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同人之新景(5)

小黛玉思索了一会儿,似乎是在喝牛乳和喝苦药汁之间徘徊一下,便乖乖点点头:“玉儿不要生病,不吃苦药。”

“乖女儿。”顾婉又将她抱起来亲了亲,“去吧。”

待奶嬷嬷抱着黛玉都告退后,顾婉便对自己的陪嫁奶嬷嬷说道:“我如今瞧着玉儿都是聪明伶俐的,越是教养就越发欢喜她。嬷嬷你说我该告诉她自个儿的身世么?”

“奴婢想着,等姑娘一些懂事的时候,夫人还是告诉她吧。”这个奶嬷嬷是顾家家生子,受着顾家家风熏陶多年,对内宅事情有着清晰的想法。“到底自己亲口说总比姑娘由别处得知的好,毕竟京城里还有一家虎视眈眈着呢。”

“嬷嬷说的是。”顾婉叹了口气,“要是我将来的孩儿能跟玉儿……唉,如今说这些也是徒劳……”

“夫人放宽心。大夫也说了,放轻松对身子好。再说夫人跟老爷成婚不过数月,按奴婢说啊这日子还长着呢。”

“是啊,还长着呢。”顾婉轻轻笑了一下,她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日子就在打理林府事物、教养黛玉、时不时拜访别家中悄悄走过,待到中秋节前,节礼按时送出后,顾婉刚刚松了一口气,就在老夫人院子里陪老夫人说话,可没说几句,就觉得头昏昏的,刚想告退回去休息,结果刚站起来身子就软到一旁,还好身旁伺候的嬷嬷跟丫鬟眼明手快接住她的身子才没摔在地上。

老夫人见状,直嚷着“找大夫”,忙叫嬷嬷们收拾好偏房,吩咐丫鬟们扶着她去房里躺好,又叫人立刻通知林如海从衙役回来。

大夫过门一诊,竟是喜脉,已有一个月,说起来还是成婚不久以后就有的。

“老天保佑!”老夫人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又问道:“我媳妇身子可好?出嫁前有大夫说我媳妇不适合这么快有孕,这次会不会有影响?”

“老夫人勿担忧。林夫人身子甚好,先前给夫人调理的大夫也是高明的,大概是最近稍忙了些,有点血气不足罢了。这也不碍事,平日多吃些红枣茶补补便可。”

“多谢大夫。秦嬷嬷,你送送大夫。”林夫人吩咐道,又进去房间跟顾婉说些怀孕注意事项不提。林如海得知消息,大喜,于是叫林仲给府里每个下人多发放一个月的月钱,顺便敲打了一下顾婉身边此后的丫鬟,又暗中挑来几个会医理的丫鬟放在顾婉身边。

如此相安无事过了十个月,顾婉在第二年春夏之交诞下林家嫡长子。抱着自己第一个儿子,林如海大喜过望,亲自去打了一把长命锁,刻上孩子的生辰八字,由老夫人给孩子带上。百日后,孩子取名林谦,正式上了林家族谱。

贾母得知顾婉在嫁入林家不过一年多就诞下林家嫡子的消息后,气得心肝直疼。又想到自己早逝的女儿,不禁大哭了一场,却又不能断了与林家之间的情分,只能咬着牙给扬州送去贺礼。

☆、第七章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写得很粗糙,我暂时不知道要怎么写……

过段时间会改一下~~

第七章无遗憾老夫人扬州病逝

“娘亲,弟弟可真小。”小黛玉伸手摸了摸林谦的小脸,“弟弟的皮肤真滑,比刚刚出世前漂亮多了,是娘亲给弟弟喂了很多牛乳吗?”

顾婉听到这话笑了出来,又看到黛玉一脸迷惑的样子,便说道:“弟弟暂时还不能吃牛乳呢。只是弟弟长开了,就变漂亮了。”

“是这样啊。”黛玉点点头,“那我也是以前也跟弟弟一样吗?”

“这……”顾婉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黛玉,一身月白色绣翠竹刻丝褙子,内里配上青色的绫裙,没有梳任何发型,只将头发绑了起来,缀上几颗蓝水晶。尚且稚嫩的脸庞已经开始展露出超乎年纪的风情,乍一看去,反倒更像已去的贾敏。

顾婉又想,如今黛玉已经虚岁六岁了,也是到了告诉她贾敏的事情的时候了。她自幼在老夫人身边长大,又是由自己教养的,如果黛玉心里是念着自己这个母亲那还好,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女儿的;如果不是……那就将她当做一般的孩子养大,给她找门好归宿就算了,也不要败坏顾家百年大族的名声。

思及至此,顾婉便搂住她,说道:“我的玉儿,娘亲如今告诉你一件事,你听了以后,莫要不开心……”说罢,就将贾敏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对娘亲来说,你都是我的女儿,娘亲不希望你心里有疙瘩。”

黛玉听罢,眼眶一酸,只搂住顾婉的脖子哭了出来。她年纪虽小,但已明白很多事情。她有时也会听到府里的人说起什么“前夫人”“继夫人”“欺负姑娘”的话,当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如今一听,所有困惑都解开了。黛玉自小养在林老夫人跟前,对生母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如今这样对她极好的娘亲,却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

“玉儿莫哭。”顾婉抱住她,用手绢擦着留下来的眼泪。

“娘亲以后会不要我吗?会对我好吗?”黛玉扯住顾婉的袖子,担忧地问道。

“不会不会,娘亲最喜欢玉儿了。”顾婉轻声地说道,“玉儿又乖又聪明,让人欢喜得很。”

“真的吗?”黛玉仔细看了看顾婉的表情,发现她并没有作任何虚伪的表现,心也放下了一大半。她有点小性子,可顾婉对她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房里的东西、饭桌上的食物都是她喜欢的,这种被人疼爱的感觉真的很好。黛玉擦干眼泪,对顾婉说:“我以后会帮着娘亲照顾弟弟的。”

“嗯,玉儿真乖。”

却说林谦已满五个月,日头也是深秋了。许是不适应季节变更,立冬时,黛玉便病倒了。虽说林黛玉身子不好,平时季节变换时也常稍感风寒,不过却没有这次这般严重。眼看着黛玉躺在床上烧得满脸通红,呼吸渐渐弱下去,就连惠仁堂大夫也无计可施。老夫人跟顾婉在一旁默默抹眼泪,林如海也红了眼眶。

这时林仲匆匆忙忙跑过来,嘴里急道:“老爷、夫人,外头来了个癞头和尚,说能治好姑娘的病!”

林如海一听忙将和尚迎进客厅,深深一揖道:“大师自称可医治小女,如真能救得小女一命,如海自当重谢!”

“不必多谢。”那和尚说道,“先生便引我去见吧。”

林如海连忙在前面带路。

顾婉见到来的和尚虽癞头跣脚,但眉目间一派正气,便施了一礼道:“求大师救救小女。日后林顾氏自当每日烧香拜佛,求得天尊保佑大师。”

“夫人不须多礼。贫道今日前来也是缘法,此有一丸药,用热水兑开给小姐服用,一日后便可痊愈。”顾婉听了,立刻将要接过来,让丫鬟去兑水服侍黛玉喝下。果然,刚服下不久,就见黛玉呼吸平稳下来。林如海跟顾婉对和尚自是拜了又拜。

“这位小姐虽是大吉大利之命,但命里诸多磨难。若要化解劫难,七岁前不得见外男;且每日要抄写《心经》一遍,方能保佑平安。”癞头和尚原本想化黛玉出家,但观之命运似有改动,便对林如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