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侍卫大人,娶我好吗(33)+番外

赵明堂知道她在找什么,道:“文卿,平民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他停了停,道:“我来端,你别烫着。”说着,他端了两个盛着热粥的碗快步走了出去。

“别烫着。”肖文卿紧张道,立刻从厨房里又取出一只大碗,将盛了热粥的碗放到空碗中再端起来,然后一手端着热粥一手端着馒头往主屋客堂里送。

“找不到托盘,你就不会用布包着送过来?”客堂上,也许赵明堂烫着手了,他老娘赵母正说他,看到肖文卿端热粥和馒头过来赶紧上前接。她是看过肖文卿手的,那是一双白嫩到几乎看不到茧子的手,如何做得了厨房粗活?

“娘,我这样不烫手。”肖文卿道,把叠在一起的两个碗放到桌上,然后再把两个碗分开。

赵母望了,立刻赞道:“到底是个读过书的人,就比粗人聪明。”

赵明堂望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果然是很聪明的。

赵母从客堂角落里拿出一个木盘子道,“昨晚有些乱,我忘记把托盘放回厨房了。文卿,厨房还有几种腌制的小菜,我告诉你位置。”说着,她便走出客堂。

肖文卿不敢迟疑,拿着空碗快步跟上。

不一会儿,她们婆媳二人拿着筷子端着茶壶茶杯还有两盘腌制小菜回来了。

将桌上饭菜摆好,等赵家母子坐好,肖文卿拿起茶壶倒茶,然后朝着赵母跪下,高高举起茶杯恭敬道,“娘,请喝茶。”

赵母笑眯眯地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不烫嘴的热茶,然后把肖文卿扶起来让坐到自己对面,道:“好了,你们忙了一早上,也饿了,快些吃早餐吧。”

八仙桌上,赵明堂,赵家之主坐在首座,赵母坐在他的左手边,肖文卿便坐在了赵明堂的右手边。赵母看着,心花怒放,要是过两年空着的座位上能坐一个胖小子,她就更高兴了。

○○○

用完早饭,肖文卿立刻抢着收拾桌子,把碗筷拿到井边去,然后把茶壶拿到厨房添加热水,再拿回来,很娴熟地给还坐在桌边的赵明堂倒了一杯茶,“大人,请喝茶。”她熟练地说道。

赵明堂嘴角抽抽,道:“文卿,在家里别这样客气。”出于某种原因,他不打算纠正她对自己的称呼。

“是,大人。”肖文卿点点头,道,“我去帮娘洗碗筷去。”说着,她转身走出堂屋。

文卿对陌生环境适应力很强,将来她也必定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

赵明堂望着肖文卿的背影,眼中升起一抹激赏。

“文卿,还是我来吧,你回屋去整理一下,待会儿我们全家要出门。”已经坐在井边小木凳上洗碗的赵母道,她都舍不得肖文卿那白白嫩嫩的小手变粗糙了。做大户人家的丫鬟都应该会做女红吧,赵家现在有明堂赚钱养家,文卿以后没事可以做些针线活。

“娘,我来帮你。”肖文卿道,拿着拎桶的绳子把拎桶放到井中,等拎桶装满水便开始双手交替着向上拉绳子。

好重。

肖文卿暗道,用劲往上来。

突然间,一双大手拿过她手中的绳子,三两下将拎桶拎上来。

肖文卿很难为情地说道,“对不起,我……”

洗碗的赵母看着抿嘴直笑。

抢过绳子帮肖文卿拉拎桶的赵明堂沉声道:“你没有干过粗活,以后少做些。”看她很吃力的样子,他都担心她被装满水的拎桶带着掉到井里去。

“嗯。”肖文卿低声道,双颊飞起红霞。

“文卿,这里有我和明堂,你回房收拾一下。”赵母催促道。今天他们需要购买很多东西,还需要到另一个媒人许浅家谢媒。明堂估计只会休假一天,所以他们时间有些紧。

肖文卿见他们母子都在井边,便离开这里回房整理床铺去。

☆、第25章 入v四章 合一

二十五赵家购物

清晨,赵明堂、赵母带着肖文卿出门上街,购买今日所需物品。

知道赵明堂昨晚成亲的街坊邻居看到他们一家,纷纷上前庆贺,恭喜赵明堂成家了,争取明年抱个大胖小子。赵明堂抱拳向庆贺他的人道谢,挎着竹篮的赵母笑容满面对街坊邻居介绍道,这就是她的儿媳妇,以后大家可要多照顾些。

肖文卿微微低头,听着赵母的介绍一一向他们行礼。众人见了,纷纷说,不愧是官宦人家教养出来的丫鬟,谈吐举止文静优雅,看着就比平民丫头们懂规矩。他们虽然都看到了肖文卿右脸上不深不浅的疤痕,但都认为,若不是这点瑕疵,赵明堂岂能娶得到她?

来到大街上,肖文卿轻轻吐了一口气,她终于可以以良民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走在人群当中了。

“明堂,文卿,我们先去布行扯些布料。”赵母道,领着小夫妻往东街走去。她遇到熟人就打招呼,然后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儿媳妇。

恭喜恭喜……

那些熟人也知道赵母的儿子赵明堂虽然有个体面的工作,但人长得丑还破相,一直找不到媳妇,现在得知赵明堂成亲纷纷向他们母子祝贺。打量新媳妇,他们也暗赞丑人有福,新媳妇脸上稍有瑕疵但真的很漂亮,也很有气质。

赵明堂跟在母亲赵母的身后,肖文卿谨守妇道落后他半步。京城非常繁华,主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赵明堂很小心地保护着纤弱的肖文卿,防止她被人撞到或者挤到。

贺家铁器铺,陈记金银店……万兴隆米行,千丝布行,富贵绣坊……客再来酒楼,千里香茶楼……

跟着出嫁小姐刘玉芝一起到京城之后就没有离开过御史府后宅的肖文卿看得目不暇接,惊赞京城的繁华,觉得当今皇上英明,统治坚如磐石。

赵母领着儿子儿媳来到徐记百年布行门前。布行的伙计眼尖,立刻笑着迎上来,道:“赵大娘,你可是要扯料子?快里面请。我家布行最近新到了一批夏布,你们一起进来看看,扯几块回去做夏衣。”

赵母笑道:“李二,这是我儿子和媳妇,我今天要扯几块料子给我儿媳做新衣裳。”从御史府穿出来的丫鬟服不能再穿,今天肖文卿穿的外衣都还是昨天从许大嫂那儿借来的。

“哟,你儿子娶妻来,恭喜恭喜。”李二立刻对赵明堂躬身道,“赵侍卫大人,久仰你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武。快,你们快里面请。”说着,他忙不迭地把客人们迎进店里。

在店里,赵母少不得向认识的掌柜介绍自己的儿子媳妇,然后道:“我需要给我儿媳多做几套衣裳,你把适合年轻小媳妇的布料多拿出几匹来给我挑。”

布行掌柜快速打量一下肖文卿,马上取来了几种颜色淡雅的布料来。在大庆皇朝,帝王的赤黄、四品以上官员的紫色,六品以上官员朱红,七八九品官员的绿色,这几种颜色是平民不可僭越的,其他的没有硬性规定。不过平民基本只用蓝白黑等冷色调的布料做衣裳,只有年轻女子才会穿一些颜色比较鲜嫩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