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宫日常生活(300)

杨氏一直不喜欢长孙颖,因为长孙无忌的关系,她童年时受尽了磨难,要不是后来李世民将她指婚给李恪,她还不知道要落到怎样的境地。所以杨氏对于李恪一直非常重视,挖空心思的讨好李恪,把自己的那些小肚鸡肠藏起来,在李恪面前是一个完美的妻子形象。

回京见到长孙颖时,她本来是憎恶的,但是很快她就发现长孙颖十分受宠,作为一个趋利避害的人,她自然而然的收起了自己那些轻慢之心,在她面前变得热情起来。等着长孙颖做了贵妃之后,她在心里头恨得要死,面上却笑得越发恭敬。

不就是长孙家的一个小丫头,连正妻都不是,如今却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自己每次见到她都要下拜行礼,这凭什么啊!不就是怀个孕,那个女人没生过孩子,就她娇贵,要自己隔三岔五的进宫给她请安,陪她闲聊,再等她睡着后灰溜溜的走开……自己又不是她的丫鬟。

因为知道自家王爷跟她是天然的同盟,杨氏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对长孙颖不利的事情,所以只能将这这份不满埋在心里,慢慢的发酵,发酵……

今天长孙颖着她进宫,打断了她与其它贵妇们组织的一场聚会活动,杨氏对此非常不满。她在心里头嘀咕着我又不是你的丫鬟凭什么随叫随到,但是面上还是写了帖子给各家,说是自己记错了时间,今天是进宫参见贵妃的日子,将着错误全揽在了自己身上。

由于这个原因,杨氏心情十分不好,所以当长孙颖拖着她带信给李恪的时候,她收了信,却故意不打算交给李恪,诚心刁难一下长孙颖。

她这样做也并非全然糊涂,杨氏知道如果真的有对国家十万火急的大事的话,长孙颖肯定会不顾男女大防的直接让人去请李恪,而如果她没有真人叫李恪过来,那么这件事就应该不是十分紧急的。密蜡封印,那应该是介于私事和公事之间的事情,私密性远超过紧急性,应该有什么长孙颖希望李恪去办却又不想让其他大臣们知道的事情。

所以,杨氏果断的昧下这封信,打算让长孙颖好好急一急。

至于秋后算账这种事情,这信是长孙颖给李恪的,但是做不做却在李恪的选择。她不把信送到,顶多会造成李恪没有去办这件事的事实。对于长孙颖以后会不会报复李恪,杨氏却是完全不怕的。她这些年在京城也算是了解陛下的品行,绝对不是那种听枕头风的人。如今李恪守卫京师,只要平安等到皇帝归来,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就算是长孙颖,也不可能因为小事而陷害有大功的李恪的。

杨氏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做的十分正确。不过她仍然怕信里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遗漏,所以考虑过之后,自己拆了那封信偷看其内容。当她看到整封信只是长孙颖托李恪注意观察长孙家,特别注明“若有不轨之事请即刻报告本宫,以防酿成无法挽回之大过”时,顿时开心了起来。

原来这封信只是贵妃让李恪看顾她家人的。哼哼,看来长孙家肯定有什么把柄!杨氏与长孙家有仇,长孙家倒霉她求之不得,哪里可能让他们悬崖勒马!所以杨氏直接干脆的将着信烧了,然后看着一地灰烬得意的想:长孙家要作死,就让他们尽情去作去!到时候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才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究竟是谁作死╮(╯_╰)╭

还有人记得杨氏么……前前前出现的人物

第224章 □□

信送出去之后,长孙颖才稍微觉得安心一点。

李恪是个稳重的人,尤其是这些年他被李治重用以来,越发的老成持重。他毕竟跟皇帝是兄弟,他有他的自尊,努力干好差事便够了,要去做一些低三下四无中生有的事情来陷害人以谋求恩宠,他是不屑于去干的。因此由他出面,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件事之后,长孙颖便放宽了心思,逐渐将着手中的权利交给李忠,自己也不大过问国事,只专心养胎。

这不是说她就不关心朝政了,只是如今她的确有心无力。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胎的孩子格外的折腾人,她如今精力越发的不济,时常会感觉到腹痛,很多时候她都怀疑自己不是怀孕而是长肿瘤了。

因为她精神不济,李忠便忙的厉害,一贯圆乎乎的胖脸都出现尖下巴了。长孙颖看着心疼,便吩咐他不必日日请安,只在有重要事项的时候过来即可。李忠也是没办法,当下答应了,于是这宫殿来便只剩下她们母女俩。

大凤因为担心她的身体,早就没去上学了,这些天跟着小尾巴似的跟前跟后,帮一些力所及的忙。长孙颖看到她这样子,不由得感慨孩子们果然是遇事长大的,瞧着她现在的样子,哪里还有之前的刁蛮劲儿。

“娘,你说万一这次生的是个妹妹,就叫二凤好不好?”大凤坐在她旁边,拿着手中的布条狠狠的锥着,兴致勃勃的跟着长孙颖议论。

她这些天看宫女们忙来忙去的给小孩子做衣物鞋袜,自己也好奇心顿生,非要给小弟弟小妹妹做件衣服。但她从小都没学过女红,做出来的东西惨烈的可想而知。不过长孙颖觉得她有这份儿心就已经弥足珍贵了,于是让宫人给了她布条,继续任她戳着玩儿去。

长孙颖歪在榻上,笑眯眯的说着,“这个你得等耶耶回来问他。”

“我觉得耶耶肯定会同意的,这名字多好听啊。”大凤拿着针又戳了戳,然后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要是个小弟弟,就叫二狗。她们都说贱名好养活。”

“噗,”长孙颖听着她给未来的儿子起的名字,一下子就被逗笑了,心想我家姑娘跟她爹的起名方式还真是一样,就凭着她这手烂到死的起名方式,真是担心未来的外孙会怎么样。

长孙颖笑着笑着正想说话,却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疼痛,她忙按住了腹部,一下子趴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大凤原本还当母亲在跟自己开玩笑,还是旁边的刘绣看着长孙颖倚在那里脸色发白,头冒冷汗,顿时觉得大事不好,赶紧扶住她叫道,“御医,御医,公主殿下,你赶快去请御医过来。”

鉴于上次生大凤的时候,就在御医这儿出了岔子,要不是孙思邈及时赶到就一尸两命了,所以这次不管是李治也好,李忠也好,都很看重这点,特意将大夫就放在了他寝宫旁边,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绣姑姑,你在这儿守着母亲,外头有我。”大凤听到刘绣的吩咐,也迅速的反应过来,一边让人拿斗篷,一边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屋里头,命着将那些事先准备的产婆们也都叫过来,颇有些大将之风。

度过最初充满敌意的那会儿之后,大凤在李忠的教导下也知道母亲处于何种危险的境地,父亲不在家,唯一能依靠的也就他们两个,于是迅速的成熟了起来。实际上李忠这些天忙于朝政,而长孙颖几乎瘫痪,内廷和外朝之间都靠着她来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