翰林院编史撰书,没个三五十年哪里有成绩,可这地方官,做的好了一年半载便有效果,对你来说再合适不过。”贾氏也不是个含糊的人,她知道这对自己家事关重要,所以谈的特别详细。

“首先,老爷你去外面做官,那些平级的官员里有哪个及第的名次比你高?又有哪个呆在皇上身边的时间比你多?你这份资历,在翰林院实数平常,皇上就算天天见到也不会特别留心,可一旦出去,那就是独一份儿,皇上不可能不对你特别关注,所以这样你在外面受到的瞩目反而比京内多,升职的机会可比在翰林院死耗着大多了。其二,你主动要求外放,等于是向你那些同年前辈退让了一步,跟他们没了利益之争,大家一团和气,以后有什么要他们帮忙说句话也是得力的,多了一些对你有好感的人,少了一些朝你背后使绊子的人,这岂不是赚到了?第三,这也是最要紧的一点,现在京中水深,储位空虚,那几位都快抢红眼了,你跟他们却都是有交情的,站在哪边儿都不合适,还不如远远的躲出去攒资历,等尘埃落定之后再回来拣个便宜。”

贾敏这一分析,处处都落到林如海心上了,但第三点却颇让他踌躇,“可等到大局已定,只怕要再投靠分量就轻多了。你不知道,这种时候想要左右逢源,最大的可能反倒会成为风箱里的老鼠,两边受气啊。”

“所以才要躲开这是非之地嘛!”贾敏慢慢的转着手中的杯子,不紧不慢的反驳道,“你这个时候倒过去,又有多大的分量?还不如去外面正正经经的做点事,捞一点功绩,总比在这里被人当枪使好得多。我一个女人家没见识,但也读过一些书,知道这就算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也要有人做事的不成?你不沾这乱七八糟的事情,做个有能力的老实人,哪个会不喜欢?就算他们在储位有些不舒服,可等到坐上那个位子,想的就又不一样了,你是个治国的得力助手,陛下重用还来不及,谁又会去翻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