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凌家千金(27)+番外

☆、各怀心思

丽娘当然不乐意了,婆婆说的轻巧,好像带孩子真的那么容易,可是丽娘把自己这几个儿子教上路花了多大力气,那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小孩子起初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长成之后千差万别,那归根结底,父母的言传身教占了很大一部分。

若是真如婆婆所言,把大伯的儿子带回来,她的负担加重了不说,怎么教还是个问题。人家的孩子不比自家的孩子,大伯虽然口上说着该打就打,那你真的能动得下去手?自己那嫂子也不是个明白人,若是孩子回去啼哭几句,只怕自己就要得罪人了。

可是,眼下婆婆开了口,大伯同意了,大嫂又不敢张口,她又怎么能说不。只能勉强笑笑,抱着孩子在下厢坐着,静候事态的发展。

这牵扯到几家的事情,她不愿意,其它人也未必愿意,且等着,总有人做出头鸟的。

丽娘这厢打定了注意,巧娘坐在那里眼珠子一转,却也有了想法。她小儿子体弱,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不大好,病歪歪的让她这娘心里头难受。她家里头又不比其它两个兄弟,相公是把种地的好手,但种地那是力气活,小儿子这样子连犁能不能拿得住那还是问题。所以听着郑婆子这话,她心中却是有了念头,笑嘻嘻的应和道,“娘说的极是,大嫂你也别心疼,这孩子识文断字是长出息的事儿,将来他长大了懂得了这好,准要谢谢你这娘当初狠下心肠逼他念书呢。”

“说得到轻巧,既然这么好,你怎么不送你家斌哥儿去。”平娘没好气的瞪了巧娘一眼,心中骂道:就会装乖讨好的破烂货,别以为人不知道你心思,还不是看我倒霉你开心。

“大嫂这话说的,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想。”巧娘却是笑了一下,然后又对着郑婆子说道,“娘,既然你说要弟妹叫青哥儿,那不如把我们家斌哥儿抱去一起让他识几个字吧。这孩子你也知道,最是乖巧,坐在那里许久都是不吭声的,绝不会给人添麻烦。”

凌钱听着这话,忍不住噗嗤就笑了,自家三个孩子,再加上两个,母亲这下子不是变成幼儿园老师了。

果然,听了巧娘的话,丽娘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二嫂子爱占便宜可真是登峰造极了,连这种事她也知道搭顺风车。

不过郑婆子听了巧娘的话却极其受用,有人附和她的倡议,她自然高兴,当下点了点头,“难得你识大体,那既然如此就让丽娘顺便把斌哥儿也教了吧。不过,”

郑婆子说道这里,话锋一转,却是停顿了下来,若有所思的看着下面的几个媳妇儿。

中国人说话最讲艺术,前面不管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但是这个转折之后,才是真的戏肉。

“不过什么?”二儿子张口问道,无意中把这个茬儿接了下来。

“不过丽娘也不轻省啊,她本来就有三个小子要带,眼下又添了个姐儿,还要教你们这两个,只怕要忙的不可开交了。这样一来,家里的活儿难免就落下了。”郑婆子一脸愁容的说。

“这个容易,我闲着也是闲着,有什么活儿帮弟妹干上就是了。再说还有我妹子,这妮子想在咱家住两天,她是个利索的,煮饭做菜带孩子都会,弟妹就专门带孩子吧。”巧娘眼珠子一转,便笑着帮郑婆子提出了解决办法。

她心里头也未尝不怪郑婆子偏心,这话分明就是说要丽娘以后就不干重活了。可是仔细算下她也不吃亏,反正先前没有这遭事,家里头的活还不是她做的多那头做得少,这会儿也就是多挑几桶水多做几顿饭的事情,能顺带把儿子的事情解决了,这是大大的划得来。

其实巧娘这会儿也起了跟丽娘交好的心思。她在镇子上时路过丽娘兄弟家的药铺,看着那个门庭若市,琢磨着要是有了这个营生,却是比种地划得来的多。大家都是亲家,等儿子长大了些,认识几个字,托着丽娘将儿子送到她弟弟那里当学徒想来丽娘也不好意思不答应。

当娘的都偏心小儿子,巧娘也不例外,单看她离家出走只带着小儿子便知道她对这个儿子有多在乎。这孩子生下来不足月,她日日抱在怀里,片刻离不得眼,后来都是下地都要背在背后。也是她这般经心,小儿子跟她也最亲,她有个头疼脑热,小小的人儿都知道凑上来给她端茶送水,让她只觉得自己儿子没白疼。只是越心疼,便越为这儿子的将来担忧,这乡下人都爱壮实的孩子,人家说亲也是瞅着能不能干活。自己俩个大儿子不用她愁,可小儿子病歪歪的样子,只怕娶媳妇儿都难,她就算将来攒些私房钱补贴,也未必能济事,还是得给儿子找个一技之长好。

可是说到学手艺,这也没那么容易,一般都要去给人拜师。给人做学徒过得那叫什么日子她是知道的,师傅未必会把拿手的东西交给你就不说了,就是动辄的打骂使唤,简直比奴婢还下三等。乡下人要不是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的,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城里去遭这个罪。可是若是把儿子送到丽娘兄弟的医馆里去,那就完全不同了。有着这一道亲戚关系在,自家儿子肯定不会受委屈,丽娘的兄弟看着也是个和气的,儿子跟着学几年,有了本事,自己再拿私房钱助他开个小店,那将来不但不用担心娶不到媳妇儿,恐怕十里八乡的姑娘都由得她挑了。

再说了,这也是个不动声色的把惠娘塞进凌家的好机会。反正却人手,自家妹子很自然就可以留下来小住,只要住下来,孩子们还这么小,一时半会儿的都缺不了人,总有可以留下来的机会的。

巧娘如此打算,自然乐意之极了,对这郑婆子点头称是。

“哎呀,让你妹子在这里帮忙,怎么好意思。”郑婆子假意推脱了几句,便答应了巧娘的打算。然后看着一屋子人,颇为满意的说,“唉,看着你们妯娌间如此互相体贴,咱们一大家子又如此和和美美,我心里真不知道有多高兴。可惜你爹去得早了,要不然他也跟我们坐在这里一起吃饭,那该有多好。”

郑婆子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起来。她这一难过,在座的几个儿子哪里还敢吃饭,都到了她身边劝慰,媳妇儿们自然也是恭谨的起身,连不懂事的小娃娃这会儿都知道停了筷子。

“你们坐,坐,看这大好日子的,我难过个什么劲儿啊。”郑婆子擦了擦眼泪,吩咐儿子儿媳们都坐下了,这才开始说话,“我们家原先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也知道,别说这么好的饭菜,就是要吃饱也难。多亏了你们几个兄弟争气,咱们才有这囫囵日子过。”

“哪里,还不是娘你持家有方。”

“这都是婆婆你指点我们的功劳。”

郑婆子开了口,儿子儿媳妇又有哪个敢居功,当下都是赞颂声一片,郑婆子点点头,却是往下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安静,“按说过到了今天的日子,我该满足了,真是连做梦都该笑出声来。可是,我不能啊。你爹过世前,最挂念的就是老三的学业,希望他哪天能科举考中,光耀门楣。唉,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