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大房太太(26)

“既然如此,就顺着这个方向去查吧。”贾赦转动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除了进出给刘氏送汤送饭的人之外,肯定还会有其他人出入过她的院子。还有现在病重的那个丫头,吩咐大夫一定要救回来。”

“老奴知道,现在就吩咐人去打听。”李嬷嬷忙应道。

&

柳氏病逝的事情看似慢慢平静了,府里的人也不再多议论,倒是为大房哥儿的周岁宴忙活起来。九月三十日一早,徐慧便将孩子打扮好,大红色的褂子跟绸裤,抱着去了贾家祠堂。贾赦正式将孩子的名字记在贾家族谱里,府里的人也都改口称孩子为“琏哥儿”。

因着是大房嫡子,这回上门来饮宴的人也有不少,除开王家、史家、林家还有徐慧娘家的人外,远在金陵的甄家跟薛家也派人来送礼,尤其是甄家送来的东西精美异常,长命锁、银手镯、银脚镯上都是镶嵌了各色宝石,看着就眼花缭乱。

“我看着甄家送来的东西可都不一般呀。”徐慧拿起礼单数了数,“倒也奇怪了,咱们大房跟他们素来没什么联系,怎么今日倒送上如此丰厚的大礼,难不成是看上老爷的爵位,想要跟老爷好好联络感情?”

“甄应嘉是替顺郡王送东西来的。”贾赦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顺郡王不宜出面,便请了甄家的人过来拉拢,倒是好手段,叫我无法拒绝了。”明面上是送给自己儿子象征着长命百岁的礼物,实际上不还是拐个弯送给他。

“顺郡王倒惯会邀买人心,听说甄家也给珍哥儿送去了热泉庄子,就在京郊。”徐慧想到白天在宴席上听尤氏得意张狂地炫耀着,“今儿你在前边招待那些老爷们估计也没听到,那是珍哥儿媳妇自己说的。”

“他们是打算跟着甄家一条道走到黑了。”贾赦道,“我跟珍哥儿说起过此事,只可惜他不听劝告,我也无可奈何。听闻皇上打算明年二月南巡,到时候只怕几位郡王都要跟着去,还说是要给甄贵妃回娘家省亲的机会。”

“此事我也听了一耳朵,甄贵妃如今可是高兴坏了。”徐慧跟着说道。甄贵妃比皇帝年轻十岁,却比皇后更早诞下皇子,进宫这些年也一直得宠,养成如今飞扬跋扈的性子,有时候便是皇后也得避让三分。如今有了回家省亲的机会,她不得意才怪。“大皇子早夭,顺郡王如今居长,又有皇帝护着,更是助长了她的气焰。”

“帝心难测,一切都不好说。”贾赦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咱们府只管跟着皇上,做皇上的纯臣就好。如今原杭州巡盐御史大人因为受贿一事已经被关押,朝堂上的人都战战兢兢,唯恐自己也出什么岔子。”

“我在后宅自然不打紧,你在朝堂上却要小心谨慎了。”徐慧又道,“今儿见了妹妹,听说姑爷很得皇上信赖,皇上也有重用他的意思,妹妹还请我托你帮她打听一下。你说会不会就此将姑爷外放为官呢?”

“如海是个能人,皇上重用他也是应该的。”贾赦捧起茶盅抿了一口新茶,“皇上的心思如今越发难捉摸了。”

“那便不要捉摸了,自己别行差踏错就好。”徐慧让锦棉送来冰糖燕窝羹,“喝了这盅燕窝吧。我让人给你烧了热水,喝过之后便可沐浴了,今儿你也没少喝酒吧。”

“客人敬酒我难道能不喝吗。”贾赦微笑道,“放心,我酒量不差。”

谁问你酒量了,喝伤了胃你就知道厉害!

&

贾琏的周岁刚过,宫里就传出不好的消息:谢贵人小产,流下一个男胎。谢贵人是甄贵妃宫里的,徐慧还记得八月进宫的时候皇后还跟甄贵妃说起只要谢贵人能诞下龙胎就封为一宫之主的事儿,没想到才过去两个月,谢贵人就小产了。

“如今宫里都疯传是甄贵妃看不过谢贵人仗着怀孕在她面前恃宠生娇,想给她点颜色看看,却不想伤及龙胎。”孟氏道。十月十五是孟氏的生辰,徐慧带着贾琏一起回家给孟氏贺寿。因着徐家发话这回不宴请其他宾客,所以花厅里坐着的女眷都是家里人,谢贵人小产之事也被提了出来。

“前不久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皇后娘娘还说谢贵人身子不错的,却不想才没几天就传来这样的消息。”徐慧的大嫂卢氏说道,“谢贵人小产时甄贵妃正好在一边,怪不得宫里会有这样的谣言传开。”

“谢贵人年轻貌美又圣宠优渥,甄贵妃就是看她不顺眼也不该这样,听闻皇上生了大气,要将甄贵妃降位。”徐慧也在贾母那儿听了一点,“之前我去给皇后娘娘请安时也遇见过甄贵妃,见她性子跋扈高傲,却不像是会伤害皇上血脉的人。再说了,皇上如今待她极好,明年南巡还给她回家省亲的机会,甄贵妃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吧。”

“宫里你争我斗,甄贵妃是被人陷害还是无心之举咱们也都不得而知了。”孟氏抱着贾琏,“只是你也知道甄贵妃素来在宫中横行,如今遭遇此事,宫里的妃嫔只怕都要落井下石了。到时候即便有顺郡王求情,皇上也不会网开一面了。”

这边皇帝刚刚才发明旨说要南巡,甄贵妃也得了恩典可以回甄家看望家人,那边就传来甄贵妃故意刁难有孕的妃嫔以致谢贵人小产的事儿来,着实有些太过凑巧了。徐慧垂下眼眸,甄应嘉虽然远在金陵,但这段时间京城里却多得是甄应嘉派来的管家在走动,这会不会是皇帝给甄家的一个警告呢?可皇帝就算再狠心,也不会拿自己孩子的性命开玩笑吧。徐慧又想到柳氏的事情,第一次觉得女人间的争斗比男人间的更加残酷。

“对了,妹妹。”卢氏像是忽然想到什么,“听说姑爷身边的一个通房染了病去了?”

“是呀,大嫂怎么这样问?”

“说来我倒是听说过一件事儿,”卢氏捏着帕子,“听说京郊也有人也染了同样的病,死了几个佃农,不知道跟这事儿有没有关系。”

“大嫂是哪儿听来的消息?”徐慧急忙问道。

“我嫁妆那儿有一个庄子就在京郊,那日庄子上的管事给我回禀收成时无意间提起的,当时我也没放在心上,如今想起你贾府的事儿才觉得有些不妥。”卢氏回道,“不过那只是京城一个普通人家买下来的地儿,倒跟荣国府没多大关系呀。”

“这倒也难说,我让人好好查查才行。”徐慧道,“不可能京城里别的地儿不出问题,偏我那处有事的。”

“查查也好,你如今身边有了哥儿,更应该小心谨慎才是。”孟氏说道,“这些杀千刀的用这样阴狠下作的手段,不管是谁,你都不能容下她了。”

“娘亲说的话我都明白,我绝不能叫府里再出这样的事情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五回水落石出真相白

罗姨娘瑟缩地站在屋子中央,手指不停地绞着衣服的下摆。十一月的冬日里,虽然屋内的地龙已经烧得很旺,可她还是觉得背后凉嗖嗖的,又猜测不出来大太太叫她过来的原因,只是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演越烈。屋里的丫头们像是没看到她着急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立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