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凌家千金(34)+番外

“我,”老人家说的情深意切,凌维昆站在那里,拒绝也不是,接受却也不愿意。

“拿着吧,若是觉得有愧,那就好好读书,用考中举人来报答我吧。”李知林笑眯眯的拍了拍凌维昆的肩膀,脸上满是鼓励。

“是,岳父大人。”既然话已至此,凌维昆再拒绝就过于矫情,只能收下了银子,重重的叩首谢道。

老岳父此生不能踏入考场,虽然他装作浑然不在意,可是又有哪个读书人对于这种事能够云淡风轻呢。

自己定然不能让他失望。

**

丽娘回娘家时,不过带了些农家自己种的大米豆子山货之类的土仪,可是等回去的时候,不仅带了大包小包的点心果子蜜饯,竟然还带了个人。

郑婆子看着跪在堂下的青蓉,沉默了许久都不说话,弄的丽娘心里头也是惴惴的。

“娘,这个是我母亲买来的丫头,她说咱们家反正缺人手,便让我带回来使使了。你老若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那我再把她退回去便是。”丽娘犹豫了下,上前张口说道。

“那细皮嫩肉的,能干什么活。”惠娘在门口悄悄张望着,听着这话委屈的快哭了出来。姐姐说好了想办法让她留下来,可是这么多天都没有张口,偏生的半路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来,难道她得被送回家去了?

想到老娘和嫂子那个形状,惠娘就觉得寒的牙齿只打架。

“不必了,”里头的郑婆子自然不知道外头小姑娘的心思,她听了丽娘的话却是摆摆手,“既然是你娘的心意,你收下便是,反正我也早想给你减轻些担子了。”

说罢,郑婆子又对着跪在地上的青容说,“起来吧,咱家没那么多大规矩,你只要勤勤恳恳的干活,没人会寻你的不是的。”

“是。谢谢老太太恩赐。”青容背着随身的小包裹,站起来应了一声,漂亮的脸上无悲无喜,平静的像是一潭死水。

这丫头说来也奇怪,一直都是寡言少语的,先前在李家也是,总默不作声的做好一切事,然后瞧瞧的站在角落里,不叫的话不会出来。后面儿赵氏把她送给了丽娘,叮嘱的时候她也没什么激烈的反应,只是平平的点头,逆来顺受的像是个布偶娃娃。

“既然是你的人,你就看着安置吧。”郑婆子叮嘱了青容几句,然后伸手招来丽娘,如是这般的安排道。

“既然进了咱们家的门,那就是咱们家的人,还是请娘你来安排吧。”丽娘听着赵氏让自己安排,不但没有惊喜,反而眉宇间挂上了一抹轻愁,往前走了一步,很是坚决的说道。

什么地方可以私下做决定,什么时候必须顾及婆婆的尊严,丽娘对这个可是心里有数的很。郑婆子这般待她,看似宽容大度,实则却是另外一种方式的试探。

“既然这样的话。”果然看到丽娘的反应,郑婆子的表情略微舒展了一些,沉吟了片刻便决定,“既然你说她会做饭,针线功夫又好,那每日里就让她代替你陪你大嫂一起上灶吧。平日里还是呆在你那儿帮你带孩子,偶尔做做针线就是。”

“是。”丽娘得了明确的指示,心里头松了口气,带着青容走了下去。

“娘,如果没事的话,那我也去厨房了?”丽娘跟郑婆子说话的时候,巧娘站在旁边一直当人肉柱子。这会儿丽娘带着人走了,她不失时机的出生询问道。

“嗯,你等等。”郑婆子坐在那里,手撑着头,显然在想事情。婆婆都这样发话了,巧娘不敢动弹,乖乖的站在那里等话。

“亲家这举动不寻常啊,好端端的往女儿这里送什么丫头。这年月非灾非荒的,要买个丫头却不便宜啊。”郑婆子开口慢慢的说道,像是在跟巧娘商量,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可能是前几天来咱们家,看着人手实在是少了一些吧。”巧娘装傻的笑着说道,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凌家的几门亲家里,郑婆子唯一看重的就是丽娘的父母了,往日里两家走动的倒也勤快。这家里的人手的确是紧张了些,前些天她又看似减轻实则加重了丽娘的工作量,莫非丽娘回家哭诉,亲家母心里头生了芥蒂,借着这举动来敲打自己?

这想法,不仅郑婆子有,巧娘也猜得出来。要她说这是个开口提妹妹的事的好机会,可是她也知道,这会儿不能自己说出来。

所以,她只有安静的等,等婆婆自己做决断。

若是她没有打算,也就不会特意的留下自己了。

果然,郑婆子想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开口了,“巧儿啊,你妹妹是不是在咱们家住了有一段时间了?”

“也没有多久,连着今天也才五天。”巧娘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很是乖巧的答道。

☆、来了两个

“是的,今天是第五天。”巧娘温顺的答道,然后笑眯眯的问,“婆婆的意思,是让我送妹妹回家了?”

“呃,暂且不用吧。”郑婆子摆了摆手,犹豫的说,“你们家惠娘倒是个能干的,这些天在咱家,我看那做事是极利索的。”

“是啊。”巧娘点点头,这会儿也不矜持了,“我们乡下人家,就算是女孩子,那也不是风里来雨里去的,田里屋里的活都要干,惠儿也就是能做一二罢了。唉,这些天有她帮忙,可省了不少事,可惜总是留不久,过几日要开始春耕了,只怕就没有这么消停了。”

巧娘不像妹妹,见着丽娘带人回来,不但没有担心,反而隐隐有些雀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自家妹妹啥能耐她是知道的,没人来的时候她找不到名头为妹妹谋个借口,但有人来了,只怕这借口婆婆倒要主动送到她嘴边了。

郑婆子听着巧娘这么一说,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点了点头。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春耕是重之又重的事情,往年家里头人手就紧缺,今年丽娘才生完孩子,不能下地,三儿子又要读书,更不能下地,一下子折损了两个人手,郑婆子正在愁着怎么办。这乡下不比城里,家家户户都有田,这个时候就是有钱也未必能请到人来。

“你家里头的地,我记得倒是不多。”郑婆子想了想又问道。

“哪里是不多,简直是少的可怜。”巧娘在郑婆子面前,倒也不装大拿,提起这个就有些恨铁不成钢,“先前还有五六亩的,但是被我那败家的弟弟拿去赌了,现在就只剩下一亩薄田,真不知道这一年要怎么打饥荒过去。”

郑婆子向来对巧娘娘家不大看的起,所以也懒得过问,这会儿听起来倒是被吓了一跳。不过她也没准备打岔,这王家人过活得来过活不来,跟她没多大关系,自己没有地去佃地主家的就是,只要勤快,总是饿不死。如果懒了,那就活该。

“那样的话,你家春耕倒是用不了多少人了。”郑婆子慢悠悠的说,然后以目示意,巧娘如果聪明,这会儿就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