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宫日常生活(188)

但是,李世民既然张口了,李治就是再不愿意,也要摆出一副哀痛欲绝的表情,跟父亲表示这事情自己也很难过,别说去高府哭灵了,就是去那里帮忙也是应该的。

李治说的是客气话,却没想到李世民当真了,当下就拍板让他去高家帮忙,然后等着高士廉出殡了再回来……李治没想到老爹如此实心眼儿,一口气憋得不行,但也只能乖乖照做。

所以,等回到长孙颖这里之后,他跟着肚子里的孩子嘟囔了半天,无非就是你一定要听话,千万别在老爹不在的时候跑出来,老爹可是要看着你出世呢。

长孙颖原本听说他不在,心里头也都害怕着。因为这也是她头一次生孩子,虽然知道李治就算是在也是在外面等着,但他人在这里总是踏实些,他若不在,万一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事也没个人拿主意。不过这会儿被李治这么一搞,她心情倒是放松了许多,也拍着他的手笑着说道,“你去不过就是两三日,御医也说了日子还早着,不必担心。”

“嗯。”李治应了一声,心里头却还是有些不舒服。

**

抱怨归抱怨,李治第二天还是穿了素服去高家,他知道这事儿自己不乐意,高家也不乐意。办丧事本来就累人,如今还加上皇帝这样“恩宠”,一方文武百官来高家吊唁的人激增,二来高家还要腾出人手来照顾李治这个太子,工作量顿时激增,男女老少都忙的脸色苍白。

“九郎辛苦了,这几天家里头乱糟糟的,有不周之处你多海涵。”东阳公主亲自过来跟李治赔礼,她是太宗的第九女,驸马就是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作为宗妇的她在这个时候是必须出现主持大局的。不但所有的女客要归她管,有些皇室宗亲,高履行未必能说得上话,最终还是要她出面。

所以这两天东阳公主根本没有好好吃过一口饭,基本上都是凭着补品撑着。

“咱们自家兄妹,你就不必如此客气。外面怎么样?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李治看着东阳公主苍白的小脸,自己也有些无奈。他名义上是来帮忙,但是高家哪里真敢让他做什么,光是他去上一炷香所有人都得跪一次,所以李治也只能躲在后厢无聊的喝茶了。

“幸好有舅舅帮忙,要不然这样大的事情,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东阳公主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苦笑着说道,“人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只是高家,诸王公主们送一份礼就够了,并不需要亲至,但李世民既然派出了太子,公主们哪里敢摆着架子不来?于是好家伙,公主长公主加起来就是几十个,面临着这忽然多出来的贵客,东阳公主不得不收拾一片净室给她们用。而诸王虽然在藩地不能来,但是拜着李治先前的政策所赐,世子却有一大把,这些人来吊唁,东阳公主也不能轻忽,于是又拨出一片人伺候这些。

除此之外,那些高官显贵们,就更是不计其数了。至于真正来奔丧的高家本族人,也是不能怠慢,所以东阳公主忙的恨不得能分出十几个身子来。

这被老爹坑了的兄妹俩对视了一眼之后,都泛出了个苦笑,东阳公主对着李治行了个礼,“那您暂且先在这里休息,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

“我去看看晋阳他们吧。”李治想了想,然后笑着对东阳公主点了点头,公主们未必各个都和睦,在一起总是容易生事端,有他坐镇会好得多,这也算是间接的帮东阳公主的忙了。

“那有劳九郎了。”东阳公主听到这话,顿时松了口气,赶紧引着李治往外走。兄妹俩刚走到廊上,便见着有人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见着李治腿一软普通一声就跪下了,“殿,殿下,长孙,长孙,”

李治听着这话,脑子嗡的一声,一把抓住了那人的手臂,“她发生了什么事!”

第140章 意外

李治今天出门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如今听到那句不好了,只觉得心跳空了一拍,赶紧抓住那人问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长孙,”那人结巴了半天,才把气喘匀了,然后哭丧着脸报道,“长孙相公晕倒了,前面慌作了一团,殿下你快去看看吧。”

李治听着这话,当下就愣在了原地,半天都没回过神儿来。

长孙,他才想起来,不止自己家里头有一个,这儿还有个老的呢。

时人皆习惯称宰相为相公,这人说的长孙相公,便是长孙无忌了。

高士廉是个谨慎的人,他的谨慎不仅表现在隋朝时,为了让自己这个北齐宗室不被怀疑,便不与朝中权贵来往;在被贬岭南时,将妻子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将财产分一半给寡居的妹妹。在妹妹过世时,为了不让侄儿侄女的成长有任何阴霾,毫不犹豫的将着侄儿侄女接回家,而且还表现在李唐一朝,哪怕贵为最重要的皇亲,也丝毫不逞强弄能,坚守中庸之道。

说实话,长孙皇后的个性,与其说是遗传自父母,还不如说被舅舅言传身教而养成的。

高士廉这么做,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身受大唐最尊贵的三个人尊重,却没有引起任何同僚的不满,便可见其能了。所以相对于长孙无忌这个能干的外甥,他自己的儿子毫不出色,别人想起来,大约也是高大郎是个好人这种印象了。

所以在高士廉的葬礼上,长孙无忌当仁不让的担任起主事人的角色。长孙无忌父亲早亡,在舅舅家长大,高士廉对他而言就如同父亲一样,长孙无忌的表弟高履行也习惯了由表哥代自己做主,所以没有人对长孙无忌的举动有任何异议。

但是长孙无忌虽然一片热心肠,但他毕竟已经不是小青年了,五十一岁的他不管在哪个时代都算是老人,葬礼事务繁杂,又兼之天热,李世民这个皇帝还不时的弄妖蛾子,所以原本就肥胖的长孙无忌,在前面跟客人说话时,说着说着就晕了。

长孙无忌一晕下,所有人都快吓尿了,高士廉过世皇帝已经疯了一半,要是长孙无忌今天搁在这儿,那可怎么办是好。再说了,高士廉的葬礼上,好歹还有长孙无忌可以站出来寻死卖活的阻止逾越之处,要是长孙无忌都倒下了,皇帝再抽风做出什么事情来,谁拦的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忧谁也没敢说,圣上的身体大家是都看在眼里的,万一两个至亲离去,他受到的打击多半能要了一个老人的命,太子熟悉国家事务才一年,这会儿他是万万不能走的。

所以长孙无忌一倒下,前面的人就赶紧跑到李治这里报告来了。

李治听着是长孙无忌而不是长孙颖,自己心里头松了口气。而东阳公主听着长孙无忌在前面倒下,却是慌了神,当下就连声叫道,“这,这可怎么是好。”

“喊你们府中的大夫来,”反正不是自己家人,李治惊讶过后却很快恢复了冷静,有条不紊的命令道,“你们派人拿着我的牌子去宫中请御医,不要说是长孙相公晕了,只说是我这里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