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宫日常生活(17)

“这么多!”长孙颖惊叹道,李家才几个人,就用得这么多匹马。

“这算什么多的,”说道这个,胡奉乘却是一脸苦相,“前年我们才往着陇右送了两千匹,将着数目控制在陛下要求的三千以内,可今年一过,各地上供的马匹又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如今已经超过了五千,可是马料却没有增加,卑职等人正头疼不已呢。”

长孙颖听着他说这话,不禁看了看李治的脸色。怪不得这人这么勤快的帮他们介绍状况,原来题意是在这里呢。

这人也是,说胆子大吧,见着李治都吓得腿软。若胆子小吧,这会儿逮着李治哭穷倒不害怕了。

李治仔细的听着这话,面上流露出同情之色,等着他说完了才点点头,“你们也的确是辛苦了,只是司农寺那里也不容易,他们也在上奏说内厩马匹数目太多,嚼用颇大,若是移了其他的款项来喂马,恐怕扰民。”

“可我们这里已经很省了,若是无事,往日三顿,如今都只喂上两顿。”胡奉乘说起这个,倒有些眼泪汪汪,“这些畜生也通人意,明白今时不同往日,都乖觉得的很。”

这人大约也是养马的,跟着这些动物都有了感情,他往这里一站时,便不时的有马凑过来,于是他只能一边跟李治说话,一边拼命的推开想要来舔他的马。说道动情时,那马也伸头过来蹭他,眼中似有泪光。

真的有这么惨么?长孙颖看着,顿时同情起他们来,感觉着像是被虐待的小动物一样。

“这样吧,我有空跟父亲说下你们这里的难处。禁中的马匹不能少,这些马本是良马,吃喝也比一般的驽马厉害,万万不能饿着。”李治摸了摸神不知鬼不觉凑过来的一匹马,笑着说道,看起来也是颇喜欢这些

“那多谢殿下了。”胡奉乘听着这话,眼睛都放了光,对着李治行礼时腰都快弯断了,等着起来后,语气欢快了不少,“殿下是来选马的?是要打马球呢还是游猎还是看歌舞?有什么要求?要什么马?”

“我倒好办,将我常用的那几匹留下来即可。关进是给她挑几匹。”李治指了指长孙颖,“不要太高,要温驯的,能驮着人走就行了。”

听着李治的描述,长孙颖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里钻起来,这样还要什么马啊,不如干脆给她找辆驴就好了。

“这个,”胡奉乘听着李治的要求,略微思索了片刻点头,“有的有的,凤苑那里有几十匹果下马,岁数都在三岁左右,正是使得上的年纪,殿下看是我挑几匹来给你们选选,还是殿下亲自去看看?”

“我们自己去吧。”李治看了一眼,天气挺好的,逛着也是逛着,便决定带着难得出趟门的长孙颖继续逛下去。

**

“他们真的吃不饱肚子?”长孙颖被李治带着去挑马的时候,心里头还惦记着那匹马眼泪汪汪的样子,忍不住小声问李治。

“短缺是有的,但是没他说的那么厉害。”李治看着长孙颖那揪心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当他们跟人一样,现做现吃啊。”

“啊,”长孙颖张大了嘴,马这东西,她见过是见过,可没喂过啊。

“马儿吃的都是草料和豆子,这五千匹马,可不是现吃现割来的,都是直接从司农寺领现成的草料。他们一次领的份额很多,顶多是今天吃了明天的例,担心后天没有份例而已,并不是真的断顿。我之前在父亲那里看到过奏折,他们今年已经上过好几回了,从夏天嚷嚷起来,到如今一直在说快要断顿了,但实际上一直没有顿,怕是看着年景好,司农寺收的太多,想分一杯羹罢了。”

“竟然是这样!”长孙颖听着这话,顿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那他不是在哄我们?你怎么不生气?”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李治见着她笑道,“每天有那么多人求你办事,找你说话,哪里能各个都是真心的。自己分辨不出真伪,被骗了也是活该,怪不得人。”

长孙颖想想,倒也真是这个道理,不过被骗了能不生气的也是少数,这么一算,李治这馅儿真不白。

“你看我做什么?”李治见着她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忍不住掐了掐她的脸。

长孙颖本来就在发育阶段,所以吃的不少,却怎么都不长肉。李治每次都抱怨搂着她怪硌手的,所以她近来脸蛋上长了点肉,他就特别喜欢,没事都爱掐几下,那动作神情总让长孙颖联想起农民试试自家养的猪有几斤几两的样子。

“我是觉得你好厉害。”长孙颖含含糊糊的出口,话里头的崇敬之意倒是真的。

听着她的夸奖,李治耳朵有点红,显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也很骄傲,“其实也没什么,多听多看,自然而然的就懂了。我整日里没事都在父亲那里陪他,文武百官来去匆匆,各地奏折文书有时候也帮他查看一二,只要人不太笨,在这里呆久了总会学到些东西。”

第14章 初见

李治说的其实很有道理,一个人的智慧,跟着他的智商有关,但还有一部分是经历。长孙颖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但是在她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中长大,她比着李治等人自然单纯了许多。

不过李治这样,倒也真让人看不出他对皇位有心还是无心。论有心的话,他的确一直想要逃脱这个牢笼,言谈举止中并没有一丝逾越的范围,处处以太子为尊。长孙颖不认为才十五岁的他可以厉害到说一套做一道。但论无心的话,他在着李世民身边的很多举动,其实已经超出了皇子的范畴。

治国虽然要人教,但是潜移默化的学习更重要。读上一堆学位,但是从来没有去公司做过的高管,在接任时的表现远远比不上那些专科或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公司摸爬滚打的员工。李治现在跟李承乾的状况微妙的就于此相似。

李承乾虽然深受皇帝宠爱,从小被视为继承人,但是他对政事始终不敢插手太多。无他,因为他是太子,万一管得太多,便会被皇帝怀疑,于是只能乖乖的蜷缩起来当个好儿子,每年也只有皇帝巡幸的时候,有一两个月表现的机会。至于李泰,他一直有这个心,但是却没有机会。皇帝宠他,吃喝玩乐都可以,但是却不可能将着政事交给他处理,况且太子对他盯得死紧,李世民还没有糊涂到莫名其妙挑起两个儿子的争斗。

李治于两个哥哥相比,实在是太小了。太子魏王都成家立业了,他还是个奶娃,所以得天独厚的获得了可以与父亲亲近但是又不引起人怀疑的机会。他从小跟在李世民身边,据说李世民一直都是抱着他处理奏折的,以至于他学会的第一个字竟然是“敕”。不过后面,李治对于朝政上的兴趣就似乎全无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发表出什么惊人的言论。与着李泰一直刷存在感相比,他就是在一直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长孙颖觉得恰恰是这样,才说明他不是个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