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凌家千金(114)+番外

“无碍。”秦宇凡不动声色的说道,然后低声问了句,“我吩咐你的事,可曾办妥了?”

他看看自己脚下的这片皇城,他若不是做出这么点“失态”的举止,恐怕那些暗地里的眼睛会更加不安吧。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还有一到两章完结

86

86、番外 ...

天子富有四海,却困于宫室之中,生不得脱,死不能解。

秦宇凡当年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感慨良久,最后却是将书页偷偷撕下烧毁。

这话是对的,可因为是对,所以更不愿意让人看到。

他讨厌皇宫,他恨那把椅子的颜色太刺眼,可是他知道自己必须坐上那把椅子,这是身为皇子的宿命。

不生,则死。没有中间路可选。

先皇生十七子,迄今为止只存了两个人,一个人是皇上,一个则是他。

虽然没有问过任何人,但隐隐的,秦宇凡仍察觉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一样,他识字的时候比人早,看书的时候比人早,懂事的时候比人早,甚至连记事都比人早。

所以,他记得母亲的样子,更记得母亲死时的样子,尽管那个时候他才四岁。

他记得那天的天气,记得那天开的花,记得母亲脸朝下的浮在水里的样子,记得她靛蓝色裙摆上大片大片的石榴花。

他更记得那天的前一个晚上,母亲在太皇太后面前痛哭着哀求,“你救救我的儿子吧。”

他发着高烧,躺在榻上连眼睛都睁不开,可耳力却前所未有的清楚。

然后,他听到一向最是和蔼可亲的太皇太后冷冰冰的说,“好吧,你去死吧。你死了,我就保住你的孩子。”

然后,被称为疯子的母亲在众人的注目下大笑着跳入了御花园的水池中,等救上来时已经不会呼吸了。

然后,他的病好了,太后把他抱在怀里,哭得不能自已的喊着“可怜的孩子啊,以后就只有咱们娘俩相依为命了。”

他眨了眨眼,一滴眼泪都没有流,过了很久之后才张开口,清晰无比的叫出自己的第一句话,“皇祖母。”

他没有喊过母亲哪怕一声的“母后”,因为他一直是个不会说话的傻子。

这宫里头,唯有疯子和傻子才能活。

他的那声叫唤十分及时,太皇太后愣了下,然后抱着他笑得乐开了花,亲着他的脸连声的叫着“好孩子”,周围人跪了一圈,各种谀词如潮,内内外外一片欢喜,大家都似乎忘记了,皇贵妃刚刚殡天。

葬礼上,他被穿了白布麻衣的按在灵前,许多人按着他的头要他跪下磕头,要他哭,他在那里茫然的左顾右盼,眼中只有好奇。皇上来了,看到他这样子便笑了,“这孩子可真傻,连亲娘死了都不会哭。”

他看着那个满是戾气的男人,裂开嘴呵呵的傻笑着。皇上打量了他半天,最后说道,“这孩子真有意思,改天把他报过来,让他跟太子一起玩玩吧。”

因为有这句话,他便经常被带到皇帝的面前去,不过不是跟太子玩,而是被皇帝玩。有的时候逗他吃有毒的东西,有的时候让他玩危险的工具,有的时候带他去看杀人的场面,甚至将他放到笼子里跟猛虎共处。

皇帝不会杀他,因为他造的杀孽都多了,兄弟们都已经死伤殆尽,只剩着这个毛孩子,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连唯一的弟弟都不放过。

可皇帝一直在试他,他想知道这个傻孩子究竟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可是看着当着他的面掺下去的蜜水他傻呵呵的端起来就喝,放了毒的糕点他眼都不眨的吧唧着就想吃,即便是在悬着利刃的刀剑下也能呼呼大睡,将拔了牙的毒蛇放在他身上他也咯咯笑的去摸舌头,于是皇帝便放心了。

这孩子不仅傻,还缺心眼。

所以,他成了皇帝最宠信的王爷,不满十岁,封号便一个接着一个来,他笑呵呵的拿着金银珍珠做子弹的打鸟兽,皇帝看见了不但不责怪,反而让人多搬几筐来。

等他八岁的时候,皇帝处决了一个想要私下里谋害他的宫女,秦宇凡便知道自己大概再也没有被杀掉的可能了。

无用,无害,有趣,皇帝需要的就是这么个小东西。

而太后要的更为简单,她只需要皇家血脉而已。

所以在她面前,他是个乖巧的孙儿,晚慧一些,但是却乖巧听话,而且十分黏人。

她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掩饰过换帝的决心,他也不曾惊讶,只是恭顺的点头,“一切但凭祖母做主,只有一条,你老要千万爱惜自己的身子,万不能弃我而去。”

“傻孩子。”皇太后笑着揽过他抱在怀里,轻轻的说着,“当然,皇祖母一定会扶你登上大宝的,看着你作用江山的。”

“嗯。”他应了一声,柔顺的说,“我只希望祖母能够康泰延年,平安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是以前被盗文的发了找小姐资料,没办法删掉,想放了小番外补全。

唔,这个是站在皇帝角度写的,估计会比较长,我要尽量缩短点添加。

大概写到跟下章字数差不多时会换下位置,内容倒不变,不用担心。O(∩_∩)O~

87

87、大结局 ...

1

离宫一日,尚未出京。夜宿驿站中,登高远眺,但见车马驿队绵延不绝,宛若长龙。清风戏言陛下将宫中府库搬空以资妾之妆奁,笑之甚久。夜,不能寐。若吾可选之,宁倾所有财物以换君。

2

离京已三日,收汝之卫队,甚谢。容姊尝送健儿八名,皆骁勇之士,吾之安危,汝不必忧。时值春日,路边菽麦青青,珊珊可爱,远非宫中花草所能及。念汝不能见此景,令寒星采之,随信送入宫中。若天下田亩皆能如此,汝或可宽怀稍许。

3

离京七日,遇小贼,不必挂怀。恐车马众多扰民,遂分兵而行,令车马辎重大道还家,吾与暗卫婢女快马轻裘入冀州,欲访燕赵健儿。

4

离京一月,走冀州三县,观之民风淳朴,百姓安居,县治颇有可得之处。路遇大城,盘桓三日,酒楼茶肆可玩处甚多,听其奸妃传,甚感吾之威风,颇有自得,惜随行人员皆怒,遂走。汝之勇士,忠武可嘉,趣味不足,若汝在此,定能与吾同乐。

5

离京二月,离冀入晋,此地商贾众多,票号林立,另是一番风景。街头遇人斗殴,闻因商事而起,朝廷无此法令,民不知何可行,何不可行,遂口角非常,当地官员亦无计可施。试想若朝廷令饱学之士深入调查,量体裁衣,另立新法,必解此困。另,此地面食甚佳,清风餐食二碗。

6

出京三月,离晋人秦,遇二哥,甚欢。本欲游遍三秦之后,由秦入蜀,由蜀归家。但闻二哥欲往苏杭,心甚羡之,欲随行,但归期已近,踌躇。

7

收到家书,知已画押,遂安。与兄同游豫州中。夜宿嵩山,望昔日曾宿之行宫,莫名感怀。嵩山之妙,诸多在于险境,昔日你我皆未观,今日终一尝心愿。逗留七日,听少林梵音,观宿鸟夜归,觉心广地宽,言愿于此长住,殊料兄闻之甚恐,缚吾于梦中,连夜下山,及明,已出嵩山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