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侍卫大人,娶我好吗(114)+番外

“是,夫人,我这就去拿。它肯定放在你梳妆台下的抽屉里。”曹芸娘说道,快步走向里屋。

婆婆真的是遗忘了吗?她身边除了曹姨这个多年老仆还有四个年轻的贴身丫鬟,难道她们也不记得提醒一下?

肖文卿笑容很淡地说道:“幸好宇轩提醒,要是佳玉出阁那天我匆匆忙忙,肯定不能把贺礼准备妥当。”

“都是自家人,贺礼稍微不妥当其实也没有关系。“丞相夫人笑着安慰肖文卿道。

“母亲,儿媳是丞相府的儿媳,儿媳如果在外面失礼,丢的是丞相府的脸。“肖文卿微微低着头,道,“儿媳自知出身低微,幼年坎坷缺少了娘亲亲自教养,所以处处小心谨慎,任何事情都不敢擅作主张。母亲,还有三天,我们就要去蔡府庆贺佳玉出阁,儿媳如果那时候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还请母亲维护一二。”

丞相夫人笑道:“你是我儿媳,我岂能不照顾着点你。”

她笑得很是慈祥,“今日午膳你陪我用吧,我老婆子有些寂寞。唔,对了,我听说昨日你去拜访你三嫂,在那边用了午膳。你三嫂送了你很多自制的熏香和干燥花。你懂得熏香?我记得在你嫁进来半个月前,府中进了一批香料,你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做香囊吧,下人挑的未必和你的心意。出门佩戴个小香囊是绝大多数贵妇人的习惯,你不能免俗。”

“谢谢母亲留饭。”肖文卿微笑道,“母亲,儿媳不懂熏香。不过可以绣一些香囊,塞一些三嫂赠送的干燥花。母亲,如果你喜欢,我也做一个这样的香囊给你。”婆婆不愧是掌管丞相府后宅的人,到处都是眼线;三嫂和宇轩说的对,她院中新拨来的丫鬟媳妇婆子,要慢慢都换掉。

婆婆为什么特地提到熏香,熏香有什么问题吗?

肖文卿决定以后有机会向三嫂了解一下香,再找一些和香有关的书籍来看,免得以后别人谈起熏香,自己一问三不知。

“唔,你们妯娌亲近,我看着也高兴。”丞相夫人一脸慈祥地笑道。

“四少夫人,这是大小姐送给你和四公子的请柬。”曹芸娘拿着一张烫金的请柬走过来,双手递给肖文卿道,“看来我和夫人都犯糊涂了。这请柬还真的放在梳妆台左边的抽屉里忘了拿给你。”

肖文卿接过请柬翻看一看,果然是大姐写给宇轩和她夫妻二人的请柬。

这次是真遗忘也好假遗忘也好,要不是宇轩提起,她就可能因为时间匆忙而礼物准备不足。吃一堑长一智,她以后要对婆婆警惕了。

午膳时,厨房上了六只红通通的大螃蟹,两名丫鬟洗干净手拿着小剪刀小锤子小勺子站在丞相夫人和肖文卿身边帮忙剥螃蟹。蟹盖有成人巴掌大的大螃蟹蟹膏如脂,蟹黄鲜艳,蟹肉洁白晶莹,还有专门配制的蘸酱。

丞相夫人热情道:“文卿,这是凤凰山西边山脚下碧波湖里的大肚蟹,膏满黄肥最是美味,你多吃两个。”说着,她吩咐肖文卿身边的那丫鬟继续给肖文卿剥螃蟹。

肖文卿赶紧道,“谢谢母亲。只是螃蟹性寒多吃伤胃。母亲你也少吃些比较好。”去年秋季她在刘夫人府中吃螃蟹时刘夫人就说过,螃蟹性寒不易多吃,蟹爪破包堕胎,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女子不可吃,所以她刚才吃时没有吃蟹腿肉。

“螃蟹性寒,不过有姜、醋、黄酒解寒,偶尔馋嘴也不妨事。文卿,蟹黄蟹膏你都要尝尝,这可是难得的美味。”丞相夫人笑道,示意丫鬟再剥一个螃蟹给肖文卿。

肖文卿不能拒绝,只能挑着把蟹黄和蟹膏吃掉,蘸着作料吃了几筷子蟹身肉,然后便放下筷子,打定主意等回去后,让丫鬟吩咐厨房煮一碗浓浓的生姜红糖水给她驱寒。

○○○

下午,肖文卿踩着点去找三嫂,说明来意。午睡起身的崔氏得知肖文卿是询问她准备贺礼情况,想要保持两个舅舅送礼分量差不多,心中满意四弟夫妻维护兄嫂颜面,便很坦然地拿出写好的礼单。

肖文卿快速浏览了一下礼单,心中马上有数了。

“弟妹,还有三日佳玉就出阁了,你怎么到今天礼单还没有拟定好?”崔氏喝了一口茶之后很随意地问道。

肖文卿心一动,便回答道,“母亲忘了把大姐送给我和宇轩的请柬交给我了。昨日宇轩问起,我才知道佳玉十八日要出阁,向母亲要了请柬。”

“佳玉出阁这么大的喜事,母亲会忘记,还要你去索要?”崔氏微微一愣,随即道,“她明年六十九,按照老人做寿做九不做十的传统,她要做七十大寿了。”

“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但我看着她老人家口味很好,耳聪目明。”肖文卿道,“前日你赠送我熏香和干燥花,母亲第二日便知晓了。”

崔氏撇撇嘴,“她老人家一向喜欢掌控别人,你习惯了就好。”

她都被婆婆掌控二十多年了,整日无所事事,只能种花养鱼。她现在只盼着长子快点成亲生子,让她好含饴弄孙。长子的婚事啊,想起来她心中有些窝火。她家老爷虽然是庶子出身但已经是正五品的大理寺右寺丞了,比某些人家的嫡子强百倍;她的长子是堂堂嫡出,英俊有才学,还曾跟着他小叔叔的老师们学过两年武功,连公公他老人家都只夸有出息,哪里比不过太子太师那绣花枕头般的嫡长孙子了?某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三嫂,母亲问我懂不懂熏香,我完全不懂,还请三嫂教我。”肖文卿一脸诚恳地说道。

“这个呀,其实我也不擅长,只会按图索骥配制简单的熏香。你以后没事的时候常来我这边,我们一起调制香料,还可以做一些自用的胭脂香米分。”崔氏笑道,迅速将因为婆婆而想起儿子婚事的不愉快隐藏起来。

“好的,三嫂。”肖文卿微微颔首道。她懂得东西太少了,需要多学习才行。

○○○

娇喘和粗吼逐渐消失,汗流浃背的小夫妻拥在一起闭目休憩,回味那鱼水之欢后的余韵。

“文卿,母亲怎么说?关于请柬。”凌宇轩问道,拿起事先放在一边的毛巾擦拭肖文卿脸上身上的汗水。

“母亲以为她早就告诉我了,曹姨也不记得了,最后两人都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肖文卿无奈道。

“哼,春夏秋冬那四个丫鬟站在她身边是不是?”凌宇轩嘲讽道,”母亲和曹姨相处五六十年了,主仆一向默契。”

“宇轩,母亲怎么说我们现在只能怎么听。”肖文卿苦笑道。春香、夏香、秋香、冬香是丞相夫人的四个大丫鬟,除了曹姨就属她们最近身丞相夫人了。

“嗯,你一定要防备她。”凌宇轩犹豫了一下,道,“母亲一直认为,是我害死了大哥,所以一直对我很冷淡。我两三岁的时候,她有一次差点放火烧福寿院,要将我烧死。这么多年来,也许她还是没有改变对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