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敏若春风归梦来(31)

“不过是两个歌姬,又是贱籍出身,你觉得太上皇会将她们带回京么?”贾敏觉着这些人想攀皇亲想得都疯魔了,靠着这样的手段取悦上位者,只怕被记恨了自个儿都不知道,“这些乌烟瘴气的事说来也没意思,你好生养病,养好之后记得多走动才是。”

“知道了。”

林晖烨跟林晖耀最终的归宿出来了,林晖烨授翰林院庶吉士,林晖耀则是礼部主事,两人都留在了京城。林如海修书一封送去京中,让二人好生办事,又叫他们去给自己尚在京中的同科好友送年礼,也算是间接叫他们在京中累积人脉了。

到了开年的二月十二花朝节,黛玉便满周岁了。一大早的林嬷嬷就给黛玉换了一身大红的衣裳,小脸蛋也用胭脂涂得红红的,收拾完毕之后便抱到抓周的圆桌上。黛玉左顾右盼的,见桌上放着针线跟书本,那是她母亲常常拿在手里的,索性快手快脚地爬过去拿了起来,得了一大通赞赏的话,才被抱下来到了贾敏怀里。

今日的周岁宴林如海只请了几个相熟的官员及他们的夫人到场。尹氏在不久前给杨家璘生了个女儿,如今还在月子里,所以今天也没法出席。杨家璘倒是乐呵呵的,一想到家里的闺女跟娇妻,又看着自己的干女儿身子健壮的模样,便要拉着林如海一块儿喝酒。

林如海都是不拘束,跟他喝了一杯又一杯,后来还是陈暮然拉开二人他们才罢休。服了醒酒汤,跟前来的官员寒暄一番后,宴席便结束。

林如海拿出早已刻好黛玉生辰八字的玉牌,郑重地写上他给黛玉去的大名,收纳入家族的祠堂中。贾敏抱着黛玉在祖宗的牌位前磕了三个头,暗道:林家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小女林氏语梵一生平安,福气不断。

林语梵,便是林如海为黛玉取的大名。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们,接到编编通知,周六入V,所以明天要存稿三章了。不管是继续追下去还是不追,谢谢大家对小暖的支持,咱们江湖有缘再见。

第三十二回

黛玉的大名也就只有林如海、贾敏、林谨枢跟一些亲近的人家知道,府里上下大多都称呼其为“姑娘”或者“姐儿”,便是林如海跟贾敏也喜欢用小名来叫唤。她的生辰贾家也是有派人来的,这回来的除了赖大家的以外,还有王氏身边的周瑞家的。

“昨日看到姐儿了,长得极好,老太太见到了肯定喜欢。”赖大家的笑着奉承贾敏。虽然这巡盐御史的府邸看着清雅,但是赖大家的昨儿悄悄打听过了,这屋里的家具都是上好的酸枝木打造的,那些个青花瓷器、翡翠摆件都是一等一的精致,可见林姑爷在扬州可是捞了不少油水呢!

“府里一切都还好吧。”贾敏扶了扶发髻上的累丝嵌珠金牡丹簪,牡丹花的花蕊还是用舶来的碎钻做的,明晃晃的耀眼得很。看着周瑞家的不自觉露出来的惊艳的神色,贾敏笑着道,“母亲身子可好?”

“一切都好,就是念着姑奶奶跟哥儿姐儿。”赖大家的在贾母身边也是见识过不少好东西的,虽然感慨贾敏头上那支簪子的精巧,但很快就会过神来回答了贾敏的问题,“姐儿的周岁生日,老太太特意吩咐给姐儿带来在潭柘寺求来的平安符。还有就是那金镶玉的长命锁,是叫内务司的师傅给打造的,样式也大方。”

贾敏心里一突,这内务司是负责皇家一切用度的衙门,按理说是不接这些私活的,叫皇上知道了只怕是要发火的。她状若无事地笑了笑,道:“东西我也看过了,母亲真是有心了。”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周瑞家的,贾敏端起茶盅便道,“二嫂嫂身边的人也过来了,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周瑞家的连忙起身,喜滋滋地道:“二太太叫奴婢来给姑奶奶传信,咱们珠大爷考了进学,如今是个秀才了。此外,二老爷也给珠大爷定了门亲事,对方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大人的闺女,等李姑娘及笄就要成亲了。”

贾敏算了算,道:“珠儿今年有十四了,他向来天资聪慧,考了进学也是正常的。既定了国子监祭酒李大人的亲事,那珠儿学问上就该多跟李大人交流才是。翠柳,去叫林嬷嬷收拾一份贺礼来,算是预祝珠儿将来能够一举成名天下知。”贾敏虽是笑着说这话,但眼底下笑意并不明显。珠儿不到二十就早逝,未尝不是太过用功读书劳累所致;那孩子本来就体弱,又受了府中众人太多的期盼与压力,身子骨怎么扛得住。又想到后来李纨带着贾兰孤儿寡母地在王氏手下讨生活,王氏也不念着贾兰是珠儿的唯一血脉,对他们母子俩也是能无视就无视的,心里更是感慨。

周瑞家的得意洋洋地笑着坐下来,心里直道二太太派自己来真是对了,看着敏姑奶奶的脸色,也不像是真心为二老爷、二太太还有珠大爷高兴的!叫二太太只道敏姑奶奶大约是嫉妒她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子,二太太心里准高兴。

“怎么了,今儿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林如海捧着茶盅看着在拟定礼单的贾敏,柔声问道,“可是岳母家有什么事儿?”

“不是,只是听说珠儿考了进学,现在在家里用功读书,我心里有些感慨罢了。”贾敏在纸上写下“素三彩海水蟾纹三足笔洗”,漂亮的簪花小楷,“珠儿身子本就不大好,我担心他太过用功了伤了身子。”

“家里有岳母还有存周兄看着,不会有事的。”林如海笑着安抚道,“你也别想太多。”

“但愿是我多想吧。”贾敏扯了扯嘴角。即便她如今修书一封跟贾母还有贾政说起此事,估计他们也不会记在心里。贾珠是如今贾府光耀门楣的希望,他们指不定还巴不得贾珠天天读书到天亮呢。既然这一世如多事情都改变了,贾敏只能盼着贾珠的命运也跟着改变。

“算着时日,我九月便要回京述职了,你若是不放心,我去看看珠儿也无妨。”林如海见她还是有些担忧,便出声安慰道,“你叫采办的人多采买些温补的药材,到时候我一并给珠儿带去就是了。”

“不知不觉咱们搬来扬州都快三年了。这儿人杰地灵的,我都不想回京去了。”贾敏真心感觉在扬州的生活要比在京城安静舒适得多,在扬州就不必见到王氏,也不必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家交往,她还乐得清闲自在呢。

“按着皇上的意思,我回京述职之后还是会以原样的官位回来。”扬州盐商关系复杂,盘根错节,要逐个击破绝非易事。更别提京中对江南富饶地区虎视眈眈的几位亲王了,扬州城内这两个月突然涌入了一批外商,只怕跟京中也是有不少关联的,“倒是堂兄给我来了一封信,捎带了来不少银子要跟晖耀跟晖烨置办宅子的。再者他们年纪也大,先前定下的婚事也该办了,到时候林欢便要留在京中帮忙。”

“咱们是长辈,帮忙也是应该的。”贾敏道,“只是到底不能都让人牙子买卖下人进府,你叫林欢在咱们不拘哪个庄子上挑几户人家给送去使唤吧。”